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畔拾遺

胡畔拾遺

《胡畔拾遺》是朱景華於2016年創作的裝置藝術作品,由兩尾200cm長的木雕魚骨頭和一些從瀘沽湖邊上的鵝卵石組成,木材選用了中國傳統的金絲楠木,藝術家很認真的刻畫魚骨的顱骨和魚脊椎。平時生活中魚的骨頭在視覺上沒有動物和人骨頭的衝擊力大,但是把它放大了讓人更多的沉浸在裡面的時候,情感上室友很明顯的區別。這件作品藝術家就是把瀘沽湖邊一個角落給放大,讓大家來想像或者回憶一下美麗而神秘的瀘沽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胡畔拾遺
  • 外文名:Collecting remains by the lake
  • 作者朱景華
  • 創作年代:2016年
  • 尺寸:200cn*200cm
  • 藝術風格:裝置藝術、雕塑
藝術賞析,創作背景,藝術家簡介,

藝術賞析

藝術家早接受藝術教育是中國傳統木雕和中國傳統美術思想,其藝術語言建立在傳統木雕雕刻語言上,他的大部分藝術創作都會使用木材。早期都是木雕作品,都是穩重踏實的中國傳統刀鑿功夫。作品都是在四方厚薄不一的木板或者木方雕刻成形體,認真打磨,最後刻飾上各種凹凸不一的陰陽花紋。進入中央美術學院後接受了以西方美術教育為主的學院派,同時接觸了更多的材料,那時的作品相對寫實。後來又接觸現當代藝術,他的作品有了很明顯的變化,思考的緯度和廣度有了明顯的區別。他創作使用的材料豐富,他的作品總是在不停的變化,跳躍,在架上藝術和公共藝術之間不停切換。看他的全部作品,形式上很少有雷同的,藝術家在不停的探索,藝術形式上不停否定前面的作品,同時他的藝術思想又在不停地完善,不斷的生長。《胡畔拾遺》這件作品藝術家對場景和情境有了更多的思考,在創作的時候開始開始思考空間與時間。

創作背景

魚在中國人心目中是吉祥富足的象徵,傳統文化中對魚有非常精彩的描繪。“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古人藉助魚,使爭辯達到了哲學的高度;中國古代建築中的懸魚是漢代的清吏羊續懸骷的事件引發的;宗教活動中,木魚為佛、道通用之器,僧侶們將木魚與銅磬配合,用以節制經頌。當下生態環境受到嚴峻挑戰,創作《湖畔拾遺》是在幾位研究瀘沽湖文化學者的邀請下完成的,希望不重複先人的視角,能藉助木頭這種材料來表達魚的處境。

藝術家簡介

朱景華,浙江東陽人,高級工藝美術師,15歲學習東陽傳統木雕、1996年支援雲南大理州劍川縣白族木雕。現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材料工作室,中國特色旅遊商品大賽評審委員、2019年工信部國家設計中心評審專家、北京設計周評審、北京旅遊商品大賽評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