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來源
關於生命的起源,人們已經習慣認為生命起源於地球本身,而今天,我聽到了另一種說法----宇宙胚原基論
認為地球上最初的生物來自別的星球或宇宙的“胚原基”,它們可以通過光壓或隕石而到達地球。此種看法在19世紀頗為流行,至今還有少數科學家堅持。例如,英國分子學家克里克等人,根據地球生物有統一的遺傳密碼以及稀有元素鉬(Mo)在酶系中有特殊重要作用等事實,推測地球上一切生物都是由數十億年前某富含鉬的文明星球的胚原基發展而來。又如英國天文學家霍伊爾(F。Hoyle)根據某些細菌在高溫、乾燥或強輻射等條件下亦能生存的事實,也堅信“宇宙胚原基”能通過種種惡劣環境而到達地球,並認為某些碳質球粒隕石實際上含有焦化的細菌和孢子。“宇宙胚原基論”目前還缺乏令人信服的證據;退一步說,此說即使能成立,也沒有解決最早的“胚原基”(生命)是怎樣起源的問題。
民間傳說
也就是說,這一假說認為,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或構成生命的有機物,來自於其他宇宙星球或星際塵埃。持這種假說的學者認為,某些微生物孢子可以附著在星際塵埃顆粒上而落入地球,從而使地球有了初始的生命。但我們知道,宇宙空間的物理條件,如紫外線等各種高能射線以及溫度等條件對生命都是致命的,而且,即使有這些生命,在它們隨著隕石穿越大氣層到達地球的過程中,也會因溫度太高而被殺死。因此,像微生物孢子這一水平的生命形態看來是不大可能從天外飛來的。但是,一些學者認為,一些構成生命的有機物完全有可能來自宇宙空間。1969年9月28日,科學家發現,墜落在澳大利亞麥啟遜鎮的一顆炭質隕石中就含有18種胺基酸,其中6種是構成生物的蛋白質分子所必須的。科學研究表明,一些有機分子如胺基酸、嘌呤、嘧啶等分子可以在星際塵埃的表面產生,這些有機分子可能由彗星或其隕石帶到地球上,並在地球上演變為原始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