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胤禛耕織圖冊·收刈頁
- 所屬年代:清代
- 規格:縱39.4cm,橫32.7cm
- 材質:絹本
- 畫作類型:設色畫
此為耕織圖冊之一開。本幅描繪麥田中農夫裝扮的胤禛(雍親王)正帶領眾人收割。此圖用筆精到,設色典雅,人物形象生動傳神,將勞動者辛勤耕作的場景描繪得十分生動。
耕織圖起源於南宋時期,是我國古代為勸課農桑而詳實地記錄耕作與蠶織的系列圖譜。由於其“圖繪以盡其狀,詩文以盡其情”,形象生動、細膩傳神地描繪了勞動者耕作與蠶織的場景和詳細的生產過程,從而起到了普及農業生產知識、推廣耕作技術、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巨大作用,而其本身也成為極其珍貴的藝術瑰寶。
宋代的《耕織圖》冊由耕圖21幅、織圖24幅組成。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皇帝南巡時觀覽到此圖,感慨萬端,遂命內廷供奉焦秉貞根據其原意重新繪製《耕織圖》冊,作耕圖23幅,織圖23幅。
《雍正耕織圖》冊是雍正帝登基以前以康熙年間刻版印製的《耕織圖》為藍本,內容和規格仿照焦氏本,由清宮廷畫師精心繪製而成。所不同的是胤禛耕織圖中的主要人物如農夫、蠶婦等均為胤禛及其福晉等人的肖像,這在歷代的耕織圖中是僅見的。該圖現存52頁,其中6頁為未定稿的衍頁,其餘46頁中耕圖、織圖各23頁,每幅畫上都有胤禛的親筆題詩,並鈐有“雍親王寶”和“破塵居士”兩方印章。根據畫法特點,此畫冊可能出自當時宮廷畫家陳枚之手。
耕織圖起源於南宋時期,是我國古代為勸課農桑而詳實地記錄耕作與蠶織的系列圖譜。由於其“圖繪以盡其狀,詩文以盡其情”,形象生動、細膩傳神地描繪了勞動者耕作與蠶織的場景和詳細的生產過程,從而起到了普及農業生產知識、推廣耕作技術、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巨大作用,而其本身也成為極其珍貴的藝術瑰寶。
宋代的《耕織圖》冊由耕圖21幅、織圖24幅組成。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皇帝南巡時觀覽到此圖,感慨萬端,遂命內廷供奉焦秉貞根據其原意重新繪製《耕織圖》冊,作耕圖23幅,織圖23幅。
《雍正耕織圖》冊是雍正帝登基以前以康熙年間刻版印製的《耕織圖》為藍本,內容和規格仿照焦氏本,由清宮廷畫師精心繪製而成。所不同的是胤禛耕織圖中的主要人物如農夫、蠶婦等均為胤禛及其福晉等人的肖像,這在歷代的耕織圖中是僅見的。該圖現存52頁,其中6頁為未定稿的衍頁,其餘46頁中耕圖、織圖各23頁,每幅畫上都有胤禛的親筆題詩,並鈐有“雍親王寶”和“破塵居士”兩方印章。根據畫法特點,此畫冊可能出自當時宮廷畫家陳枚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