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5歲開始習畫。軍藝期間就曾到圓明園畫家村生活。
天堂花園 1975年,江蘇南京市中學畢業。
1976年,當工人。
1977年~1993年,在軍隊服役。
1984年~1986年,就讀於上海空軍政治學院政治
指導員 專業。
1990年,擔任空軍上尉。
1993年,在軍隊轉業。
1994年,居北京圓明園畫家村從事油畫創作。
1995年,辭掉公職。
1995年春,開始獨立拍攝紀錄片,第一部作品《圓明園畫家村的藝術家們》
紀錄作品 (1)
《圓明園畫家村的藝術家》 (Yuanmingyuan Artist Village,1995年)
胡杰 (2)《遠山》 (Remote Mountain,40min,1996年)
(3)《媒婆》 (Women matchmaker/The Female Matchmaker,48min,攝於1995年),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2003年
《媒婆》為了尋找這樣一個有視覺靈感的媒婆,導演尋訪了將近10多個媒人,最後選中了片中的媒婆形象。導演於是跟著這個媒婆走竄戶,目睹了一幕幕超越生活經驗的悲歡離合。除了那片大地之外,沒有一種藝術的形式能夠擔起人們沉重的生活和情感。
(4)《收廢品的人》 (The Trash Collector,10min,1998年),短片
(5)The Janitors(1998),短片
(6)The Construction Workers(1998),短片
(7)《農民辦工廠》 (The Factory Set up by the Peasants,10min,1998年),短片
(8)
《平原上的山歌》 (The folk song on the plain/Mountain Songs in The Plain,70min,攝於2001年),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 ,2003年
羅小佳 雲南彝族少女羅小佳十七歲時被拐賣到山東平原,她被迫嫁給一個年輕的農民。本片記錄了她的家庭生活、對家鄉的思念,以及對生命的看法。羅小佳來山東省後第十年,終於爭取到回家的機會。經過四千公里的旅程,她回到了故鄉雲南,看到了日夜掛念的母親,與及出賣她的親人。最後她的母親為她唱了很多山歌,帶著那些山歌她又無奈地回了山東。
(9)《曬太陽》 (Bask in Sunshine),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2002年
《曬太陽》當代藝術成為中國搞藝術的青年人追逐的時尚。年青的藝術家們常常以藝術小組或小團體的形式組織活動,但這一切不但政府不能接受,而且還受到很多限制。但藝術家們也有很多展示自己的方法。片子紀錄的是中國南京市的幾個藝術家,召集了其他地區的200多名藝術家搞一個"曬太陽"的現代藝術活動。他們選取私人荒島做場所,投當地招商引資之所好,竟把這個活動搞的很熱鬧
《遠山》在中國青海省
祁連山 區的礦區中,有無數個小媒窯。礦工都是來自附近的農民,他們渾身黝黑,每天挑30擔媒,每月掙500元,和我們一樣幻想著美好的生活。該片紀錄了他們勞動本身以及他們的生命,紀錄他們沉重的呼吸和目光,紀錄他們頭頂上掛著的那一盞小媒燈,紀錄在幾百米深井下的勞動,紀錄他們在黑暗的注視下爬向太陽般的洞口;
《在海邊》紀錄了祖輩闖關東的賈慶雲一家,因東北生活困難,夫妻兩人帶著三個孩子又回到老家山東省並在老家的海邊居住下來的故事。然而面對這一片祖輩生活過的土地,他們卻沒有一份自己的土地,也沒有戶口,沒有房子。他們只有面對大海,重新開始頑強的生活;
(12)《陰道獨白:中文首演》 (104min),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2003年
(12)《民選村長》 (The Elected Village Chief,2004年)
(13)《
陰道獨白 :幕後故事》(The vagina monologues : stories from China,63min,導演:胡杰;錄像策劃:艾曉明),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 ,2004年
(14)
《尋找林昭的靈魂》 (Searching for Lin Zhao’s Soul,115min)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2004年
基督徒林昭女士 在1958年
反右運動 中被劃為右派的眾多知識分子中,北大學生林昭不是最“大”的右派,但很可能是影響最大的一位。當眾人乖乖低頭,接受“改造”之際,她不畏強權,開始反抗極權統治。她被捕入獄後,在獄中留下了數以十萬計,以血書寫的詩歌和文章。1969年,她在文革高潮中被處決。在《尋找林昭的靈魂》中,導演訪問了她的親人、“情人”和同學等,把她從1949年到1969年間的生命歷程,以至整箇中國社會的變遷作了一個側寫。
(15)《圓明園的藝術家們;遠山》 (Artists of Yuanmingyuan;Rural mountain),現象工作獨立發行,2005年
(16)
《為革命畫畫:戶縣農民畫》 (Painting for the revolution peasants paintings from Hu County,56min),與
艾曉明 合作,中山大學中文系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教研室、中山大學性別教育論壇影像工作室,2005年
(17)《天堂花園》 (Garden in heaven,140min),與艾曉明合作,採風電影有限公司,2005年
"湖南女教師黃靜被發現裸死於宿舍,其男友因涉嫌強姦被指控,但司法當局不能秉公辦理。本片揭示今天中國正在經歷的重要變化:公民意識的覺醒、婦女對司法腐敗的抗爭以及反對性暴力的行動。從影片中看到,在2003年到2005年,當人權條例寫入憲法前後,中國基層民眾權力的甦醒以及公民意識的進一步覺醒."
(18)
《我雖死去》 ("Though I am gone"or"Though I Was Dead",68分鐘),採風電影有限公司,2006年
我雖死去 imdb:tt1666814
"
卞仲耘 是文革開始初期第一個被打死的校長,她的丈夫冒著危險,拍攝了她的遺照,並將她的血衣保存至今。 四十年後,這位老人講述自己和妻子投身革命的經歷。導演還訪問了卞的女兒、學生和同事,通過不同的方式,,追溯當年的經過。"
該片評價:
"Packs a powerful punch in just over an hour...Director Hue Jie exploys a collage-like approach, interspersing archival footage and propaganda songs with present day interviews with Wang and other survivors of this tragic period of history." —Christopher Bourne, Twitch Film
"A profoundly moving memorial to the victims of Mao's senseless political violence." —Dan Edwards, ReelTime Arts
(20)《沉默的怒江》 (Silent Nu River,40min),採風電影有限公司,2006年
雲南怒江上將修建十三座水電站,上游的第一個水電站是在西藏。本片開始一隊馬幫由松塔村沿著茶馬古道走向下一個壩址,記錄下怒江兩岸水電站建立之前原始的生態、建壩之初開發者留下的施工痕跡、政府的承諾、不同的建壩地區居民們的建築、生活、風俗、信仰及對於修建水電站不同的理解."
(21)《文革宣傳畫》 (《紅色美術》/ Red art),採風電影有限公司,2007年
"《紅色美術》採訪了當年畫文革宣傳畫的畫家、紅衛兵以及今天中國和英國的收藏家及研究者,力圖呈現文革宣傳畫的產生、流傳及影響.在片中講述個人故事的有:《毛主席去安源》作者劉春華、廣州畫家李醒韜、廣州老紅衛兵周繼能等...北京、廣州的美術館主持人、美術評論家、當年將中國宣傳畫帶去英國的記者、教授、研究者等,從不同角度講述了對文革美術的理解."
(22)《東風國營農場》 (The East Wind State Farm,101min),2009年
參加影展 (1)《東風國營農場》
Open City London Documentary Festival(直譯:開放城市倫敦紀錄片節)
(2)2006年香港第四屆社會運動電影節(The 4th Hong Kong Social Movement Film Festival)
2006年10月12日及11月12日,《太石村》歸入“系列一:社區自治”板塊分別於
香港浸會大學 G9室、展映
2006年10月28日,《天堂花園》歸入“系列二:十架上的自由人”板塊於“八樓天台”展映
2006年11月10日,《陰道獨白》歸入“系列三:藝術自治區”板塊於香港婦女勞工協會展映
(3)《我雖死去》
——2007香港亞洲電影節
——2007溫哥華國際電影節
——2007年雲之南紀錄影像展(Yunfest Documentary Film Festival)競賽單元入圍影片
——2007英國牛津國際紀錄片電影節(2007-03)
——2008年11月10日,第4屆 REEL CHINA 當代中國紀錄片雙年展(Reel China Documentary Film Festival)同濟大學展區展映
——華語紀錄片節2008長片組冠軍
其他信息 1995年《遷徙》(青海省)min、《遠山》(青海省)min
(2003年《遠山》入選法國獨立電影節。2005年《遠山》在廣州
中山大學 、
香港中文大學 、英國倫敦西敏大學民主研究中心放映。)
1997年《戲班子》(山東省)20min、《一個農村的女人》(拍攝中)(山東省)
1998年《聖光》(南京) 18min
1998年農民進城打工系列短片:《架子工》12min; 《清潔工》 10min;《拆房工》20min;
2004年《平原上的山歌》在"東西方藝術與個人身份" (德國
波恩 歷史博物館)展映。
2002年《曬太陽》(南京市)50min,《寶寶貝貝》(江蘇省) 30min,《嚴震的婚事》(《媒婆》改編版)獲香港
鳳凰衛視 中華青年影像大展最佳編輯獎。
2002年~2003年《生存還是毀滅:中國民辦教育側記》100min
2003年《小天使》30min
2004年~2005年《天堂花園》190min(與艾曉明合作)2005年在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 、英國西敏大學民主研究中心展出,並作為大會的主要活動之一在
瑞典 馬爾莫大學“第二屆中國-北歐婦女和
性別研究 大會:性別與人權在中國和北歐國家”展映。2006年6月,《天堂花園》在“性別平等教育的挑戰和前景:亞太地區第二屆國際研討會”(香港)展映;)
2005年《民間文革博物館》40min(與艾曉明合作)
2005年《
太石村 》2005年聯合國"北京+10"特別聯大期間入選
紐約城市大學 舉辦的婦女題材影展,2006年在“第六屆女性主義生命倫理學國際研討會”展映(北京)
2005年《你拿攝像機乾什麼:DV拍攝入門》30min
2005年~2006年《中原紀事》150min、(與艾曉明合作)
2006年《沉默的怒江》(入選2007香港電影短片節)
2006年《性、性別與權利:亞洲首屆酷兒研究大會》35min(與
艾曉明 合作)
2006年《人民代表姚立法》30min(與艾曉明合作)
2007年《糧食關紀念碑》
2010年《我的母親王佩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