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仙遊人。福建師大美術學院副院長。油畫《慶典》獲建黨八十周年全國美展二等獎、《故土戀情》獲紀念“講話”發表六十周年美展(福建展區)銅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胡振德
- 籍貫:福建省仙遊
- 出生日期:1952年
- 職稱:教授
簡介,相關文章,
簡介
相關文章
香江紅海園在金山公園後面,傍著一條美麗的流花溪,兩年前我和太太曾經去看過那個樓盤,並交了訂金,說不清是什麼原因,總之後來沒有買那裡的房子。榆蒸市直到在香江紅海園六號樓的頂層和福建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鬍振德教授喝茶聊天,才後悔與胡振德教授失去了一次做鄰居的機會。
胡振德教授的家兼畫室是香江紅海園一期的一個單元,上下兩層,裝修樸實無華,無論是客廳,還是樓梯的轉角,都掛滿了他的作品,以風景居多,還有一些肖像和女人體。家是安身立命的所在,想像在這樣有鳥語花香的安寧潔淨的畫室畫畫,是多么愜意的事情。對胡振德教授而言,也許藝術也是他安身立命的所在。一套21件的花梨木家具擺滿了客廳、書房、臥室和畫室,極具中國傳統美學的意趣。
採訪胡振德之時,他剛從山東風塵僕僕地歸來,在青島、煙臺旅行,幾天時間,他畫了六張畫,連同帶去的一些油畫作品,總共十幾幅,悉數被山東的一些極具藝術投資眼光的企業的總裁、董事長“截留”。總算帶了一幅回來,胡振德指著畫架上的一幅油畫對我說:“就是這幅”。這是一幅描繪煙臺老房子的作品,淺紅色的西洋舊樓,蔥鬱的綠樹,寧靜的街道以及矗立於街角的電線桿,令人聯想到一個悠靜的下午,一段慵懶的時光,又仿佛讓人讀到畫家內心的平靜。
有人說,看胡振德的畫,繁複喧囂的內心會立即平靜下來,他的畫,給人以一種沉靜之美,從畫幅中可以看出他對事物的觀察非常之敏銳。特別是他的油畫作品中的樹,非常富有創造性,他借用了中國畫的手法,線條的勾勒不僅輕鬆自如而且籃歡流暢穩健。他認為陽光給予樹以色彩和存在的理由,並賦予它們以各自的面貌,就像塞尚所說的:“一顆樹,如果我要畫它的話……它難道不是靜靜地躺在我們的眼前的大自然藉助一幅畫向我們展示著自己嗎?那是一棵有知覺的樹。”為了表現出有知覺的樹,胡振德用心靈向自然提問,在向自然的學習中揣摩和追問心中的樹。在胡振德畫室、客廳懸掛的油畫作品中,你會看到他對樹的不同的處理方法,或勾勒,或拖拉,或皴擦,埋夜己或點染,極盡樹的千姿百態。他調動繪畫的各種和諧要素,結合現代主義繪畫中理性、唯美、自我的繪畫理念道寒探汗,進行由內而外的情感表達,通過極具形式感的構圖和有意味的色塊線條構築出充滿詩意的畫面空間,表達了畫家在理想與現實之間遊走的內心體驗。
胡振德的大量作品都是風景的,“行走”的風景其實也是他沉靜內心的寫照。正如著名美術評論家、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在為《胡振德畫集》寫的序中所提到的:“風景畫在胡振德的作品中占有鞏背煮榆很大的比重,這類作品或采自南方鄉村、漁港的所見,或記錄著他遠行的遊蹤,都是一幅幅人在旅途、面向自然的會心之作……面對自然風景,他調動了多種技法去表達物象的形與質。憑藉創作上的經驗,把結構處理得有張有弛,重點刻劃與概括提煉相輔相成,在每幅作品中形成不同的節奏韻律。有時候,他在對樹木的刻劃或近景的表達中,採用了活躍的筆觸,製造出光影閃爍的效果,讓人聯想到法國印象派繪畫的優長;有時候,他用平整的去精翻色層和整體的色調錶現寬闊的雲天,用塊麵塑造畫中的山石、建築,則讓人看到來自俄羅斯油畫的影響。他的畫風雖然是寫實的,但在寫實的框架中已經將多種借鑑融匯在一起,滲透著抒情寫意的性質”。貳胡振德一直認為,作為一位藝術家,必須有一顆沉靜的心。沒有一顆沉靜的心,在喧囂的、充滿功利的現實世界中便會迷失方向。而我一直認為,像胡振德這樣的人,基本的東西都有了,有房子住,有車子開,所以內心不會去羨慕那些奢華的東西。可能是與從仙遊度尾公社那個知青農場走出來有很大的關係,我相信他即使手中握有一塊泥土也是很愉快的。
胡振德從小就喜歡在課本上亂畫,也不知道畫些什麼,他對課本上的東西毫無興趣,也聽不進老師在講什麼,但對畫畫卻有無比的興趣。胡振德的祖父胡友梅,是一位晚清秀才,也是一位著名的老中醫,曾任福建中醫學院院長,與著名畫家陳子奮等交往甚篤。胡振德小時候經常隨祖父前往陳子奮家作客,祖父到陳子奮家,陳子奮便會搬出許多名家名作讓其欣賞,胡振德拜贈轎從小便領略到中國花鳥畫大家的真跡神韻。
胡振德家中有七個兄弟姐妹,他最小。“文革”期間,他本可以名正言順地留城,但他決意要回仙遊老家插隊,他覺得有山有水的地方多好。那個叫度尾的知青農場是他生命中安放寂靜靈魂的一個美麗所在。他曾經固執地相信,自己一輩子肯定當農民了,於是他天天鍛鍊身體,將自己練得虎背熊腰。送甘蔗,從知青農場到目的地,足足20華里,他每天可以三趟來回;提起300斤石碾子,許多知青都不行,只有他行,僅僅為了比一般知青多拿2個工分……。
胡振德至今認為度尾知青農場非常非常美,那裡有陽光下泛著粼粼波光的水庫,有漫山遍野的樹,有一望無際的甘蔗林,更有純樸的山民。在那裡,他興致勃勃地給農民畫肖像,畫完畫,農民則會給他一個荷包蛋。後來,公社發現這個來自省城的知青會畫畫,就推薦他到仙遊農業學大寨展覽館畫畫。在那裡,第一次發現畫畫可以顏料不花錢,胡振德高興得不得了;再後來,軍代表又介紹胡振德到度尾中學當民辦教師,他順風順水,因為教體育、教美術,這些都是他的“強項”。他畫大禮堂中間的毛主席標準像,他寫大操場上巨大的“團結緊張,嚴肅活潑”油漆字,表現得與眾不同,讓同事學生佩服得不行。
我一直以為,胡振德後來畫那么多風景油畫,與他這一段難忘的“知青”情結有很大關係。那裡的山,那裡的水,是他生命最初出發的地方。那些從未磨滅的知青生活印記常常從胡振德的作品中經意不經意間流露出來。
再後來,胡振德被推薦上福建師大,這是他人生的一大轉折——這位插秧絕對不會輸給農民,肩扛裝著稻子的木桶跑得飛快的“知青”終於踏入高等學府的大門,真正拿起了畫筆。
叄胡振德來到長安山下的福建師大時,師大是與世無爭的,那時還不知道市場經濟為何物。一個班只有16個人,許多或下放或蹲牛棚的老教授從四面八方調回,手把手地教他們,高一呼、林以友、謝意佳、葉淑華……,這些名家讓胡振德找到了藝術和生活的目標,他如魚得水。畢業後留校,他便帶77級,作為班主任,這是最強的一屆學生,李曉偉、陳宗光、陳北辰等等,後來都成為福建不可或缺的教授和畫家。
1982年,胡振德赴浙江美術學院(現中國美術學院)進修素描半年,積澱了良好的造型功力。1985年,胡振德入中央美術學院第二屆油畫高級研修班學習,中央美院有一個“148教室”,這裡是中國油畫界頂尖人物成長的搖籃,詹建俊、靳尚誼等都從148走出,胡振德幸運地成為走進148教室深造的14名幸運兒之一。當時他的同學中有吳雲華、朝戈、洪凌、蘇笑柏等,許多已經聲名在外,如班長吳雲華,曾畫過《毛主席視察撫順》,現 在是遼寧畫院院長,有的獲過全國美展銀獎等等。與這些人成為同學,胡振德感到壓力很大,他開始埋頭拚命地畫,去縮短與同學之間的距離。在北京兩年,他什麼地方都沒有去,甚至連長城也顧不得去。當時,中國油畫界的幾乎所有德高望重的前輩名家都給他們上過課,靳尚誼、朱乃正、趙友萍、鐘涵等等,鐘涵先生是他們的班主任。在這些名家的悉心指導下,胡振德進步很快,他對油畫的藝術感悟力突飛猛進,他的畢業創作《惠安女》等五幅作品在中國美術館展出時獲得一片好評,甚至連朱乃正先生看後都覺得十分驚訝。
在福建,胡振德是最早畫惠安女題材的油畫家之一,從中央美院回來後,他痴迷於“惠安女系列”,一共創作了近20幅惠安女作品。在胡振德的惠安女系列中,不歌頌苦難,不去強調他們社會性的一面,而是讓惠安女融入大自然,那被浪花打濕的衣褲、那海灘上的惠安女倒影、那漁家女編織漁網時的漫不經心的神情、那撬貝殼的少女不確定的眼神……,都讓人產生無限的聯想。
胡振德從北京回來後,當時許多人都在想方設法走出國門,胡振德內心也躍躍欲試。偶然的等待,一個機會來臨了。1991年,他從福州到了北京,孤身一人坐上了開往莫斯科的國際列車,他要到歐洲去,尋找心中的藝術之夢,因為油畫的故鄉在歐洲。在剛剛經歷了蘇聯和東歐劇變的莫斯科,他心煩意亂,但莫斯科捷運的宏偉讓他嘆為觀止,阿爾巴特街的五花八門讓他著迷。此後三年,他流連於布達佩斯、維也納、漢堡、法蘭克福……,飽覽當地各大博物館、美術館的珍藏,通過對西洋油畫藝術語言的博採和吸納,胡振德牢固樹立起了自己的藝術語言風格。一次偶然的機緣,他在奧中友協舉辦一個小型個展,一位台灣老闆看到他的畫很是喜歡,這位做文具生意的台灣老闆在中東生意做得很大,他告知胡振德阿聯杜拜藝術中心急需老師,如果有興趣可以幫胡振德辦理簽證,抱著試試看的心理,胡振德來到了杜拜。杜拜是一個融合了阿拉伯文化、西方文化和南亞文化的中東商業中心,其阿拉伯神話般的富有、奢華和神秘讓胡振德怦然心動。又是一個很偶然的機緣,在杜拜,胡振德與一位皇室攝影師不期而遇,經過他的牽線搭橋,胡振德在杜拜舉辦了多場個人展,畫展很轟動,價錢賣得非常高。之後,胡振德還前往阿布達比,進入皇宮為皇室成員畫肖像,一位中國畫家進入阿聯皇宮為皇室成員畫肖像,這是前所未有的,當時的《海灣時報》以“胡振德:推動中阿文化交流的使者”為題作了大篇幅報導,讓許多人對這位來自東方中國的油畫家刮目相看。眾所周知,阿聯是遍地黃金的國家,當時,有許多石油富翁、總裁都對胡振德的油畫感興趣,“只要隨便搗鼓搗鼓,便可以賺很多錢,可惜自己沒有經濟頭腦”。胡振德說這些話時並沒有一絲後悔。出國幾年,光光機票都飛了幾萬美金,但胡振德最終還是選擇了回國。兩次美國簽證,他都放棄了。該看的東西都看了,該辦的展覽都辦了,該賺的錢也賺了,胡振德感到心滿意足,他覺得該是回去的時候了。
胡振德從小就喜歡在課本上亂畫,也不知道畫些什麼,他對課本上的東西毫無興趣,也聽不進老師在講什麼,但對畫畫卻有無比的興趣。胡振德的祖父胡友梅,是一位晚清秀才,也是一位著名的老中醫,曾任福建中醫學院院長,與著名畫家陳子奮等交往甚篤。胡振德小時候經常隨祖父前往陳子奮家作客,祖父到陳子奮家,陳子奮便會搬出許多名家名作讓其欣賞,胡振德從小便領略到中國花鳥畫大家的真跡神韻。
胡振德家中有七個兄弟姐妹,他最小。“文革”期間,他本可以名正言順地留城,但他決意要回仙遊老家插隊,他覺得有山有水的地方多好。那個叫度尾的知青農場是他生命中安放寂靜靈魂的一個美麗所在。他曾經固執地相信,自己一輩子肯定當農民了,於是他天天鍛鍊身體,將自己練得虎背熊腰。送甘蔗,從知青農場到目的地,足足20華里,他每天可以三趟來回;提起300斤石碾子,許多知青都不行,只有他行,僅僅為了比一般知青多拿2個工分……。
胡振德至今認為度尾知青農場非常非常美,那裡有陽光下泛著粼粼波光的水庫,有漫山遍野的樹,有一望無際的甘蔗林,更有純樸的山民。在那裡,他興致勃勃地給農民畫肖像,畫完畫,農民則會給他一個荷包蛋。後來,公社發現這個來自省城的知青會畫畫,就推薦他到仙遊農業學大寨展覽館畫畫。在那裡,第一次發現畫畫可以顏料不花錢,胡振德高興得不得了;再後來,軍代表又介紹胡振德到度尾中學當民辦教師,他順風順水,因為教體育、教美術,這些都是他的“強項”。他畫大禮堂中間的毛主席標準像,他寫大操場上巨大的“團結緊張,嚴肅活潑”油漆字,表現得與眾不同,讓同事學生佩服得不行。
我一直以為,胡振德後來畫那么多風景油畫,與他這一段難忘的“知青”情結有很大關係。那裡的山,那裡的水,是他生命最初出發的地方。那些從未磨滅的知青生活印記常常從胡振德的作品中經意不經意間流露出來。
再後來,胡振德被推薦上福建師大,這是他人生的一大轉折——這位插秧絕對不會輸給農民,肩扛裝著稻子的木桶跑得飛快的“知青”終於踏入高等學府的大門,真正拿起了畫筆。
叄胡振德來到長安山下的福建師大時,師大是與世無爭的,那時還不知道市場經濟為何物。一個班只有16個人,許多或下放或蹲牛棚的老教授從四面八方調回,手把手地教他們,高一呼、林以友、謝意佳、葉淑華……,這些名家讓胡振德找到了藝術和生活的目標,他如魚得水。畢業後留校,他便帶77級,作為班主任,這是最強的一屆學生,李曉偉、陳宗光、陳北辰等等,後來都成為福建不可或缺的教授和畫家。
1982年,胡振德赴浙江美術學院(現中國美術學院)進修素描半年,積澱了良好的造型功力。1985年,胡振德入中央美術學院第二屆油畫高級研修班學習,中央美院有一個“148教室”,這裡是中國油畫界頂尖人物成長的搖籃,詹建俊、靳尚誼等都從148走出,胡振德幸運地成為走進148教室深造的14名幸運兒之一。當時他的同學中有吳雲華、朝戈、洪凌、蘇笑柏等,許多已經聲名在外,如班長吳雲華,曾畫過《毛主席視察撫順》,現 在是遼寧畫院院長,有的獲過全國美展銀獎等等。與這些人成為同學,胡振德感到壓力很大,他開始埋頭拚命地畫,去縮短與同學之間的距離。在北京兩年,他什麼地方都沒有去,甚至連長城也顧不得去。當時,中國油畫界的幾乎所有德高望重的前輩名家都給他們上過課,靳尚誼、朱乃正、趙友萍、鐘涵等等,鐘涵先生是他們的班主任。在這些名家的悉心指導下,胡振德進步很快,他對油畫的藝術感悟力突飛猛進,他的畢業創作《惠安女》等五幅作品在中國美術館展出時獲得一片好評,甚至連朱乃正先生看後都覺得十分驚訝。
在福建,胡振德是最早畫惠安女題材的油畫家之一,從中央美院回來後,他痴迷於“惠安女系列”,一共創作了近20幅惠安女作品。在胡振德的惠安女系列中,不歌頌苦難,不去強調他們社會性的一面,而是讓惠安女融入大自然,那被浪花打濕的衣褲、那海灘上的惠安女倒影、那漁家女編織漁網時的漫不經心的神情、那撬貝殼的少女不確定的眼神……,都讓人產生無限的聯想。
胡振德從北京回來後,當時許多人都在想方設法走出國門,胡振德內心也躍躍欲試。偶然的等待,一個機會來臨了。1991年,他從福州到了北京,孤身一人坐上了開往莫斯科的國際列車,他要到歐洲去,尋找心中的藝術之夢,因為油畫的故鄉在歐洲。在剛剛經歷了蘇聯和東歐劇變的莫斯科,他心煩意亂,但莫斯科捷運的宏偉讓他嘆為觀止,阿爾巴特街的五花八門讓他著迷。此後三年,他流連於布達佩斯、維也納、漢堡、法蘭克福……,飽覽當地各大博物館、美術館的珍藏,通過對西洋油畫藝術語言的博採和吸納,胡振德牢固樹立起了自己的藝術語言風格。一次偶然的機緣,他在奧中友協舉辦一個小型個展,一位台灣老闆看到他的畫很是喜歡,這位做文具生意的台灣老闆在中東生意做得很大,他告知胡振德阿聯杜拜藝術中心急需老師,如果有興趣可以幫胡振德辦理簽證,抱著試試看的心理,胡振德來到了杜拜。杜拜是一個融合了阿拉伯文化、西方文化和南亞文化的中東商業中心,其阿拉伯神話般的富有、奢華和神秘讓胡振德怦然心動。又是一個很偶然的機緣,在杜拜,胡振德與一位皇室攝影師不期而遇,經過他的牽線搭橋,胡振德在杜拜舉辦了多場個人展,畫展很轟動,價錢賣得非常高。之後,胡振德還前往阿布達比,進入皇宮為皇室成員畫肖像,一位中國畫家進入阿聯皇宮為皇室成員畫肖像,這是前所未有的,當時的《海灣時報》以“胡振德:推動中阿文化交流的使者”為題作了大篇幅報導,讓許多人對這位來自東方中國的油畫家刮目相看。眾所周知,阿聯是遍地黃金的國家,當時,有許多石油富翁、總裁都對胡振德的油畫感興趣,“只要隨便搗鼓搗鼓,便可以賺很多錢,可惜自己沒有經濟頭腦”。胡振德說這些話時並沒有一絲後悔。出國幾年,光光機票都飛了幾萬美金,但胡振德最終還是選擇了回國。兩次美國簽證,他都放棄了。該看的東西都看了,該辦的展覽都辦了,該賺的錢也賺了,胡振德感到心滿意足,他覺得該是回去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