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臣

胡文臣

胡文臣,字相卿,河北省靜海縣(今屬天津市)人。武林世家出身,後入伍當兵。曾任兩淮鹽警大隊排長、連長、大隊長等職。後兩淮鹽警大隊收編為陸軍第八軍游擊隊,胡文臣升任第三總隊長,奉令在蘇北一帶活動,配合作戰。

1938年春,在保衛連雲港的戰鬥中立功擢升陸軍第33師團長。1938年冬,時任陸軍第33師團長的胡文臣在江蘇宿遷的保衛戰中,壯烈犧牲。

2015年8月24日,榮列民政部公布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胡文臣
  • 別名:胡相卿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河北省靜海縣(今天津市)
  • 逝世日期:1938年
  • 職業:軍人
  • 信仰:三民主義
  • 主要成就:國民革命軍陸軍第8軍游擊3團團長
    民政部公布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人物生平,主要事跡,抗日戰爭,殉國,人物評價,警衛員回憶,子女回憶,

人物生平

胡文臣,字相卿,河北省靜海縣(今屬天津市)人。武林世家出身,繼承父志,技藝高強。中學畢業後,入伍當兵,曾任兩淮鹽警大隊排長、連長、大隊長等職,深受民眾愛戴。全面抗戰爆發後,擴建新的正規部隊,胡文臣所在的兩淮鹽警大隊收編為陸軍第八軍游擊隊,胡文臣升任第三總隊長,參加對敵作戰,打擊敵軍,配合主力部隊作戰。
1938年春,日軍侵犯連雲港,妄圖強行登入。胡文臣總隊長率部堅守灌雲縣之雲台山左翼,打擊敵軍,收復陣地,擢升陸軍第33師團長。
1938年冬,胡文臣奉令率部駐紮江蘇宿遷,日軍調動主力部隊前去進攻,胡文臣烈士率部與敵搏殺,在戰鬥中壯烈犧牲,英勇殉國。

主要事跡

胡文臣,字相卿,河北省靜海縣(今屬天津市)人。出身於武林世家,自幼繼承父志,精通武術,技藝高強,能揮掌劈碎十塊青磚,單臂可舉百餘斤,可謂當地武林豪傑。但他從不以藝壓人,欺凌弱小,為人謙和、公正。中學畢業之後,他入伍當兵,曾任兩淮鹽警大隊排長、連長、大隊長等職。在部隊期間,他任中下級幹部頗為稱職,在教習士兵演習術科訓練時,他總是言傳身教,使士兵鍛鍊體魄、技能,增強戰鬥力。

抗日戰爭

1937年7月,日本帝國主義發動旨在滅亡中國的全面戰爭,全國抗日軍民用落後的裝備狠狠地打擊了各個戰場上的日本侵略者。為了擴建新的 正規部隊,補充對日作戰中的損失,抗戰爆發後不久,兩淮鹽警部隊奉軍事 委員會命令擴編為陸軍第八軍游擊隊,胡文臣升任第3總隊長,奉令在蘇北一帶活動,打擊日軍,配合我主力作戰。
連雲港東陬山藏軍洞——胡文臣題刻連雲港東陬山藏軍洞——胡文臣題刻
1938年春,日軍在海、空火力配合下侵犯連雲港,想利用優勢火力 消滅我部,強行登入。胡文臣總隊長率部堅守灌雲縣之雲台山左翼,他帶領 抗日將士利用山地,頑強地阻擊敵人。日軍的數次瘋狂進攻都被擊退,傷亡慘重,仍無法占領我陣地。狡猾的日軍連攻不破,便改變戰略,集中全部主力突然猛攻我側翼陣地。我守軍因傷亡殆盡,陣地失守。胡隊長得此信息,當夜親率突擊隊夜襲大龍頭陣地。他身先士卒,奮力拚殺,血戰沙場。士兵 見主官這樣英勇,士氣大振,當即恢復了陣地。胡文臣以戰功升任陸軍第33師團長。

殉國

1938年冬,胡文臣奉令率部駐紮江蘇宿遷,日軍調動主力部隊前去進攻,妄圖全殲我抗日部隊。胡文臣得知日軍動向,親自率領兩營部隊進駐宿遷城。日軍一千五百餘人來到宿遷城外,先以六架轟炸機對縣城猛轟濫炸一陣,接著以重型火炮長時間轟擊,之後,日軍步兵向北門進攻。胡團長率領兩個營的將士堅守孤城,全體官兵與敵人反覆衝殺,雙方多次展開白刃肉搏,打退了日軍的多次衝鋒。有一回,日軍從北門沖了進來,雙方展開肉搏戰。胡團長拿了一把大刀片,大吼一聲,沖入敵陣,與十幾個敵人拼殺,胡文臣團長武藝高超,只見他手中大刀揮舞,風聲嗖嗖,寒光閃閃,轉眼間就砍倒了好幾個敵人。官兵們士氣大振,奮勇殺敵,終將敵人打退。不久,日軍又調重兵增援,將縣城四面圍定,再次猛烈轟炸,城內一片火海,隨後以集團衝鋒向我進攻 ,許多陣地上守軍傷亡殆盡,陣地被突破,敵人沖入城內。將士們誓死不退,雙方展開殘酷的巷戰。 胡文臣團長仍在第一線與敵搏鬥,不幸在激戰中頭部中彈,當場壯烈殉國。全團官兵多數戰死,之後宿遷城破,被日軍占領。
藏軍洞藏軍洞
1939年1月下旬,蘇北游擊軍發動反攻,奪回了宿遷縣城。

人物評價

胡文臣團長深受民眾愛戴,在抗戰中,為保衛國家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也為抗戰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他的功績正如他的一腔愛國熱血,永遠被人們銘記。胡文臣團長後被追認為抗戰烈士。
2015年8月24日,榮列民政部公布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警衛員回憶

報社記者經過努力採訪到了當年胡文臣團長的警衛員——已經90多歲高齡的徐義斌老人。徐義斌老人,出生在江蘇揚州,在鹽城上岡鎮長大。18歲參軍,成為江蘇省兩淮鹽務稅警第三區區長鬍文臣的警衛員。
根據老人的回憶,胡文臣團長個子得高、大嘴,典型的北方漢子。對他的印象也特別好,一見當年老人的父親的推薦信,立刻拍板讓他做了警衛員。
徐義斌老人說當年他主要負責胡文臣團長的內勤內務,照顧團長的生活起居。胡文臣團長特別愛喝茶,他有個一尺多高的“大杯子”,每天我都要給他衝上一杯龍井茶,能喝一天。
當記者問要徐義斌老人簡單說說胡文臣團長的時候,徐義斌老人說胡團長是個沒啥私心的人,對人對事愛憎分明。他的家裡全是老百姓送來的“萬名條”“萬名旗”,上面寫滿了老百姓的名字,都是感謝他的。在他任職的板浦鎮,可能現在還豎著那個大石碑,上面刻著“為國為民,除暴安良”八個字,這塊大石碑是老百姓立的。 徐義斌老人還說起了一件往事“當時鎮上有一個美貌女子在正月十五那天逛花燈,正好被附近山寨的土匪看見了,把女子搶走霸占了。那女子的丈夫知道了這件事,到處打聽終於知道了她的下落,但一點辦法都沒有,後來他找到了胡文臣。胡文臣一聽,二話不說直接帶兵上了山,剿了土匪窩,把人完好地帶了回來。這事兒,一時之間在當地傳為佳話。當然,舊社會民間的說法就更玄乎了,但胡文臣確實是個英雄。”
當記者問到胡文臣團長犧牲的情況,老人說到“我記得很清楚,1938年9月底。那時,我們奉命開赴洋河鎮,日軍圍攻宿遷,胡文臣帶兵增援。因為我是內勤兵不用上前線,那天我突然想去申請調動,就一個人揣著槍,在荒郊野地走了200多里,終於找到了陣地。當時,天已經涼了,胡文臣穿著大衣,雙手拄著拐杖站在河邊,看見我跑來了大聲問:“你小子幹嘛來啦?”“來看看。”我說。他歪著腦袋,“不對吧。我知道你的心思,下隊吧!”下隊就是調動的意思。這是我最後一次跟他說話,後來我就下隊了。第二天半夜,胡文臣帶兵出發,就再也沒有回來……”——這也是老人見到團長的最後一面。老人接著說到“那是我第一次經歷戰爭。……最後只剩下200多人。”
老人後來說,他後來找到了胡文臣烈士的子女,並且看望了他們。而且告知了他們很多當年的情況。

子女回憶

記者後來也採訪到了胡文臣烈士的後人,如今烈士的子女都已經是過了古稀之年了。當談到犧牲多年的胡文臣烈士時,後人們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淚,“七七事變”後,胡文臣帶兵上戰場前,將在江蘇省辛莊的全家人送往天津老家 ,當時烈士的子女們年紀都不大。‘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現在國家有難,我們必須保護國家!’ 後來,聽人說父親胡文臣已犧牲,但胡家人在這些年裡一直沒有獲得胡文臣確切的訊息。看過報導後,才確定了胡文臣烈士早年已經犧牲在了抗日戰場上。胡家人一直以胡文臣烈士為榮,並且表示有機會要到烈士戰鬥過的地方去看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