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
- 成立時間:1963年
- 地點:中國香港
- 宗旨:服務中國研究
中心簡介,發展歷程,
中心簡介
1963年,西方研究中國大陸的學者在香港設立了“大學服務中心”,專為海外到香港來從事中國研究的學者服務,直到中國對外開放以前,中心成為西方中國研究學者的大本營。按80年代初的統計,大約有200多本有關中國大陸研究的學術著作,都在該中心完成。中心為促進國際社會對中國大陸的了解,為國際中國研究學術圈的形成,都起到相當的作用。
資料收藏、網站
1988年中心加入香港中文大學後,為中國研究者提供無償服務的宗旨未變。如今,中心成為擁有當代中國國情研究最齊全的圖書館,其使用之方便為海內外學者稱道。中心收藏主要包括:
- 五十年代初至今的省級及全國性報紙、期刊、以及學術機構、政府部份出版的報刊的印刷版及電子版收藏
- 完整的全國、省、市級綜合及專類年鑑、統計資料
- 省、市、縣、鄉鎮級地方志,包括縣一級的土地、糧食、財稅、教育、水利等專門志
- 中、英文中國研究專著八萬多冊,尤多地區研究資料
- 各類光碟資料
中心的中國研究網上論文庫收錄中、英文實證研究佳作,提供分類、相關文章顯示並有作者及關鍵字查詢等功能。中心還收集紀錄片、未出版的個人回憶錄等民間歷史資料。
學術服務、活動
中心對世界各地的學者開放,提供的無償服務包括:查閱資料(中心館藏一律不外借)、協助辦理簽證、安排住宿,為來訪時間較長的學者提供研究室或專用書桌。中心通常每周舉辦午間研討會。每年一月舉辦國際中國研究生研討班。暑期則開辦研究方法研習營。
海外、本港及中國大陸內地來的學者聚集一堂;不同學科、文化背景相異的研究者在此切磋交流,形成活躍的學術氣氛,令中心成為理想的研究基地。歡迎海外及中國內地的學者前來使用中心的收藏,參加各種學術活動及交流。中心的收藏目錄、服務詳情、研討會預告、訪問研究及參加研討班申請等。
宗旨:營造最佳學術研究環境;促進中、外學者交流;提倡研究為社會服務
發展歷程
1950s:冷戰期間,中國對外關閉國門。許多西方基金會積極尋求在香港建立學術研究中心以求了解當代中國。
1962:在中心建立的前一年,一大批難民被允許跨過邊境進入香港,之後許多內地的流亡者逃到香港避難。
1963:William Marvel,教育及世界事務理事會主席聯繫了Jerome Cohen,一位正打算在九龍做研究的美國加州大學的法學教授,請他幫忙建立一個學術服務中心。幾個月後,Cohen租下了亞偕老街155號的一座獨棟別院,建立了大學服務中心,並開始訪問難民。
1964:大學服務中心正式向全世界各個學科的學者開放。來中心訪問的絕大多數是博士在讀生和年輕學者。
1966:當時在香港擁有最豐富中國研究館藏的聯合研究院(Union Research Institute)一直同意將自己的剪報及書籍有償借給中心,但自1966年起URI的資料不再更新,因此中心必須開始發展自己的館藏。
1970:成立六年內,超過二百五十位學者曾到訪中心。
1971:中國開始接納外國訪問團,開啟了中心的新篇章。美國1971年第一個組織訪問團訪問中國,成員全部由中心的年輕學者及其家屬組成,他們回來第一時間做的報告也是面向中心的同僚。
1974-1988:John Dolfin做主任期間,收集了大量的中國省級或地方報紙。至八十年代末,中心傑出的館藏,尤其是自五十年代的老報紙,在全世界獨一無二。
1980s:中國改革開放政策出台之後,梅隆、卡耐基、盧斯以及福特西方基金會相繼撤銷對中心的資金支持。中心不得不成立國際顧問委員會,討論將中心移交香港本地大學的可能性,以求維持中心的館藏和服務。
1988:香港中文大學正式成為中心的新家。亞偕老街155號的舊辦公室被關閉,全部書籍被陸續運送到中大。新主任關信基教授主持中心新的發展方向,熊景明女士擔當中心的助理主任,負責管理中心的日常事務,拓展館藏以及維繫中心的學術網路。
1990s:內地學者開始到訪中心。中心館藏與內地同類圖書館相比要更為豐富,管理更為完善,使用更為方便,中心漸漸在內地學者中樹立了口碑。
1995:中心第一次得到穩定的資金用於支持內地學者訪學計畫。
2005至今:中心一直以來的歷史使命之一是培養新一代中國研究學者。自2005年,中心與亞太漢學中心合辦“當代中國”研討班(GS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