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余亨,男,漢族,1968年7月出生,海南海口人,1993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7年8月參加工作,中央黨校大學學歷。
現任中共海口市秀英區委常委,區委統戰部長,石山鎮黨委書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胡余亨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海南海口
- 出生日期:1968年9月
- 畢業院校:中央黨校
- 信仰:共產主義
個人履歷,工作分工,任免信息,人物事跡,
個人履歷
1984.09--1987.07 廣東瓊海師範學校學習
1987.07--1987.08 畢業待分配
1987.08--1990.09 瓊山縣演豐中學教師
1990.09--1992.07 海南教育學院政史系學生
1992.07--1993.09 瓊山縣演豐中學教師
1993.09--1993.12 瓊山縣龍塘鎮黨委工作
1993.12--1996.03 共青團瓊山縣(市)龍塘鎮委副書記、書記
1996.03--1996.08 瓊山市龍塘鎮黨委宣傳委員
1996.08--1999.03 瓊山市龍塘鎮黨委宣傳委員、鎮黨委秘書
1999.03--2000.11 瓊山市龍塘鎮人民政府副鎮長
2000.11--2002.02 瓊山市龍塘鎮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2002.02--2002.09 瓊山市龍塘鎮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提名為鎮人大主席
2002.09--2005.03 瓊山市(區)龍塘鎮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鎮人大主席(其間:2001.8-2003.12中央黨校函授學院行政管理專業本科班學習)
2005.03--2006.12 瓊山區龍塘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2006.12--2012.05 瓊山區甲子鎮黨委書記、鎮人大主席
2012.05--2012.06 中共海口市瓊山區三門坡鎮委書記、提名鎮人大主席
2012.06--2013.04 中共海口市瓊山區三門坡鎮委書記、鎮人大主席
2013.04--2013.10 中共海口市瓊山區三門坡鎮委書記、鎮人大主席(副處級)
2013.10--2015.10 中共海口市瓊山區雲龍鎮(計畫單列鎮、統籌城鄉示範鎮)鎮委副書記、鎮長(副處級)
2015.10--2016.07 海口市瓊山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2016.07--2016.11 中共海口市秀英區委常委,石山鎮黨委書記
2016.11-- 中共海口市秀英區委常委,區委統戰部長,石山鎮黨委書記
工作分工
兼任區委統戰部部長、石山鎮黨委書記,負責統戰、民族宗教及鄉村振興工作; 分管僑聯、工商聯(總商會)、科協。
任免信息
2015年10月,擬提名為海南海口市瓊山區人民政府副區長人選。
2016年8月,胡余亨同志任中共秀英區委委員、常委,免去其中共瓊山區委委員職務。
人物事跡
他帶著民眾死扛三個多小時
“還有20公分就要漫壩了!”甲子鎮黨委書記胡余亨在回憶時說道,“當時也沒來得及多想,只想著無論如何也要保住水庫”。村民們都知道,一旦潰壩,村裡的63戶都要被淹。胡余亨比大家更著急,他不但得在現場指揮,還得時刻同村里聯繫,安排布置村民們的疏散。
五號下午五點起,胡余亨披了一件簡陋的雨衣,便和鎮幹部一起光著腳在泥水中揮著鐵鍬,一刻不停地奮力搶險。此時水庫上空烏雲密布,暴雨如注,眼看著水位在不斷地上漲,趕來的民眾也加入到挖渠的工作當中來。經過三個多小時的奮戰,硬是從水中挖出了一條1.8米寬,十多米長的渠道,使得水庫的泄洪通道能夠順利排水。一個多小時之後,水位漸漸下降,看到險情終於得到了控制,老胡也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關鍵時刻,親自涉水救援被困人員
五號晚上八點,鎮裡突然接到緊急電話有五名外地種植人員被水圍困,情況十分危急。胡余亨還來不及換下滿是污泥的衣裳,便迅速趕往羅案村。由於溪水猛漲,再加上此處地勢較低,周圍早已是一片汪洋。五名瓜菜種植人員被困在對面三百米處的一個小山丘上動彈不得。胡余亨在研究了當地的實際情況後,隨即決定涉水用繩子對幾名被困人員實施救援。大雨瓢潑,水流越來越急,他和兩名鎮幹部帶著繩索,冒著生命危險在黑漆漆的洪水中摸索著向對岸緩緩挪動,此時,雨水的最深處已沒過腰間……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救援,5名外來務工人員在胡余亨和幾名鎮幹部的牽引下全部安全地到達對岸。
“你們辛苦了,我們都很好!”
受災的這些天,胡余亨每天都會趕往各村委會去視察災情,看望受災民眾。每走到一戶人家,胡余亨就會停下腳步細細詢問家裡的受災情況,並在交談過程中,將了解到民眾的實際困難一一記錄下來。
“你們辛苦了,我們都很好!”在看望受災民眾時,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大娘緊緊地握著他的手動情地說。每當聽到民眾們反映家裡一切都安全時,胡余亨的臉上便會露出欣慰的表情。對他來講,這句話恐怕是這些天來最能夠讓他高興的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