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馬兜鈴科馬兜鈴屬草質藤本植物。全株無毛;
塊根 呈不規則紡錘形,長達15厘米或更長,直徑達8厘米,常2-3個相連,表皮有不規則皺紋,內面淺黃色或橙黃色;莖幹後有縱槽紋。葉膜質,三角狀心形,無油點生於莖下部的葉常較大,長8-14厘米,寬5-11厘米,上部長漸尖,頂端鈍,基部心形,兩側裂片圓形,擴展或稍內彎,長2-2.5厘米,寬3-4厘米,上面綠色,有時有白斑,下麵粉綠色;基出脈5-7條,最末一級網脈呈樹枝狀分枝,稀疏而明顯,互相不連線;
葉柄 長7-14厘米,具槽紋。花單生或2-3朵聚生或排成短的
總狀花序 ,腋生或生於小枝基部已落葉腋部;
花梗 纖細,長約1.5厘米。近基部有小苞片;小苞片卵形,長寬均約5毫米,稍具柄;花被全長約3.5厘米,基部膨大呈球形,直徑約5毫米,向上急遽收狹成一長管,管口擴大呈漏斗狀,檐部一側極短,向下翻或有時稍二裂,另一側延伸成舌片;舌片長圓形,長約2厘米,寬約4毫米,頂端鈍或具小凸尖,黃綠色或暗紫色,具5條脈;
花葯 卵形,貼生於合蕊柱近基部,並單個與其裂片對生,子房圓柱形,長1-1.2厘米,6棱;合蕊柱頂端6裂,裂片基部向下延伸成波狀圓環。
蒴果 倒卵形,長約3厘米,直徑約2.5厘米,6棱,基部常下延;果梗長4-5厘米,下垂;種子卵形,長約4毫米,寬約3毫米,背面平凸狀,密被小疣點,腹面凹入。花期11月至翌年4月,果期6-10月。其生長季節是不見蛇時而生,故得名背蛇生。
產地生境 背蛇生分布在中國廣西、雲南、貴州、四川和湖北等地。。生於海拔150-1600米石灰岩山上或山溝兩旁灌叢中。
生長習性 背蛇生喜陰濕,不耐乾旱,喜溫涼濕潤、肥沃的砂質壤土。
背蛇生
繁殖方法 背蛇生的繁殖方式為種子繁殖或根莖繁殖。
無菌體系建立: 選取成熟飽滿、完整無病蟲害的種背蛇生種子,在自來水下初步清洗乾淨,種子以0.1-0.5%高錳酸鉀溶液浸泡8小時,直至
高錳酸鉀 溶液的顏色變淺至粉紅色,經自來水沖洗乾淨後在75%乙醇溶液中消毒8分種,無菌水沖洗8次,無菌濾紙瀝乾,人工去外種皮,接種到萌發培養基上進行啟動培養;
萌發 培養基為:3/4B5+0.8毫克/升6-BA+0.3毫克/升NAA+2.8-3.8%蔗糖+0.38-0.6%瓊脂+0.06-0.12%活性炭,pH值為5.7。
初代培養: 將無菌體系培養的萌發子葉未脫落的無菌苗接種到初代培養基上進行培養,接種後先在24℃條件下全暗培養17天,然後置於每天光照18小時,光照強度為2800勒克斯,培養溫度為24℃的條件下培養,43天轉接一次;
初代培養 基為:B5+1-4毫克/升6-BA+1-1.5毫克/升2,4-D+2.5-3.5%蔗糖+0.35-0.5%瓊脂+0.05-0.1%活性炭,pH值為5.4-5.8。
叢生芽增殖培養: 將初代培養的無菌苗無頂芽長度為2.3厘米的莖段接種到增殖培養基上進行增殖培養,接種後先在24℃條件下全暗培養17天,然後置於每天光照18小時,光照強度為2800勒克斯,培養溫度為24℃的條件下培養,43天轉接一次;
增殖培養 基為:MS+1-2毫克/升KT+1-1毫克/升NAA+4毫克/升6-BA+2.8-3.8%蔗糖+0.35-0.5%瓊脂+0.05-0.1%活性炭,pH值為5.7。
叢生芽壯苗培養: 將叢生芽增殖得到的不定芽,切除基部少量愈傷組織,去除底部葉片後接種到壯苗培養基上進行壯苗培養,接種後先在24℃條件下全暗培養17天,然後置於每天光照18小時,光照強度為2700勒克斯,培養溫度為24℃的條件下培養,43天轉接一次;
壯苗 培養基為:MS+0.8毫克/升NAA+1.3毫克/升6-BA+2.8-3.8%蔗糖+0.38-0.8%瓊脂+0.08-0.13%活性炭,pH值為5.7。
試管苗生根: 將長至2.3厘米的,葉片數不少於6片,植株較健壯的無根苗分切接種到生根培養基上進行誘導生根,接種後先在24℃條件下全暗培養17天,然後置於每天光照18小時,光照強度為3300勒克斯,培養溫度為24℃的條件下培養至生根;
生根 培養基為:1/2MS+0.8毫克/升NAA+2.8-3.8%蔗糖+0.38-0.8%瓊脂+0.08-0.13%活性炭,pH值為5.7。
馴化移栽: 將長至10厘米的生根試管苗的培養瓶瓶蓋打開並置於自然光照下煉苗10天后,將試管苗從培養瓶中取出,洗掉根部培養基,栽入由黃沙土和火碳泥(2:1)混合成的基質中並定植於大田中。
主要價值 背蛇生的塊根可入藥,味苦、辛,性寒,有小毒。有清熱解毒、理氣止痛的功效,主治濕熱痢疾,泄瀉,脘腹疼痛,咽喉腫痛,毒蛇咬傷,肺結核,癰腫。民間用於治療胃炎、胃潰瘍有較佳的療效。
背蛇生
保護現狀 被收錄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為易危(VU)保護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