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膈不利,病證名。指胸與橫隔部滯塞堵悶。
胸膈不利,病證名。指胸與橫隔部滯塞堵悶。
清咽利膈丸,中成藥名。為清熱劑,具有清熱利咽,消腫止痛之功效。主治外感風邪,臟腑積熱所致的咽部紅腫,咽痛,面紅腮腫,痰涎壅盛,胸膈不利,口苦舌乾,大便秘結,小便黃赤。藥品類型 處方藥 主要功效 清熱利咽,消腫止痛。適用...
肝臟風虛,胸膈不利,視物不明,心煩頭眩。方義 本方中薯蕷具有調理脾胃、益氣和營的功效,防風具有祛風解表、勝濕止痛、止痙的功效,山茱萸具有補益肝腎的功效,枳殼具有理氣寬胸、行滯消積的功效,甘菊花具有補肺腎、明目的功效,...
加減三奇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醫學發明》卷四。主治咳嗽上氣,痰涎喘促,胸膈不利。組成 桔梗(去蘆)半兩,半夏(湯洗)七錢,陳皮(去白)、甘草、青皮(去白)、人參(去蘆)各半兩,杏仁(研)三錢,五味子四錢,紫蘇葉、桑...
清火化痰。治上焦鬱火,痰涎壅盛,胸膈不利,煩躁,咽喉噎塞,吐不出,咽不下,如鯁狀。處方 大黃(酒蒸)90克,礞石(煅)15克,沉香6克,黃芩(酒炒)60克,黃連(酒炒)60克,梔子(炒)60克,連翹30克,天南星(制)60...
五順湯,主要食材有生薑1斤(切片,曬乾),草果半斤(去殼並白皮),甘草4兩(炒),縮砂4兩。主治脾胃虛弱,不思飲食,吐逆滿悶。胸膈不利,心腹刺痛。用法是入鹽如常服。製備方法 上為末。附註 本方為原書“六和豆蔻湯”之第...
托里益青湯主治瘡瘍脾土虛弱,肝木所侮,以致飲食少思,或胸膈不利症狀者。用法用量為生薑、大棗為引,水煎服。別名 托里抑青湯 組成 人參1錢,白朮1錢,茯苓1錢,半夏1錢,芍藥5分,柴胡5分,陳皮1錢,甘草5分。主治 瘡瘍脾土...
主治 火盛生痰,痰積久,胸膈不利,濁氣上升於目,輕則昏花,重則雲翳。出處 《眼科闡微》卷三 附方2歸連湯 組成 當歸尾(極細者)、黃連、赤芍藥、防風各等分,杏仁七粒(去皮尖,男孩乳汁蒸過)主治眼暴赤。出處 《普濟方》...
偏正頭痛,冷積攻心,心痛,反胃噎食,嘔吐酸水膿血,舌脹,酒積,酒後嘔吐,霍亂吐瀉,赤白痢疾,大小便不通,脫肛,腸風瀉血,腸澼膿血,痔漏,小腸疝氣,諸淋,消渴,五勞七傷,耳鳴耳聾,陽痿遺精,白濁,咳嗽,唾血,胸膈不利...
主要食用功效 溫中理氣化痰。,痰飲停結,,腹部,風氣上攻,胸膈不利,痞滿、呃逆、腸鳴 用法 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沖飲至味淡 來源 《仁存堂經驗方》。 原料:香附5g、半夏3g、生薑3g、花茶3g。
滯悶兼發熱,用方脈流氣飲二劑,胸膈利;以荊防敗毒散,一劑而熱退;後服它藥而瘳。流註:一婦人暴怒,腰腫一塊,胸膈不利,時或氣走作痛,與方脈流氣飲,數劑而止。更以小柴胡湯對四物,加香附、貝母,月余而痊癒。
御藥院方》卷四。【方劑主治】胸膈不利,痞悶結胸;產後吐逆,陰陽不調;男子氣痛及諸嘔吐;兼治傷轉令元氣虛損,及中暑毒者。【製備方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兩作10丸。【用法用量】每服1丸,生薑米飲化下。
附方 枳術二陳湯 組成 :枳實(炒)半兩(15g),白朮(炒)、半夏(制)、茯苓、陳皮各八分(3g),甘草(炙)五分(2g)功用:健脾補氣,燥濕和胃 主治:脾胃痰飲,胸膈不利 出處:《古今醫統》卷二十三 ...
微炒)。【製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消痰實,利胸膈。主治肺壅痰實,胸膈不利。【用法用量】每服5-7丸,水送下,周晬至1-2歲兒3丸,以上者以上意量加,不拘時候。【摘錄】《衛生總微》卷十四 ...
【主治】形寒飲冷傷肺,咳嗽喘促,胸膈不利,不得安臥。方劑名稱 紫參散 藥物組成 紫參3分,肉豆蔻(去殼)1兩,烏賊魚骨(去甲)2兩。處方來源 《聖濟總錄》卷七十五。方劑主治 赤痢腹痛。製備方法 上為細散。用...
祛風化痰丸 祛風化痰丸,中藥丸劑,用於痰壅氣閉,狂癲癇症,語言錯亂,神昏不語,胸膈不利,頭眩耳鳴,哮喘咳嗽。適應症 順氣化痰。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方劑主治】小兒急慢驚風,搐掣瘈瘲,痰實壅塞,胸膈不利。【製備方法】上為細末。【用法用量】每服半錢,乳汁調下。全蠍散-《簡明醫彀》卷六 【藥物組成】全蠍20個(洗,炒),硃砂(水飛)5分,硼砂2分半,冰片2分半,麝香2...
【主治】痰涎上壅,胸膈不利,嘔吐噁心,飲食無味。【來源】《御藥院方》卷五。【組成】木香22.5克 半夏30克(湯洗七次,切片,焙乾) 陳皮(去白)15克 白茯苓15克 乾生薑1.5克。草豆蔻仁15克 白附子15克 人參15克 【用法】...
消毒麻仁圓是出自《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一副中藥配方,主治久積熱毒、痰涎結實、胸膈不利等症狀。名稱 消毒麻仁圓 拼音:Xiāo Dú Má Rén Yuán 處方 杏仁(生、去皮、尖)二兩,大黃(生)五兩,山梔子仁十兩。製法 上...
主治:肺急,胸膈不利,咳逆頭痛,嘔吐不下食 出處:《中醫方劑大辭典》名稱:前胡散 組成:前胡一兩(去蘆頭),羌活三分,羚羊角屑三分,人參半兩(去蘆頭),甘菊花半兩,沙參半兩(去蘆頭),川芎半兩,白朮半兩,黃芪半兩(銼)...
主治:伏梁,氣在臍上心下,結固如梁之狀,胸膈不利,食飲減少 出處:《聖惠》卷四十八 名稱:防葵散 組成:防葵,代赭,人參,鉛丹,鉤藤,茯神,雷丸,虎骨,遠志,桂心,防風,白僵蠶,生豬齒各六分,卷柏,莨菪子,光明砂,...
【方劑主治】傷寒3日,咳嗽,胸膈不利,四肢煩疼,壯熱頭痛。【製備方法】上為粗散。【用法用量】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大棗3枚,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細辛散-《聖濟總錄》卷一一五 【藥物組成】細辛(去...
⑤治停痰宿飲,風氣上攻,胸膈不利:香附(皂莢水漫)、半夏各一兩,白礬末半兩。薑汁麵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薑湯隨時下。(《仁存堂經驗方》)⑥治偏正頭痛:川芎二兩,香附子(炒)四兩。上為末。以茶調服,得臘茶清...
當歸拈痛合劑 當歸拈痛合劑,中成藥,清熱利濕,祛風止痛。用於風濕阻絡,骨節疼痛,胸膈不利,或濕熱下注,足脛紅腫熱痛,或潰破流膿水者,瘡瘍。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5~25ml,一日3次。
1、原書 主治《醫學啟源》卷下:“治濕熱為病,肢節煩痛,肩背沉重,胸膈不利,遍身酸疼,下注於脛,腫痛不可忍。”2、方論選錄 汪昂《醫方集解·利濕之劑》:“此足太陽、陽明藥也。原文曰羌活透關節,防風散風濕為君。升、...
歸氣救產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辨證錄》卷十二。具有益氣養血,健脾舒肝之功效。主治婦人產子之後,肝腎兩虛,因不能入於陽,四肢浮腫,寒熱往來,氣喘咳嗽,胸膈不利,口吐酸水,兩脅疼痛。組成 人參三錢(9g),熟地五錢(15g)...
【來源】《點點經》卷三。【組成】冬花、陳皮、枳殼、黃芩、膽星、香附、檳榔、天雄、桂心、腹皮、當歸、甘草。【主治】酒毒傷脾,氣結髮喘,四肢逆冷,日夜難安,胸膈不利。【用法】蔥、生薑為引。
【主治】小兒身熱痰嗽,胸膈不利。【用法用量】水煎,調檳榔、木香細末各半錢,輕粉1字,乳後服。【製備方法】上為細末。《博濟》卷二 【組成】人參、柴胡(去苗)、羌活、荊芥、旋覆花、甘菊、桑白皮各等分。【主治】上焦壅滯...
更須詳辨分虛實,二火相搏過食愆,熱毒積久發喉痹,胸膈不利脈洪弦。口渴喉閉風痰壅,治法將痰去為先,後用清涼消熱毒,斯無偏勝症斯痊。虛火緣皆酒色過,火痰上壅口如煙,二脈如常作細弱,治宜降火滋陰先。忌用寒涼徒取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