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桃肉狀菌病

胡桃肉狀菌病

胡桃肉狀菌病是食用菌病害,胡桃肉狀菌是一種生活在土壤中的真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廣泛。土壤是它的傳染源。土壤是胡桃肉狀菌的傳染源,沒有充分發酵的培養料及感染有胡桃肉狀菌的蘑菇菌種,都是它的傳染途徑。另外,操作人員的手、工具、昆蟲都可以傳播此病。還有舊菇房原有的床架、地面沒有徹底地進行消毒就繼續使用,也是造成該病流行的原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胡桃肉狀菌病
  • 傳播途徑:土壤是胡桃肉狀菌的傳染源
  • 發病症狀:會出現成串、不規則的白色小菇蕾
  • 發病條件:溫度16~29℃範圍內
簡介,發病症狀,發病條件,傳播途徑,防治措施,

簡介

胡桃肉狀菌病是食用菌病害,胡桃肉狀菌是一種生活在土壤中的真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廣泛。土壤是它的傳染源。

發病症狀

侵染菌種時,在未長滿的菌種瓶中出現濃密的白色菌絲,菌絲較短,有許多小白點,不形成菌被,易被誤認為是菌絲徒長或發生菌絲變異。拔掉棉塞,會聞到一種漂白粉味道。
培養料感染此病,會出現成串、不規則的白色小菇蕾,向四周擴散,並有濃烈的漂白粉味,蘑菇菌絲逐漸消失。在覆土層中與培養料上形成不規則腦狀物,表面有不規則的皺褶,極似核桃仁和花椰菜。它的子囊果有時可集成很大一團,直徑可達5~10厘米。但很容易分開成許多小塊,直徑0.5~1.5厘米不等。菌肉疏鬆質軟,捏破後有一股令人厭惡的腥臭味。

發病條件

胡桃肉狀菌在溫度16~29℃範圍內,菌絲生長速度超過蘑菇菌絲生長速度,特別是蘑菇菌絲能刺激該菌的萌發、生長。在28℃的條件下,經過9~10天就可以形成許多子囊果。該病菌適於在含水量65%~70%的培養料上生長,空氣濕度在95%以上時生長最旺盛。酸鹼度生長範圍在pH值4~10之間,最適pH值5~6。因此,高濕度、高含水量、偏酸性的情況下,胡桃肉菌最適宜生長。

傳播途徑

土壤是胡桃肉狀菌的傳染源,沒有充分發酵的培養料及感染有胡桃肉狀菌的蘑菇菌種,都是它的傳染途徑。另外,操作人員的手、工具、昆蟲都可以傳播此病。還有舊菇房原有的床架、地面沒有徹底地進行消毒就繼續使用,也是造成該病流行的原因。

防治措施

胡桃肉狀菌有較強的耐熱和抗藥能力,又是土壤中的一種常見菌,發生危害時它和蘑菇菌絲混雜在培養料中,只能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①不要到有該病大量發生的疫區去購買菌種。也不要到有該病發生的菇房去選擇種菇和分離菌種。
②患過此病的菇房,要嚴格消毒,有條件的地方,應淘汰竹木床架。
③堆制培養料要防止料偏濕,保證堆溫上升到75℃左右。因為胡桃肉狀菌的子囊果和孢子在70℃上保持12小時就會被殺死。配方中要增添石灰粉,調高pH值。
④在選擇土壤時,不要選擇在上年已發生病害的蘑菇廢料田中去挖取覆蓋泥土。土壤挖取後,用甲醛噴霧後悶4~5天進行消毒。
⑤菇房的管理要注意通風換氣,要防止菇房形成一個高溫、高濕、又不通氣的不良環境。對已發生胡桃肉狀菌的床面,要馬上撒上一層生石灰粉,面積比發病區大。同時,停止噴水15~20天,檢查是否該病已被控制,連同土粒取出菇房處理,覆上高pH值的新土粒。當氣溫下降到15℃以下時,再噴水。過一段時間後,還能長出蘑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