概念
語塊分為:語言速度、語言運用、字詞組合、場合運用、概括等。
思塊、行塊、語塊三者是相互關聯的。思塊在此起主導作用,但是其它兩者又可以刺激思塊的不斷發展。
能塊可以通過專門訓練得到很大的提高。比如游泳、體操、繪畫、武功等就是一種能力的專業訓練,也是一種提高訓練。同時,會繪畫的模仿能力非常好,會音樂的聽力非常好,會武功的靈敏度非常強,長期處於官場的語言概括能力很強,作主持人的語言速度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練拳擊的力度和耐力比常人要強很遠。對能力的研究,可以大大地提高人類個體在現實社會中的各種表現方式,從而達到表現自己價值的目的。
能塊也可以用“商”來表示,叫做“能商”,它可以說是人體幾大“商”之一:智商、情商、能商和鐘商(生物鐘在人體的作用結果)。智商是社會知識在人類個體的累計,這種累計再還原於社會,使交往的人群都能體會到,就是能商,在別人體會個體的能商時,每個人所攙雜能商的一種偏向,就是情商,比如在美國總統選舉的演講會上的激情表演,不但是智力、能力的體現,同時也是情力的體現,沒有高亢激昂外加各種行為的配合,你的演講不但沒人聽,你的總統也是難以當成的。在即興演講中,你的語言一直遵循一種方向(目的),在大腦中不斷提取和產生與這個方向有關的“原料”(在此本文稱作“憶塊”),能夠構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就是生物鐘在起作用。所以,四商構成了一個人除生命特徵以外的一切,本文將“生命特徵以外的一切”稱作“人命”。人命和生命組成人體。人命是智商、能商、情商和鐘智商的結合,簡稱“智慧型”。
行塊
行為是一切動物生存的基礎。也是動物們最原始的特徵。
感覺是在行為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為動物們有了行為,所以要對它們進行潤色、對它們進行調節、對行為功能的發揮產生作用,所以,感覺得以產生,嚴格地說,行為、感覺和思維並沒有很關鍵的區分,往往它們同時出現在一個總體中,本文將這個總體稱為“人命生命複合體”,簡稱“人生體”。現在來分析一個人生體,看看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首先你必須和一個原塊在一起,比如說一個人或動物或一個物體等,從而得到一種刺激,刺激使得你產生一種感覺,比如說發怒,發怒是思維的結果,可能是為了保護自己的某種利益或維護某種尊嚴,一個人不可能無緣無故地發怒,不同時出現的同一件事,你都可能出現幾種情感結果,在同事前面你可能發怒,在上司面前你就可能假笑了,在父母面前你可能什麼也不會發生,構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就是思維;同時,發怒也可能出現很多結果:可能是罵一下人、可能是摔碎某件物體、可能是打人、甚至可能是殺人。在這裡,“發怒”是感覺行為思維的一種聯合體出現的,不是感覺熱、苦一樣的純感受了。但是,這種純感受也不純,當你較長時間處在熱的環境中,你的一切都會變化,同樣,如果苦得太厲害或太久,你的感受同樣承受不了,也會出現一些深部感覺、行為和思維。
最先的行為是一種受體的結合,比如流感病毒的受體跟動物呼吸道細胞的特異性蛋白質受體結合就是一種行為,因為它們的結合可能存在位置問題,於是必須更換,在這裡,“更換”就是一種最原始的行為,是這種結合決定了病原微生物在動物體內潛伏期的長短,當然不排除其它決定潛伏期的原因存在。
行塊是思塊到達行為器官並產生行動的過程。
前面說了,行為是遺傳的結果,人體所能做的,就是將這些行為更加規範化、更加精確、更加有力。一個人若從小沒人教他,他是不會直立行走的,不是他沒有直立行走的遺傳能力,而是他沒有後天學習。
防護,就是在應急的情況下出現的那些保護性行為,如遮手、跳躍、偏頭等,它們的出現是無須經過思考的,但是他們也是大腦的一種功能的體現,沒有神經,就沒有這些保護性行為的出現。
必須經過思考的行為是做事,它關係到一個人的能力大小,關係到你的處世榮衰,你想在這個社會中立好腳,必須充分體現你做事的能力,你要體現出這種能力,就必須先有良好的思維,要有良好的思維,就必須有很好的憶塊、記塊和感塊,同時你接觸的原塊也必須良好,由此可以知道,一個人的感覺是第一的,沒有良好的感覺,就不可能產生良好的行為,良好的感覺來自於良好的生物鐘的功能的發揮,因此,在智慧型過程中,只要有良好的生物鐘,就有良好的思維和行為了。在這裡,中國兩千年以前的“孟母擇鄰”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孟子很小的時候,住在一個給死人做道場的人的家旁,因此孟子就專學做道場,孟母於是馬上搬家,結果搬到了一個殺豬的人家作鄰,於是孟子就學習殺豬,孟母馬上又將家搬走了,結果,在中國歷史上多了一個儒者,少了一個道場先生或屠夫。孟母的做法就是在選擇良好的“原塊”給孟子所帶來的良好的刺激。
人體現在的行為來自於動物,就象人體的個體來自於動物一樣毫無疑問,現在的一些行為規則也是來自於人類的遠古時代,約兩千年前,漢高祖劉邦進秦都鹹陽時曾經說過“殺人者抵命”,現在人類社會還不是按照他的思維在行事嗎?雖然含義有些區別,或者文明些了。
行塊的發生就是肌肉的作用力。
肌肉存在爆發力、靈敏度和耐力的問題,爆發力大的人其靈敏度一定就低,靈敏度高的耐力就不一定好,百米世界冠軍一定不會是一個體操能手,馬拉松冠軍在百米賽中一定會一敗塗地,構成這種差別的原因,是肌肉對爆發力、靈敏度和耐力三者所來的神經指揮生物電流的感覺性決定的,其中也存在遺傳因素在裡面,黑人、白人和黃種人的肌肉天生存在著差別,差別不是很明顯的感觀差,而是結構差或數量差。
行塊分為先天性行為、習慣性行為和思考性行為。先天性行為是指人一生下來就有的行為,包刮:吮吸、眨眼、哭笑、發聲、呵欠、咳嗽、打嗝、拉撒(大小便)和噴嚏。發聲是指人類天生的發“啊、喔”等音,以後上千種發音都是在此基礎上的發展。習慣性行為是指必須後天練習才能產生正確動作的行為,包刮:坐、行走、防護。人類最基本的四肢行為是爬和坐,頭部行為是轉動,眼部行為是看,耳部行為是聽,鼻部行為是聞,口部行為是嚼、吞。思考性行為是指必須經過思考才能產生的行為,包刮:動作、性行為。
按性質可分為生命行為和人命行為:心跳、呼吸、腸迂動和神經細胞內質的流動等是生命行為,其它就是人命行為了,這種區分可以從植物人看出來,植物人所沒有的行為就是人命行為,所具有的就是生命行為。
行塊也可分為生命行為和智慧型行為,前者如心跳、腸蠕動等等,後者為前面所說的那些行為。
行塊可以分為自律行為和他律行為。自律行為是深思熟慮的行為,他律行為是無須思維參與就可產生的行為,前者就無須解釋了,後者比喻你背誦一篇你很會背的文章,就不需要思維的參與,唱一首你很拿手的歌,你同樣無須思維,這些行為並不是真的沒有思維參與,而是經過漫長的歲月和使用次數太多,使得思維與記該篇文章的記庫和語言產生的部位已經牢牢地溝通在一起了,所以看上去你根本就象沒有思維參與的一樣。
行塊的特徵
行塊可以引起感塊的產生,某人所產生的一個可能引起自己發笑的行為,也可以使周圍的人產生各種各樣的感覺,並且這種感覺出現的種類都可能完全不同:對同一事件的出現,有的人可能是愛、有的人可能是恨;有的人可能是立即昏倒,有的人可能是大笑不已;有的人痛哭流涕,有的人沒有反應。
行塊和感塊可以互生,行塊可以引起感塊的產生,感塊也可以引起行塊繁榮,如悲傷過度人就可能抽搐,憤怒過度人就發生手上行為:摔東西、打人甚至殺人。相反,劇烈的奔跑可以引起人抽搐和疼痛,用手輕撓可以產生癢,反之癢可以通過撓來終止。
天生的瞎子一般性格很好,很少發脾氣,但是天生的啞子相反,他們動輒發脾氣,甚至打人、罵人,人們常說“不要跟他搞,他是個啞子,小心他打你。”瞎子和啞子為什麼有這么大的情緒區別?現實中,人們發怒,一般是因為聽到什麼才引起,“聽”的情緒表現占了你的70%,看的情緒表現只占20%多,在這裡,沒有聽力的啞子為什麼情緒的表現比常人要大呢?沒有視力的瞎子為什麼情緒表現要比常人小呢?原因看來跟大腦的聽中樞和視中樞的發育或聽器官的功能有關,換一句話說,聽中樞主要決定了人的發怒,視中樞不決定或很少決定人的發怒。
行塊具有:第一,行為是遺傳的結果,在人類個體的生長發育過程中,人類只是使它們更加完美和發達而已,有人會說為什麼人類的行為都不同呢,就象人的長相一樣,沒有一個完全相同的人,行為的不同是社會撞擊的結果,最主要的是思塊不同,所以人類的行為就不同,有的人相信三民主義,為她獻出自己的一生,有的人相信共產主義,所謂信仰就是一個人的行為被思維的一種鎖定,修養也是這種鎖定,只是程度不同,信仰可以使人去死,修養僅僅是對自己行為的一種限制和規範。不同還在於肌肉的收縮力度等生理學方面的結果。
行為、感覺的遺傳性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也就是說,同時參照一個母體DNA複製出來的幾個兒子,無論是雙胞胎還是隔一定年月的兄弟,其行為和感覺所產生的分別都是顯而易見的,一個母體和父親,其生的大兒可能誠實、能幹、言語不多,其二子聰慧、能說會道、逗人喜愛,三子狡詐,社會能力好,全世界無論白人、黑人、黃種人都遵循這一生殖規律,至於構成這種差別的原因,還不是很明顯,這就進一步說明人的性格都是遺傳的,雖然後天可以改變。
但是,作為一脈相承的血緣關係里,我們經常會看到這一現象:都說其孫的一言一行很像其爺爺,那么,也就不能排除其爺爺的語言、走路的姿勢,甚至聲音特徵均會像其爺爺的爺爺,因此,在一個家族裡,可能有些特徵:如誠實或狡詐,實幹精神強或誇誇其談等會一直遺傳下來,無論是一千年前的曾祖父還是二午年之前的曾祖父,與他這一家族的現代子孫一定沒有很大區別,當然,也不能完全排除個性的變異。個性變異一般產生於不同的胎次,第一胎出生的其子孫一定以老實著稱,第二胎出生的其子孫一定以聰明著稱,第三胎出生的一定以狡詐著稱。
如果說DNA複製按照“鹼基配對”原則不可能產生以上變化的話,那就只能用細胞分裂理論來說明了。
第二,可以被附加,比如有的人看到老鼠就會害怕,有的暈血(看不得血),有的人暈針(打不得針),以上三種是感覺和行為結合性附加。這種附加不能被遺傳,它是生命個體在社會實踐中偶爾產生的一種終身性行為,也可能是暫時性行為,如19世紀80年代俄國的巴甫洛夫作過實驗,這個實驗並因此得到1904年的諾貝爾獎,他將狗的食道切斷,將食物餵給狗,狗就產生唾液和胃液,給予鈴聲或電擊,狗都可以產生反應,不過這種附帶行為是暫時性的,由此他使用了第一和第二信號系統(語言系統)、興奮和抑制的概念;有的人一生中無論什麼時候只要遇到他所怕的東西,就會產生恐懼,這是終生性的;附加的原理是生物鐘作用的結果,人命過程的生物鐘將偶爾出現的一次刺激附帶上他當時的行為,被溝通到大腦並被牢牢地儲存在大腦中,只要再刺激,就會使人產生反應,最常見的附帶行為是性行為,有的人的性行為是終生不變的,性行為的發生是不要教的,誰都會,從這就可以看出人類和動物的行為是遺傳的,是基本上不要教的,要教的話,也只是使自己的行為更完美而已,比如騎腳踏車這一行為,就是後天學的,但是人類已經具有了完成騎腳踏車的能力,所以經過數十次操練就可以學會了,一旦學會就是終身性行為。馬戲團里的狗、熊等等動物也可以騎腳踏車,其實它們的這一行為與人類的同一行為在原理上無異。
第三,它們依時而生,行為依時間產生的秩序是:吮吸(0個月)、哭(0個月)、撒和拉(0天,就是大小便)、眨眼(3天)、笑(2個月)、動作(3---5個月,這種動作是指拍手、揮手等基本行為,在這些基本行為的基礎上,經過幾十年的鍛鍊就形成了人類現在的各種手的行為)、坐(6個月)、張嘴發聲(8個月)、行走(12個月)、防護(24個月,主要是呵欠、打嗝、咳嗽、噴嚏等等)、性行為(8--18歲)。所謂能力是一個人思塊作用於行為器官的程度,也是對思塊的一種實踐檢驗。
動物的行為同人類一樣也是遺傳的結果,狗的吃奶、吠叫、行走等等無一不是,全世界的狗吠都是一樣的,除非它被地理環境所進化或人為地改變。咳嗽是很多哺乳動物的一種遺傳行為,是生物在長期進化中排除外來異物或排出氣管內炎症異物的特異性行為。但是,有很多細菌病毒等病源微生物,就是藉助咳嗽得以將自己的生命延伸和擴展。比喻流感病毒,只要病人咳,附近的人就有可能成為新的感冒病患者。要是認為細菌等微生物也是通過什麼“意識”或“進化”獲得動物會“咳嗽”這一可能發展傳播自己的生命的機會,那是大錯特錯了,動物咳嗽不是因微生物而產生,微生物也不是因為動物有咳嗽而產生的,它們之間只不過是一種偶然,一種機遇,一種聯動,但是,經過長期進化,結核桿菌可能獲得了這一方面的知識:我要發展,使我的種族得以延續,否則我就會和這個人一起埋入地下,於是,它就想方設法刺激病體咳嗽,並且通過咳嗽來排出結核桿菌,使得它的種族得以延續。可是,結核桿菌是怎么來的,它們又是什麼時候開始使人發病,在以後的進化中,為什麼學會了這一本能,人體在沒有結核桿菌的時候,有沒有咳嗽,如果沒有,人體的咳嗽又是怎么出來的,這些還真的太玄了。在你家裡,新近餵養一條小狗,當小狗要大便時,就會出現“嗡嗡”的叫聲,並且在滿屋亂跑,這一行為是在提醒主人:“本狗狗要大便了,你要教我拉的地方,否則髒了你的家莫怪我。”主人這時若有警覺,就可把小狗拖到廁所或開門讓它到外面去拉,主人如果沒有注意,小狗就會養成隨地大小便的習慣。在這一行為中,小狗的“嗡嗡”叫及滿屋亂跑都是遺傳來的。在小狗大腦的某個地方,可能有一個大便環境控制中心。這一中心是當小狗產生“便意”(源刺激)。首先刺激了該中心,該中心刺激思維中樞,思維中樞將該控制中心來的信息傳遞給“叫喚器官”和“行動器官”,在大便的有效控制時間內(與腸道運動有關)小狗可以花一點時間尋找主人和提醒主人。但大便不能控制時,就只有隨地亂拉了。在這裡,屎在小狗的腸道(大腸)靠壓力對肛門部產生源刺激---便意。便意伴隨著疼痛,便意刺激小狗大腦中的大便--環境控制中心,尋找大便的地方,並產生一些行為用以提醒主人。如果主人有警覺或沒警覺,小狗的最終目的--排便的行為就會發生。笑和哭都是人的行為,且都是遺傳來的,笑用於溝通和理解,哭用於提示和拒絕,在所有情感中,哭和笑都可以傍隨發生。嬰兒或小孩看了湖南台的尋親記以後,從頭到尾都不會產生哭泣等表情,但是大人看了就會產生很多聯想,甚至哭泣,看來哭是一種溝通,是情感中樞與哭泣中樞的一種溝通。這種溝通來自於人的社會性,雖然哭是先天性的。
第四,行為一般受控于思維,但也可受控於感覺。並且,每一種行為對應一種情感。同時,沒有行為就沒有感覺,相反沒有感覺也難於產生行為。比如發怒時的行為,就沒有思維控制。骨胳肌肌小節中粗、細兩種肌纖維的相互滑行引起肌肉收縮的“滑行理論”(sliding theory)對肌肉收縮可能是一種比較圓滿的解釋,但是,若將它運用在“行為遺傳”理論可能就會出現問題,眾所周知,嬰兒出生後,會產生很多遺傳性行為:諸如吮吸、哭泣、眨眼,呵欠、吞咽、排泄、腳手的微動等等,嬰兒若沒有這些行為,他就會不久死亡,在發生這些行為之前,都可以看到情感,就是說話之前你也會先清一清嗓子,這種清嗓子的行為,是感覺在先的具體表現,可以這么說,一種行為的發生必須有一種感覺在先發生。問題是遺傳來的這些行為,比喻吮吸。中樞神經又是通過怎樣的途徑控制這一動作的發生和完成的呢?口腔等部位這么多肌肉又是怎樣被協調得這么完美的呢?這裡的幾十條肌肉哪條大滑動,哪條小滑動 ,哪條不滑動,並且,在一條肌肉上(如腓長肌)是前面的滑動還是中間或後面的滑動,中樞又是通過什麼來控制它們,看來問題還大量存在,據已知的研究顯示,中樞神經是通過電流的傳導和化學介質的釋放引起效用器細胞膜產生Na+、K+等離子的通透性改變而產生“動作電位”的,那么,遺傳行為在指揮口腔肌肉時的動作發揮的質量上又是怎樣作用的呢?在這裡,遺傳行為的產生是刺激的結果,刺激分兩種,一種是源刺激,即嬰兒肚子餓了,一種是外刺激,母親的乳頭放到他的嘴裡,兩種刺激源刺激引發兩種行為:哭泣、意在提醒母親“要餵奶了”,外刺激引發另外一種行為:吮吸。人體的每一種行為都有很多肌肉參與,哭泣有“張嘴”,“發聲”,“閉眼”,“手腳亂動”“膈肌收縮”等等動作在裡面,吮吸有“閉嘴”,“舌的前後運動”,“會壓軟骨的張閉”等動作在裡面,源刺激來自一種驅動中心的功能的需要。比喻胃內容物的體積的量的減少,可導致飢餓這一“感覺”的出現,該感覺刺激大腦產生“飢餓性陣痛”,這種痛還可以為外行為的發生作準備,平時可以看到餓久了的嬰兒當奶頭放到他嘴邊時,該嬰兒的吮吸行為更加強烈,反之,當他肚子不餓時,無論母親怎么餵他,他都無動於衷。行為一般受一種激素控制,無論動物還是人類,雄性特別喜歡打鬥,這種行為從小就會體現,這種打鬥行為不常見於雌性,控制雄性打鬥行為的激素是雄性激素的一種,同時,這種激素還可以引起人類“好強”行為的出現,雌性激素引起雌性的“愛護”行為和“溫柔”行為,不信可以到大自然去觀看那些動物吧。較長時間的飢餓,引起人或動物出現狼吞虎咽這一現象的出現,這裡的狼吞虎咽就是一種激素作用的結果,看來激素可以在靶器官積累,其作用原理是激素的鏈和靶器官的鏈結合或分離的時間或結合率。比如“小別勝新婚”這一行為的發生就與性激素的積累有關。哭泣這一行為可以是悲傷或高興而引發。人類的行為還可因為思維而產生,比如演員哭泣的臨場發揮。
第五,行為可以變成高級行為,變成別人所不具備的行為,高級行為終身擁有。比喻騎腳踏車就是一種高級行為,游泳也是,還有體操上的那些高難度動作等等。
第六,行為隨著年齡的老化而變。老了的人不但可能沒有聽力、視力等行為,也可能沒有了跳、跑等行為。視、聽等本身先是一種行為,比如眼球的轉動,頭部的變化等等,當你看清了某物時,才能成為感覺,伴隨感覺就會出現知覺。現實中常常看到某個人的黑眼球不能對稱運動,可能左眼球和右眼球沒有處在同一個位置,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固定黑眼球的肌肉發生了變化。
第七,行為可以不受神經控制而產生。比如蜥蜴將尾巴斷裂,其尾巴可以有規律地扭動60次以上,這種擺動就沒有神經的控制,可以受制於某種“斷裂擺動素”,蜥蜴的尾巴斷裂處是一定的,不是任何地方都可以斷的,一般位於蜥蜴的尾基部,斷裂部分是一個呈六角形的梅花狀,很像一種軟骨的結構,在其斷裂時,就結合了該種激素。該激素使得尾巴可以有規則的扭曲,這也是激素獨立指揮肌肉產生行為的唯一證據,人類也有這種激素,但其功能不是斷裂擺動,而是一種跳動,比如左眼皮的跳動或者身體某束肌肉的跳動,它們不會給人造成“痛”這一感覺,只是感覺到了肌肉的收縮。還有一種跳動是神經參與的跳動,嚴格地說,就是抽筋。抽筋事實上也是一種肌肉收縮,但其特點是“強直性”收縮和劇痛,這種收縮使得人完全沒有行為能力,比如小腿抽筋。
語塊
思塊若到達發聲器官,並產生聲音,就變成了語塊(語言)。語塊是一種習慣性行為,說話時,並不象人們做事時一樣,要考慮手朝向哪個方向,用多少力度,只要思塊一經產生,你的話就會源源不斷地出來,這種習慣是兒時形成的,是個體幾十年鍛鍊的結果,它是唇、鼻、舌、咽、口、聲帶等部肌肉共同作用的結果。語塊包刮兩種:一種是有聲的語言,本文叫“嘴語”,一種是只在大腦內運作,就是平時所說的“思維”或“思想”或“思考”的東西,本文稱之為“腦語”。腦語是人類特有的,它是人體在兒時逐步產生的。腦語是怎么產生的呢?它應該是人體的生物鐘的功能在運作時,將憶塊輸入聲帶,產生啞聲(有音無聲),大腦在這種啞聲音的支配下就產生了腦語。
語塊分為表情和語言兩個部分,它們在人的一生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表情是指面部肌肉語言和肢體語言。所謂眉目傳情和一見真情就是一種面部表情作用的結果。所謂舉手投足和揮手致意就是一種肢體肌肉所表現出來的語言。在這裡,表情、語言和行為可能都會共用一個或多個肌肉群,如果按肌肉運動的性質來區分表情、語言和行為,那是不可能的。只能依據人的當時具體情況,才可以區分什麼叫表情、語言和行為。
一個新生兒,到了要學說話的時候(8 個月到36個月),在他的體內會產生一種“發聲刺激素”,就象他們身上產生的“行為刺激素”一樣,發聲刺激素刺激他們自動產生人類語言,這種語言是一些單音,如啊、喔等等,此激素還可以使他們從低級到高級學習別人的語言。學習的過程是聽在先,聽了以後,再由語言刺激素刺激幼兒摹仿,幼兒發音一般是不需要看大人口型的,他們是自動地發聲的。人類一般不會有很多的聲音記憶,大部分都是眼睛產生的圖形記憶。
能塊
能塊是肌肉運動的結果,大部分疾病的發生都影響到局部肌肉的功能(影響固細胞的功能)。有一種天生痴呆病人,其兩眼距離寬,嘴唇肌肉特厚,鼻子扁平,無論在廣西還是山西,這種病人長相沒有什麼大的差別,是什麼導致他們在全國範圍內出現面部肌肉的一致性呢,是大腦內的生物母鐘的一部分基因出了問題,使他們的智商低下,面部肌肉相同,因此也可以由一個人的面部看一個人的智力。肺結核病人的臉面紅潤(午後潮熱)。有一種氣候性風濕病,在下雨之前的一個星期左右,肌肉和關節開始痛。小兒麻痹症病人康復後,手和腳的肌肉都會變形。還有一種白膚病,他們無論男女其長相是全部相同的,在生活中,我們還會看到一些人長相非常相似,有一種“魚泡眼”就長得非常相像,大眼,很明顯的雙眼皮,鼻孔較大,聲音較大,較肥胖,圓臉。根據以上分析,人的長相有一部份可以由遺傳決定,但另一部分可能由激素決定,如果不是這樣,現實中就不會出現“夫妻相”。人類大部分疾病和個性都可以在面部找到答案,平常常常可以看到或聽到:某某人一副兇相,某某人慈眉善目,某某人一看就知道狡詐無比,某某人老實可憐,這些你是怎么得來的呢,就是憑你的第一眼,感覺出來的。這種感覺不是無中生有,而是對方的面部表情提供給你的一種信息,你在大腦內通過經驗再產生這種判斷。
肌肉可以產生記塊,比如學騎腳踏車,首先人體的各種肌肉沒有統一到一起,不能協調一致地騎它,通過練習,各種肌肉協調了,你就可騎了,就會終生不忘,這一過程就是肌肉的記塊形成過程。這種記塊屬一級思維過程,但是它不能遺傳,它是一級思維的擴展。這種記塊人體不能通過大腦回憶出來,只能在具體的操作中產生這種回憶。並且學會後,長期用健身器械鍛鍊你的肌肉,你的肌肉就會發達,力量就會增加,這也是一種記塊的形成過程,也不能遺傳。不同部位的肌肉被長期鍛鍊以後,就可形成一種新的能力,比如中國人拿筷子,歐美的人就拿不了。一些人走鋼絲,跨過什麼峽谷啊河流啊等等,只要你長期鍛鍊,也是可以做到的。至於肌肉在鍛鍊以後為什麼能夠變大、變得有力,原因至今不明。
將你的一隻腳伸出,你要腳趾動,腳趾就會動。同理,你要腳心、腳關節、抑或是小腿大腿動,它們都會動。並且,動一個地方的肌肉,其它地方的肌肉一般不會大量收縮,這種局部肌肉群收縮引起某一單位收縮的原因,在現代神經理論里,是沒有闡述的,用最簡單的站立來說明,主導作用的是小腦,這一行為過程,人只需平衡動能發揮,但是,至於哪條肌肉用多少力量,收縮到什麼程度,哪條肌肉鬆弛到什麼程度,這一切都是大腦的功能,嬰兒不但站立不了,並且座都不行,要大人扶持。一般經過三個月左右的訓練,小孩就可以在大人的扶持下站立了。但是,這種站立是不穩定的,當長到一定階段(10個月左右),小孩就學會了站立,它也是走的前奏,此時,學會站立的這一過程,小孩就是將各種肌肉的收縮或鬆弛的程度源源不斷地刺激大腦里一個新建立的“站立區”,站立區將每次得來的各類肌肉(如腓長肌,膕肌等)的收縮鬆弛情況,不斷地在大腦中聯合,這種聯合發生於多個神經細胞,並有可能某個神經細胞控制某塊肌肉,凡參與了“站立”的肌肉的信息在大腦內組成一個“站立肌群”。大腦將這一肌群聯繫得完美以後,人就學會了站立。相反,人就不會站立。如某些腦病,如果大腦影響站立的某些部位受傷,人的站立就不同於常人。相對來說,人的站立區並不一定每個人都相同地處在大腦內的某個特定區域。區域大小也不一定,組成站立區的神精細胞也因人而異。還舉個淺顯的例子:一個人可以訓練出一次數數五個或十個的才能,一般的人數東西都是一個或最多兩個一數,這樣,你就可以比別人快5~10倍,訓練方法是:將一堆雜亂的竹籤散放在一起。每次強迫自己五根五根地數,訓練十餘次,很快你就掌握了這一數法,再訓每次10根一數,不要很久,你就是數數高手了。一個人智商高低,從閱讀可看出一些痕跡,閱讀快的,智商相對要高,可以人為地訓練一個人的閱讀速度,也象上面數數的訓練法一樣,因為椐研究,人看東西時,並不是一字一字地看,一般人是一次看了3~5個字,再轉到後面的,如果你被訓練得一次能看10個或15個甚至更多。那么,你就會有常人不及的閱讀速度。同理,你在“一目十行”的情況下,就會主要理解一段文章的中心內容,無關內容就會被省略,這樣,你讀書的目的就達到了,並且相對來說,你的記快產生的相對量遠比別人少,負荷也比別人少,就會形成“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的局面。這樣,你的智力通過閱讀就會顯現比別人高,達到這一點也並不難,只要幾天或每次閱讀時都強迫自己,就會有這種非常的效果了。同理,如果你能在“跑讀”的同時看一段文章的意思。那么,你要記的速度和內容都比別人強。但要牢記這段文章,那也必須象訓練“跑讀”一樣去訓練。這種訓練可稱作“跑記”,跑記和呆記必須相結合,才可達到完美的境地。呆記是“死記”也就是將原文完整地背誦下來。跑記是將一篇文章的主要內容理解下來。人的一生可以用的知識99%都是跑記得來的,真正呆記的在現實中其用量是不多的。由此看來,學生學習不但要學習知識,更主要的是學習方法,方法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智慧。知識國家已經劃定,學習方法自己可以掌握。說白了,跑讀的知識也得先有呆記,因為一個人首先是因為呆記文字開始人生漫長的道路的,沒有呆記就沒有跑讀的成功。
美國人哈尼魯賓說:注意你的思想,它們會變成你的言語;注意你的言語,它們會變成你的行為;注意你的行為,它們會變成你的習慣;注意你的習慣,它們會變成你的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它會決定你的命運。我要加一句:注意你的環境,它會刺激你產生感覺;注意你的感覺,它會使你產生思維。附帶說一下,我們人腦是因為和人體結合在一起才完美的,電腦之所以不完美,就是因為沒有感覺的三點功能,沒有生物鐘的三點功能,沒一個有象人體一樣可以行動的“電體”,解決了這幾個問題,我們的電腦就會勝過人類。集成塊的發展將向立體、自動控溫方向發展,而不是現在所做的向更快更穩更多的方向發展。
思塊和能塊是一對,就象哭和笑是一對一樣,能塊是對思塊的一種表達,但不是百分之百地表達,因為人類的很多思維一般是不表達的,在一特定場合,你心裡很反感對方,但是考慮到種種原因比如是你家的客或你的頂頭上司,你在嘴上和臉上所表現的可就不一樣了,那是為了博取對方的好感,這一切都是為了自己更好地生存下去。
思塊和能塊可以使人命過程產生相應變化,比如性思維可以引起婦女陰道的分泌物的產生等等。
提示
行為是提示的結果,如果沒有提示,人類就不會產生行為。性交是性激素積累產生的提示性行為;吃飯是飢餓素提示的結果,在一些病理原因的作用下,飢餓不但不會產生,反而可以幾天不食,並且不會出現飢餓感,在這種情況下,是因為飢餓素的產生被抑制造成的;排尿是排尿素提示的結果,以上提示是生命提示。還有一種提示是人命提示,那是思維中樞所產生的思塊提示人體產生出各種各樣的行為,再一種是環境提示,比如對方給你一個暗示性行為或語言,也可以使你產生行為。又比如環境中出現突發性事件,你可能由此產生的對應性行為。很多提示你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你必須時刻注意它們的發生。
分析能力、綜合能力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習慣
是思維的一種定式。當你還在做甲事時,你的思維可能已經定格在下面所要做的乙事上了,而這種定格決定了你下面所做事的過程,也決定了它們的速度,所以你不進行再思考,就會完成下面所做的事了,這就是習慣。習慣往往起省略的作用,這是減輕思維過程的一種行為,習慣在人的一生中起很大的作用,比如寫文章就有大量的習慣發生,當你寫一個字,後面的字在組成詞,這種詞的套用就是習慣,無須思考就可以寫出來,比如蝴蝶的“蝴”,當你寫完這個字,你除了給它加一個蝶字在後面,一般你是沒詞可組了,而寫這個蝶字就是人的一種習慣大部分字都有很多習慣性辭彙可組,比如“家”字,你可以將它變成家庭、家兔、家童等等,長一點的可以寫“家庭幸福”、“家庭美好”、“家是我溫馨的港灣”等等。這是寫上面所發生的習慣。在行為和語言中,你也可以產生很多習慣。有的人習慣在說話時帶“啊”等尾音,有的人可能長期甩動自己的頭或肩,有的人走路時邁瑣碎的小步,有的人吃飯時細嚼慢咽,有的人眼睛經常性眨,或者頭經常性擺動,或者說話結巴,這些都是習慣,並且可以保持終生。
習慣一旦產生,就很難改變,要改變一個習慣,就等於從新建立一個新的習慣,建立一個新習慣就必須在大腦里建立一種新的秩序,發生一些新的神經細胞的聯繫,這種聯繫是很複雜的一個過程,比如行為的習慣的建立,必須有大腦、小腦和肌肉等的聯繫。並且這種聯繫一般多發生於人的幼年或青少年時期,人體生長發育一旦定格,就很難產生新的習慣了。不過在現實中,有的人在30多歲還可以產生一些習慣,依據習慣產生的時間來看,一個人越是習慣產生的時間晚,智商就越高,如果很多習慣在某人的中年時期產生,那么這個人的智商肯定很高,因為他的大腦還很容易建立新的聯繫。
疾病對行為思維的影響
人類在自身的發展過程中,一直在摸索怎樣與疾病進行鬥爭,首先祖先們採取自然取物的方法治療疾病,比如用一些草藥和自然礦物質。後來用提取法,比如青黴素,這種獲得1910年諾貝爾獎的類蛋白,經過近100年的發展,弊多於利,第一,它引起的過敏和死亡其嚴重的程度遠非人們所想像,尤其在不能做皮試的動物界,每年至少要損失幾億美圓;第二,它在自然界繁衍了上億年,按理地球上的細菌早被它消滅,但是,被人類使用100年,就使細菌產生了抗藥性,使用之初只需幾萬單位,現在就是用上幾百萬個單位其療效也不是很理想,其實,與其說是細菌的抗藥性,到不如說是人類自身的原因,是人類的免疫系統正在降低它們的靈性,這裡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人類對它的過敏性沒有絲毫降低,但是對它的治療作用卻可以降低。後來用合成藥,如磺胺類。今後人類才會發現使用人體和動物體內的一些東西是最好的治病藥,比如人工合成唾液中的殺菌物質來治療一些疾病,又比如合成汗液、精液、血液中的一些殺菌物質。只有這些物質一沒副作用、二沒毒性,殺菌作用也是屈指可數的,比起自然物來。比如干擾素、溶菌酶、生長素等等。中草藥也是發展方向之一,我就有很深的體會:1981年,我到湖南澧縣澧西鄉實習,當時正值春天,我從小就有的鼻子流血的毛病,其時我又發病了,一個當地的老中醫給我開了一副中藥,要我吃三副,因為一者我不信中醫,一者我不愛吃裡面的驢膠,所以我只吃了一副就停了,結果驚人的事情發生了,我流了20幾年的鼻血,從此以後再也沒有流了,到如今已經恢復20幾年了。
第二個例子是益陽市濃縮飼料廠的廠長曾剛強,讀大學時每晚盜汗不止,一晚要換幾套衣服,看遍了大大小小的西醫,就是沒有辦法,後來也是一個老中醫開了一副《麻黃桂子湯》的加減,就徹底治逾了。
筆者兒子六歲時,將打槍用的火藥,放在他的褲袋內,因為他拿時用力過猛,使火藥燃燒,結果他的小手被燒得變成了有的黃色、有的黑色,起了很多很大的泡,他因痛而哭泣不止,當時到醫院治療,醫生就是開了一點藥,可是沒有效果,我就帶他到我市的一個私人燒傷病醫院去看,醫生先將他手上的泡用剪子剪開(這在醫院是絕對不允許的),然後貼上一種自製的中藥貼劑,進去時,我兒子一直大哭不止,貼上出只五秒針,他就停止了哭,這藥的特點就是立即止痛、不發炎、癒合後不留痕。
口臭是一種口臭菌在人類口腔的牙齒縫中生存繁殖的結果,腋臭、跨臭、腳臭和發臭都是細菌繁殖的結果,口臭用抑制厭氧菌的藥物可以產生一定效果,沒有口臭的人是因為在他的口腔內分泌了一種抑菌物質,有口臭的人是分泌的抑菌物質太弱或太少或口臭菌太厲害的緣故。
尿毒症一般是尿道感染後沒有及時治療所引起的一種症狀,這種病的發生與個人衛生有很大的關係,女人最易得這種病,大部分女人都是因為男人的不良性行為而受害的,女人如果懂得怎樣保護自己,一般是不會得此病的。
出汗是一種行為,它是人體本身或外界環境刺激的結果,比如,當你處在高溫環境中,你的汗就會源源不斷地流,或者當你晚上睡覺的時候,因為你的身體的原因可能出現盜汗、冷汗等等現象,這些現象是感覺引起的一種保護性行為。
近視和遠視是眼部肌肉被改變的結果,近視是眼睛角膜體被一種絲狀原蟲浸患後,由眼部肌肉病變而引起,我們知道任何病源微生物引起疾病,都可以伴有肌肉行為的改變,因為近視患者一般在眼睛裡都可以看到自己的這種眼蟲,並且眼蟲越多,近視就越高,但是一個人的眼蟲並不是無節制地大量繁衍的,它的變化並不是很大,筆者曾經對很多近視患者進行過調查,在他們的視野里,一般都有很多象豆角一樣的、相連或單獨的、透明的、分節的蟲體存在,這種蟲體還會隨著你眼睛的移動而移動,不過它們的移動要超過你的視線,再緩緩地回到它原來的位置。要防治近視唯一的辦法就是從小不共用毛巾和臉盆,在接觸小孩眼睛時,大人的雙手要嚴格消毒。近視是眼部肌肉繃緊的結果,遠視是眼部肌肉鬆弛的結果。遠視是人體老化的原因,根據人體的真實年齡和眼睛老化的程度可以測出人體老化的一個率:老化率。
豬吃了β受體興奮劑“鹽酸克倫特羅”以後,會出現脂肪生長減少,肌肉發達的現象,肌肉與肌肉之間原本沒有的縫穴會出現,每塊肌肉會長成砣或塊,肌肉還會出現相當發達的現象。同理,長期鍛鍊的人肌肉發達,長期臥床的人肌肉萎縮,是什麼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呢?發達的肌肉不是肌細胞的核的膨大,而是肌細胞質的擴大,這種擴大是肌纖維的橫斷面擴大為主,肌細胞的長度並沒有增加,擴大的肌纖維為什麼力量得以加強,還是一個謎。
醉酒的人所表現的症狀各有千秋:有人嘔吐、有人多言、有人打人、有人睡覺,但是,最基本的一點就是意識的紊亂。
精神病患者,其實與常人的區別僅僅為此類病人有明顯的周期性或永久性症狀。此類症狀的特徵不外乎:一是思維組合的無規則性,二是思維對行為的指導失控。當你出現發怒、生氣、極度恐荒,暗自流淚,得意忘形之時,旁人如果不明究理,一定會認為你是在發精神病,當然,你的過度沉默和不近常人的拒絕,別人也不會理解你,尤其兒童和少年,他們的行為若發生在成年人身上,那一定會被人認為該成年人“有病”,但小孩子作的,大人會認為“合情合理”,“幼稚可愛”。
頭痛是每個人一生中或多或少都出現過的問題,尤其有些人會出現家族性頭痛或經常性頭痛,筆者的愛人就是一個家族性頭痛患者,她母親、兩個弟弟、姐姐、自己和晚輩中的幾個女性都有頭痛出現,第一發生沒有時間,第二痛得非常厲害。後來筆者的一個同學介紹了一種稱著C草的中草藥,按其方法服用,結果只吃了一次,就完全治好了,據同學說,該草主要可以治療艾美爾氏頭痛,但是,依筆者看,無名頭痛同樣可以治療。
頸椎骨質增生,壓迫頸神經,得出的結論是引起對應的肢體的疼痛,如果手用力,這個手就有可能不會發生疼。如左手,這種痛一般發生於左上肢,同時還有麻、脹和癢的感覺出現,為什麼不發生於壓迫地方,而發生於固定部位,疼多發於伸肌,麻多發於屈肌,看來神經理論還需要完善。但是,壓迫地也可以因為接觸而發生接觸痛,如果這個部位沒有明顯的神經異常,這種痛是不會產生的,隨著時間或其它條件的變化,這種痛又可痊癒,痊癒以後的這個病灶,可以沒有任何非正常感覺了。對脊髓發出的某根外周神經進行藥物麻醉,被麻醉的包括屈肌和伸肌,也就是說無論人體肢體是屈還是伸,信號都來自同一神經,這裡應該不排除伸和屈是同一功能的正反兩個方面,如果是,機體也可以減少神經的複雜性。用電麻醉可以看到動物屈伸肌都起作用,形成角弓反張,也就是全身肌肉僵直,疼痛等感覺消失。
狐臭、雞眼等很多疾病都必須伴隨性成熟而發生。
在跳高的現場,可以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約有30%的人在跳高者跨桿的一瞬間,會自動地將自己的左腳往後外抬,這一現象在中學生中尤其突出。
藕放在淤泥里兩頭髮爛變黑,但是藕頭部位卻不腐爛,到來年,又蓬勃發展,看來藕頭與藕節之間有一種抵抗細菌等病源微生物的東西存在。這種物質說不定就是人類所需要的強力殺菌物質之一。
疾病的發生有一種很特殊的現象:比喻流感,可以通過一代一代的易感動物而使症狀和感染的程度得到加強,但不會使已發流感的病人繼發感染,無論該病人是初發期、中期還是康復期,尤其是康復期的人,可以通過實驗取得他們抵禦流感的某種抗體,可能這種抗體的作用力是短期的,但是其研髮結果將給人類帶來很大的利益,並且,這種抗體的病毒或細菌等病原微生物在人體易感器官的浸入或繁殖,但對已進入體內的病菌可能無能為力。
一個人出生的3個月內什麼都不知道,就知道吃、撒、哭;100天時(約三個月),你連坐都不會,僅僅開始區分親人和陌生人,可能你開始笑了;300天時(約十個月),開始牙牙學語,可能學會了叫爸爸,你才學會站立;1000天時(約2歲)你還不能區分善惡、對環境的感覺也是一塌糊塗(不知冷暖、不知高矮而常常摔交);2000天時(約六歲以後),開始換牙,進入人生最討厭的階段(七歲八歲狗都嫌),這種討厭是生理髮育決定的,這時你才開始真正接觸社會,開始學會讀書寫字,開始你的人的社會那一面的教育;5000天時(約15歲以後),你才可以分美醜、辨是非,你的深部感覺開始出現和完善,對未來充滿希望,總以為自己長大了一定是個什麼什麼“長”或有多少錢;15000天時(36歲以後),你的所有一切開始衰退,撒尿後可能出現不扣褲子的現象,頭髮開始變白,面部開始出現皺紋,其時有人開始叫你“叔叔”,並且你對此感到很陌生,如果你經歷了太多苦難,其時出現面齡比實際年齡蒼老這一現象,說不定還有人叫你“老人家”呢;20000天時(約50多歲),你已經開始不行了,別人都認為你老了,其實在你的心裡還自己認為一點也不老,你對很多陌生的事和人已經沒有記憶力了,記憶開始消退;能夠活過30000天(約80多歲)的已經為數不多了,這時的你已經不能跑了,也可能沒有了聽力和視力。看看上面,你會覺得人生苦短,當你的一切都在成熟的時候,老天突然宣布:你已經老了!
情商、智商和能商
情商對應於感覺中樞,是感覺中樞的衡量尺度,感覺功能越好的人,情商越高,它是所有感覺的一種綜合表現。感塊的產生是遺傳來的。情商的好壞與遺傳關係不大。
智商對應于思維中樞,是思維中樞的一種綜合,思維是一種組合,這種組合的結果就是智商的體現。一個高智力的父親,並不等於會產生一個高智力的兒子,事實證明還有可能產生一個底智商的兒子,所以智商與遺傳的關係不大。
能商對應於行為中樞和語言中樞,是對它們所表現的一種綜合。
死亡
有些死亡,是生物鐘的功能發揮到極限的結果(也就是生物鐘維持狀態這一功能已經沒有維持的了),有的老人在沒有任何疾病的狀況下死亡就是最好的例證。死亡是相對的,人類個體的死亡是生命和人命的終止,但是,這個死亡人的DNA並沒有死亡,不信可以在死人身上採摘其DNA,再去克隆,一定可以克隆出一個新的生命,1928年英國細菌學家格里弗斯就用實驗證明了有毒力的肺炎雙球菌S型和沒有毒力的R型可以相互轉化,將S型加熱殺死,讓它和沒有毒力的R型細菌混合,注入鼠體,老鼠同樣因肺炎死亡的事實,在這裡,溫度殺死的是肺炎雙球菌表面和細胞質里的活性物質,並不能殺死它的DNA,可以這么說,死亡是DNA以外的死亡,而不是DNA的死亡。DNA不存在死亡之說,但存在分解,比喻用內切酶去切割。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細胞膜功能的消失,比如沸水煮死細菌或有生命力的種子,事實上它們的死亡並不是染色體的死亡,而是細胞功能的喪失,染色體是不會死亡的,一旦死亡就是解體,變成了其它物質,這是生命過程中發生的事情,在人命過程中,雖然沒有死亡的概念,但是有功能喪失這一事實的存在,比如腦膜炎引起智力的減退,這種現象也是大腦神經細胞膜的功能的改變引起的,這種改變是神經細胞通路的變化引起的,在這裡,神經細胞的染色體並沒有死亡,只是神經細胞的膜鏈發生了變化引起的。人命過程也可以說具有“死亡”的概念,如植物人就是典型的“人命死亡”,與“生命死亡”不同的是,人命死亡有時可以復活。因此,有生命的生物體存在沒有生命的染色體的現象,比如病毒,誰也不知道它們是死還是活,因為它們沒有運動,你也觀測不到它們的呼吸或心跳,看不到它們的進食和排泄,只有等到它們浸入易感動物才能知道它們是死還是活,或存在於食物堆中才知道它們是否成活,事實上,它們的成活是以膜的功能為唯一標誌出現的,沒有食物,它們就會處於一種休眠狀態,它們就不會分裂繁衍,這時的它們,可以說是一種“死亡”,一旦有食物,它們的分裂才成為可能。大腦缺氧,人體只要六分鐘就會使人死亡,由此看來,細胞膜的功能主要是一種氧化反應,應當是在細胞膜的化學鏈上脫掉氧分子或增加氧分子的反應,而這種脫氧或增氧的過程是細胞膜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一種反應,這種反應是人體內最多的“反應堆”,未必這種反應堆就不出現相應的疾病,可能是我們還沒有發現罷了。染色體是得到食物的刺激才分裂的,雖然染色體沒有生命的意義可言,但是一旦得到這種本原的刺激,它就開始周而復始的分裂,在不需要分裂,只需要組裝某個配件的情況下,信使脫氧核糖核酸在細胞體內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調節
神經是感覺的基礎,沒有神經就沒有感覺,沒有感覺固細胞就會退化:體積縮小、功能減弱。神經只需要一條通路,就可以傳導很多種不同類別的感覺,一般是傳導生物電流,但是在神經的末端應該有很多分枝,每個分枝傳導一種信號,每個分枝的頭部都有一個囊,囊里的化學物決定感覺的不同,移動使得它們被釋放,釋放後的物質刺激神經產生不同電流,不同電流被電流處理器處理後傳到大腦的不同域區,產生出不同的感覺。這裡還有一個“電流”處理中樞的問題,該中樞專門負責處理電流的大小和傳導到相應的大腦內部的各神經細胞團,以便產生不同的感覺。有些感覺因為電流處理中樞的結果不同,對每個人來說,就會產生不同的處理結果。就連“痛”這種最原始的感覺,都可以有很大的變化,上世紀70年代初,筆者到益陽縣珠波塘公社學農時曾看到一個這樣的例子:一個八歲左右的小男孩的大拇指被腳踏打稻機的齒輪壓斷了,並且已經完全分離,但是,很多分鐘以後,這個小孩一直沒有表現出任何痛的感覺,它說明,痛的傳導在此時此地此人的身上沒有發生,至於導致這種情況的發生原因,筆者一時還不清楚。
激素在神經的功能發揮中同樣起了很大的作用。沒有神經的參與,激素的作用幾乎為零,激素起的是一種維護神經功能和增強功能的作用,激素可以使得正常人正常排尿,這一點在成年人尤其重要,但是沒有神經的調節,激素再多,排尿還是會出現問題,比如高位截癱病人就是一個例子。神經正常的情況下,激素太多或太少也是不行的,可以引起人體病變。
細胞膜上的鏈是另外一種調節,它的作用是專一性和快速反應。病原微生物就是利用了這種鏈才使得動物得病的。
綜上所述,動物體功能的調節分三個方面:神經、激素和膜鏈。
神經可以調節語言和行為;激素輔助神經調節細胞的一些功能,比如使器官具有某種功能,並維持其功能的,沒有神經的作用,激素就會失去意義;酶參與激素功能的發揮,決定激素功能作用的快和慢,沒有神經的作用,酶的功能也會消失或減弱;細胞膜鏈,是一種受體,它也決定很多功能的發揮,起著重要的對生命和人命的調節作用。循環系統有三個:血液循環、淋巴循環和神經細胞質內液體循環,後面這個循環是一個對動物機體產生很大作用的系統,沒有這種神經細胞質內液體的循環,大腦的功能就會出現問題,信息可能不能傳送、儲存和分析。
人類行為解秘
無論是人命過程還是生命過程,有很多東西是人類不可理喻的。
為什麼哈欠不打單身,總有兩個人同時進行。哈欠是一種一級思維過程,是人類的遺傳行為,打哈欠有時是因為個人的一種疲倦,有時是一種外在的刺激。呼吸時先猛吸一口氣,再哈出來,在這一過程中,人有一種比較舒暢的感覺,而這種感覺來自於太陽穴和咬肌.
為什麼在生物界公母出生比例總是基本相等,其實這是個機率問題,就象拋硬幣,拋的時間久了,兩邊出現的機率是相等的。卵子數在平衡男女數量上是無所謂的,關鍵是精子數。但決定男女的主要因素是陰道酸鹼度,因為酸鹼度決定精子的含xx和xy精子的入宮率,鹼性適合xy精子進入子宮去完成受精。我們看到有的家庭全生女孩子,有的家庭全生男孩子,有的一男一女,有的幾個男孩一個女孩,有的幾個女孩一個男孩,這本身就是一種無形的平衡,在局部來說是不平衡的,到了人類的總體當然就平衡了。還有人研究發現,戰爭使得男人大量死亡,戰後的男孩也相應大量出生,我看這是一種推測,不是現實,如果是這樣,那么戰爭以後的幾十年不就會給這個世界帶來新的問題嗎,老一代的女性已經老去,新一代的男孩不就大多數找不到對象了嗎,不就成了一個暴力的社會?男女比例不就成了新的問題了嗎?按此推論,再過一段時間就要大量出生女孩了咯,這不是有悖常理嗎?
有的夫妻通過幾年時間的共同生活,變得長相相同,就是我們所說的“夫妻相”。這個問題從一級思維來解釋,就可以理解了:人的長相是因為人的面部肌肉的大小起主要決定作用的,小時候與自己大了以後的長相差別就是肌肉的差別決定的,雖然骨骼、皮膚決定一小部分。夫妻在一起生活,如果時間長了,他們的咀嚼、說話的類型、笑、表情等等能夠影響面部肌肉產生微妙變化的那些動作,可能很多時間是一致的,或總是希望保持一致,所以他們就會慢慢地變得相象了,有人懷疑是體內產生的外激素引起的,我看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