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胡壬喜,出身貧苦,兄弟三人,他是老大,年幼時在村中讀過幾年私塾,受到了儒家文化的薰陶,這對他日後外出創業產生了影響。胡壬喜22歲時,經媒人介紹認識了梅縣長沙澄坑劉屋的一位女子。婚後夫妻恩愛,妻子在家耕田料理家務,胡做工又兼做小生意。當時他看到回家鄉的番客衣著光鮮,非常羨慕,還聽人說在南洋做工賺錢多,生活比家鄉好,為此他產生到南洋做工的念頭,常向家裡人提及此事。23歲(1880年)那年秋天,因家庭生活困難及其他原因,他跟隨本地一位朱姓水客,從梅南官塘圩乘船沿梅江而下至汕頭港,然後由汕頭乘輪船到南非伊莉莎白港做工。
南非原是荷蘭人的殖民地,後來被英國人奪取,當地政府為了發展地方工業和地方建設,通過多種方法在世界各地招募工人,這其中就有不少華人,被招募到南非的華人一開始絕大多數在金礦工作。據契約,胡壬喜由家鄉到南非的食宿及船票等費用,先由水客墊付,水客還會幫他在僑居地找工做,日後他逐月領取工資歸還水客。
到達南非後,胡壬喜在此無親無故,只能艱苦打拚,事業上經受了無數的辛酸。朱姓水客介紹他在伊莉莎白港的一家經營油鹽米等生活日用品的雜貨店做夥計。開始一年,他無錢寄往家中,原因是店家給他的工資少,還要還錢給水客。古語說,做了他人的活,學會自己手。他讀過幾年私塾,聰明能幹,人緣好,且有語言天賦,不久就學會了本地話。那時南非是英國的殖民地,他也略懂英語,可以和英國人打交道。誠實肯乾的他贏得了店鋪老闆的好感,工資逐年增加,在一年間就還清了欠水客的錢,還能托水客寄錢給家鄉的母親和妻子。第三年的端午節前他托朱姓水客交錢給家裡,水客把胡壬喜在伊莉莎白港的生活情況告知其母親和妻子,家裡人知道胡壬喜在南非謀生有所上進而感到高興。
在南非,胡壬喜從做店員(夥計)開始,然後租店做“亞弄” 生意,再租店做小百貨,賺到錢後,買店做綜合百貨。1883年他獨自經營一間店,店中有5個夥計,經營的是日用雜貨,因他誠信經商而生意興隆。1885年,胡壬喜回家鄉過春節,伊莉莎白港店中的的生意交由夥計們料理。那時他穿著時髦,鄉親們叫他“番客”。他是個大方慷慨的人,給長輩好友發紅包,人們因此改變了對他的印象。
1886年10月,胡壬喜的妻子劉氏生一男孩。這年春節他回家看到了兒子,家人為他的兒子取名胡錦華,號秀文(1886—1932)。此後,因妻兒在家鄉,他每二至三年就在端午節、中秋節或者春節的時候回家鄉一次。據族譜記載,胡秀文是胡壬喜的獨子,在家鄉耕田種地,養母教子。胡秀文從小在家鄉跟隨母親生活,因家中經濟殷實,其父母望子成龍,希望他能考上秀才。他也不負父母期望,在本村的私塾讀書,因知書識理而受到人們的尊重。胡壬喜還是個熱心人,在南非因人脈廣而認識了很多家鄉人,他每次回家鄉時受委託攜帶財物,有很多華僑家屬都會到他家取錢取物,他會把僑居地華僑的情況向家屬們轉述,為人處世得到華僑們的好評。
1887年胡壬喜的生意擴展到5家店面,1888年後,開始給夥計們增加工資,改善其生活待遇。為此,許多華人都爭著來他的店做夥計。因待遇好而吸引了不少優秀人才到他店做夥計,為此他的店招工容易,夥計素質高,生意越做越旺。那時胡壬喜行了“地運”,他做生意的地方逐年繁華。伊莉莎白港是個港口城市,瀕臨印度洋的西南側,是南非主要海港之一。那時英國殖民主義者統治南非,開發當地的金礦和鑽石,正需要大量的勞工,外來人口的劇增使伊莉莎白港也逐漸繁華起來。
胡壬喜是個有管理才能的人,善用同鄉人管理他的企業,他的為人處事受到當地華人的好評。胡壬喜到伊莉莎白港的第10年,他在店中立下規矩,給上門的華人(中國人)給50英鎊,作為來他店時的路費,並幫助他們尋找工作。後來他的生意越做越旺,找上門尋求生活的華人增多,胡壬喜一律給他們每人100英鎊路費,還幫助患病的華人就醫。為此,胡壬喜“大善大愛”的名聲大噪,深得當地華人的讚譽。他的生意也越來越紅火,店面逐年擴展,分店逐年增多。
胡壬喜49歲那年染上沉疴,他在病逝之前自知大限將到,通知遠在家鄉的19歲兒子胡秀文到他店中,並囑咐兒子把南非的部分財產帶回家裡。1905年秋,胡壬喜病逝,胡秀文把父親的喪事處理完後,把他的部分財產帶回家中。伊莉莎白港留下的全部店鋪財產和事務則由宗親胡錦星(秀山)料理,依契約每年的贏利分紅,在春節前寄給在家鄉的胡秀文,契約還註明待胡秀文的兒子長大後接管胡壬喜的財產。
人物軼事
出洋期間,還發生了幾件趣事。據傳,胡壬喜此前在家時因賭博欠人的錢,債主們到他家討債,他母親跟討債人講好話,安慰討債人說,兒子過番後發了財一定會還給你們。果然,幾年後胡壬喜從僑居地南非托人帶回一大筆錢,他母親把他在家時欠人的賭債連本帶息奉還。債主們都稱讚胡壬喜講信用。還有他出南非時,因為海輪出海時間未到,在汕頭住了幾天。有一天下午,他路過一個相命鋪,請相命先生為自己相命。相命先生說:“你過番能發大財,但是壽年不上五十歲。”胡壬喜聽後心中不悅。相命先生看到胡壬喜不高興,馬上轉口說,現在是下午時分,看相的準確率較低,叫他明天早上再來。第二天一早,胡壬喜來到相命先生那裡。相命先生說,你日後會發財是肯定的,壽年也有七七。這時,胡壬喜很高興。他躇躇滿志,懷著“發大財”的理想,有壽年有七十七的美好前景,登上海輪前往南非。也許是相命先生“七七”的激勵,經過他的努力,他在僑居地南非真的發了大財,但他只享壽49歲,也驗證了相命先生“七七四十九”的預言。至今村里人還流傳著胡壬喜與“七七四十九”的故事。
胡壬喜發財後,自己家裡還沒做房屋之前,已有兩個夥計分別在自己家鄉做了大屋。一個是同村李氏,羅田上村陂角人,他在胡壬喜店中做夥計,負責店內貨物的採購。李氏根據市場的需求採購商品,經常採購便宜的物品,這些物品成為店中的暢銷商品,為此,他店內的生意很好。胡壬喜獎勵了一大錢給李氏,李氏把錢送回家鄉做屋,此屋名叫“源清廬”,比“紹安廬”還要大。
另一個則是西陽鎮盧姓人。1889年冬的一個早晨,胡壬喜打開店門,看到地上躺著一個中年男人,他馬上把這個人扶起,叫來夥計,把這個人救醒。問他原因,他說一個月前他們十多個人跟隨水客從梅縣到這裡,由於一時找不到工作而顛沛流離。後來聽一個人說,這裡有一個姓胡的梅縣人很熱心幫助有困難的華人,他一路打聽才尋到這裡。由於兩天沒吃飯了,加上又患胃病,來到這裡後就暈倒了。胡壬喜馬上叫夥計把這個人送醫院治療,三天后出院,又把這個人安置在店裡。同時他了解此人是西陽盧姓人,因家境貧苦,自幼隨父親習武,功夫不錯。鑒於當時南非土人多且野蠻,經常來店中鬧事,於是他安排盧姓人做保全。有一次,有十多個土人在店中鬧事,在勸解無效的情況下,盧氏只得出手與土人打鬥,此時他的功夫都用上了,打得滋事者四處逃竄,不敢再到店中鬧事了。隨著生意的擴展,店鋪的增多,他叫盧氏組織了有十多人的保全隊,負責保護整條街的生意安全。由於盧氏對他的生意幫助很大,他獎勵盧氏3萬銀元,叫他把錢送回家鄉梅縣西陽建房。
從上述事例可說明,胡壬喜不單是個心地慈善的人,還是個優秀的管理人才,他手下的夥計們為他創造了巨額的財富。
親屬成員
妻子:劉氏
孫子:胡季庭、胡顯庭
胡壬喜的獨子胡秀文21歲結婚,妻子熊氏是梅縣程江鎮長灘人,生六男五女,又認養一子。現紹安廬後裔人口約二百人,分布在國內及美國、南非、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地,這些人中有醫學博士、專家、教授、企業家。在家後裔主要在文教、衛生等部門工作。
胡秀文於1905年秋料理完父親胡壬喜的喪事後,將父親留下的錢財和貨物裝滿整整三條大木船帶回家鄉。胡秀文一度成為民國初年梅縣的首富。胡秀文遵照父親的遺囑在家鄉做了兩件事,一是建造紹安廬,二是為社會做善事。胡壬喜在南非還有後裔,孫兒胡季庭生了一男四女,後裔分布在南非、美國等地。
人物故居
上村紹安廬,建於清末民初,坐北向南,兩堂兩橫布局,屋前有一口半月形池塘。建築木樑構架,三合土夯築牆體,杉木瓦面,裡面保存著各式各樣木材雕刻、彩繪等藝術品。2016年中央電視台《國寶檔案》攝製組慕名前來取景拍攝。這座“紹安廬”的主人,就是清末民初旅居南非伊莉莎白港的知名華僑胡壬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