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冠鸚鵡(胡迪鸚鵡)

黑冠鸚鵡

胡迪鸚鵡一般指本詞條

黑冠鸚鵡(學名:Psephotellus dissimilis):是鸚鵡科、金肩鸚鵡屬的中等身型的鸚鵡。體長約26厘米,雄鳥頭部黑色,雙翼綠色,背部褐色,尾羽綠藍色,邊緣白色。它們的喙淡灰色,腳呈灰褐色,眼睛褐色。雌鳥呈橄欖綠色,下身淡藍色。是澳洲的特有種,棲息在北領地東北部半乾旱的地區。它們會在白蟻丘上築巢。主要吃種子、草莓及蔬菜。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

形態特徵

黑冠鸚鵡體長為26厘米,體重50-60克。兩性異形。該物種的雄鳥外型和金肩鸚鵡非常相似,不同的是它們的頭頂黑色延伸到整個頭的上半部,形成一個黑色的頭罩。頸部和背部為深棕灰色;翅膀的小覆羽和中間覆羽為金黃色。飛羽呈黑色,羽片外緣有綠松石色(外緣呈淡黃色)。翼角呈藍綠色;飛羽背面黑褐色。臉頰、頸部和胸部呈綠松石色,輕輕塗上翠綠色;下體的其餘部分包括胸部下方、腹部和大腿是綠松石色,除了下覆羽外,其餘是橙紅色,帶有黃色的尖端。尾羽中央羽毛青古銅色,尖端黑色,側面青藍色,尖端白色,中央有一條黑色的條紋;尾下閉合時呈淡藍色,尾端呈黑色。鳥喙藍灰色,虹膜深褐色;腿淺棕色。
雌鳥前額和頭頂為灰綠色,胸部下方、腹部和臉頰為淺灰綠色;背部下方和尾部上方覆羽為祖母綠,翅膀內側覆羽為藍綠色。虹膜深褐色。
幼鳥和雌鳥外型相似,年幼的雄鳥臉頰偶爾帶有些藍綠色,幼鳥需要16個月才能長成像成鳥般羽色。

棲息環境

黑冠鸚鵡主要棲息於開闊的林地、半乾燥的草原、沿著河流經過的狹長林區即長廊森林、稀疏地散布在開闊的乾燥森林中,淹沒平原,尤其是以桃金孃科Malaleuca屬和三齒稃為主的草原,有白蟻丘的草地,還有沿著水道和岩石山脊成排的桉樹。

生活習性

黑冠鸚鵡除了繁殖期後會移居至紅樹林外,一般來說是屬於定居性的鸚鵡,即留鳥,無明顯的遷徙行為,平時多單獨、成對或一小群家族成員一起活動,有時會聚集約30隻左右,飲水與覓食的時間集中在早上與傍晚,在一天中較炎熱的時候則待在樹梢間休息,多在地上覓食,個性並不十分怕生,通常清晨就會前往水源處飲水,有時候整個身體都會進入水中順便清潔一番,然後就會飛到附近的樹上邊整理羽毛邊將身體晾乾;偏好較為凸出獨立的樹枝,時常被人看見在地面覓食,如果受到驚擾,會驚叫著整群飛到附近的樹上,然後幾乎立刻又回到地面上,在地面上行動的相當敏捷快速;在旱季和雨季會前往不同的地區活動,雨季也主要是數量折損率最高的時節。飛行的速度相當快,稍微成波浪狀,飛行的時候會伴隨高頻的叫聲連絡同伴,因此相當顯而易見。幾乎僅在地面覓食草類植物的種子,偶爾會前往樹叢中覓食。

分布範圍

分布於澳大利亞北部地區的東北部。該物種是澳大利亞北領地的特有種。它們的歷史分布範圍從西邊的松溪到東邊的麥克阿瑟河,以及梅爾維爾島、班揚島和巴瑟斯特島之間延伸。 然而,它們的分布範圍已經縮小,自1913年以來在麥克阿瑟河中就再也沒有出現過,自1950年代以來它一直被限制在澳洲大陸,在南鱷魚河(South Alligator River)以東的北部沿海平原上已經消失了。
黑冠鸚鵡
黑冠鸚鵡分布圖

繁殖方式

築巢繁殖季節是1月下旬到4月中旬,在雨季結束時。在繁殖季節的雄鳥會圍繞在雌鳥周圍,聳立前面的短冠並蓬起自己的羽毛。也會激起雌鳥胸前的羽毛。黑冠鸚鵡的窩一般都採用蟻丘,巢穴入口的方向和高度是可變的,但巢室溫度在較大的土堆內更穩定。通常首選溫率和濕度更恆定的半圓形的土堆,一般開口臨北,形成非常重要的熱反差。鳥巢可能包含幾個巢室,其中有一些是未完成的。巢入口位於高出地面45-125厘米。有從15-60厘米長的隧道,內里是一個圓形的房間,大約64厘米長。每平方千米的巢穴密度為0.45-0.70個,其中50%的卵產下幼鳥。雌鳥每窩產2-6枚卵,獨自孵化約20天。
幼鳥約需5個星期才能獲得豐滿的羽毛並離巢。孵化後的一個星期內,雄鳥負責餵養雌鳥和雛鳥。雄鳥站在土堆頂部長時間的守衛。離巢的幼鳥能夠在隧道內不著陸飛行。剛起步後,繼續由成鳥餵食至少2周。並保持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在家庭組群里。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 ver3.1——無危(LC)。

種群現狀

黑冠鸚鵡全球總量估計為20,000隻(Garnett和Crowley2000年)。該物種在原產地和澳大利亞國家公園管理下的地區仍然很常見,那裡放牧很少,並且有燃燒計畫,或者在岩石斜坡周圍,在雨季的食物供應相對有保證。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