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裝舞

《背裝舞》又名背拐,俗稱背裝故事,是南召縣流傳最廣的民間舞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背裝舞
  • 別名:背拐
此舞是由一嬰兒和一成人扮裝演出的雙人舞。是通過一個三米高的鐵拐子作傳遞,聯結下下兩人一齊舞動的立體雙簧型舞蹈。鐵拐的中間是一段空心鐵管,上下兩端都打有叉子,以供捆綁人身使用。下端叉子呈“h”型綁在背裝人身上使用,叉子卡著其一隻臂膀,並用布帶子緊緊攀牢在胸腰以上。背裝人頭戴鴨尾巾,身著黑色長衫,嚴實地遮著拐子、叉子和繃帶,腿上穿燈籠彩褲,腳脖紮帶子,足蹬布鞋。整個扮裝和面部刻畫為戲劇上的僕人打扮。拐子上端坐的少兒頭挽雲髻,掛滿花朵珠翠,臉上搽粉上油彩,描眉畫唇作小姐仕女臉譜,穿長彩羅裙,遮著拐叉、繃帶和少兒坐著的腿腳。羅裙下邊垂出穿著彩褲的假腿和登著繡鞋的假“三寸金蓮”。拐子的中間部分稱為過橋,過橋一般用花盆、彩綢和畫有龍鳳圖案的布帛圍成。一方面為了掩擋拐桿,另一方面為了裝點上樁使之美觀。更重要的是為了根據上樁所扮故事的需要,裝點一些象徵性的圖案或與少兒扮演的角色相配合的一些假人等道具以烘托主題。
另外,作為背裝的輔助和護衛的還有兩個或四個平叉,平叉呈“T”型,豎桿用皮草裹纏嚴實,橫叉用花毛巾包裹,每個平叉由一個不扮裝的人舉著,出裝時作為威儀陪襯,演出時平叉靠邊,演出中間休息時平叉作頂著少兒調整姿態或傳送糖果食物之用。
演出時,背裝人在小鑼鼓伴奏下腳下走前走後步兩膀晃動、扭擺以帶動裝上少兒扭動,就這一個動作反覆進行。打平叉人不配舞。
背裝的演出內容,幾乎全在少兒的扮象和陪襯過橋的裝飾畫面上表現出來。扮妝和陪襯畫面的設計一般多選擇白蛇傳、寶蓮燈、梁祝、柳毅傳書等膾炙人口的戲劇故事。
此舞蹈也有其一定的藝術特點,首先是利用逗人喜愛的少兒作演員,非常吸引人;再者是裝上演員扮象美觀,其他陪襯點綴都緊圍繞小演員設定,畫面性強,增加了神秘感,具有引人入勝的藝術魅力。另外,所展現畫面系一個一目了然的故事,因此雖不說不唱,人們就能直觀地道出故事的劇情,真乃此處無言勝有言,因此,歷代相沿,久傳不衰。
該舞自創編至今,代代相沿成習,從沒什麼變異。其音樂伴奏一般為小鑼鼓、常用鼓譜為“路鼓”或曰“長聲鼓”。
此舞的名稱由來,是從脊背上扛拐人的主要舞蹈動作顧名思義而來的,人們稱此舞為“故事”,也無疑是從每裝都以少兒的為主角扮演和組織了一個故事畫面而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