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硃砂蓮(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白硃砂蓮,中藥材名。本品為馬兜鈴科植物背蛇生的塊根。拉丁植物名:Aristolochia tuberosa C.F.Liang et S.M.Hwang採收和儲藏:春初新芽發出前或秋後莖葉枯萎後,採挖塊根,除去殘莖及細根,洗淨,蒸透心,曬乾或烘乾。功能主治為:清熱解毒;理氣止痛。主濕熱痢疾;泄瀉;脘腹疼痛;咽喉腫痛;肺結核;毒蛇咬傷;癰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硃砂蓮
  • 漢語名稱:Bai Zhu Sha Lian
  • 別名:硃砂蓮、一點血、躲蛇生
來源,性味歸經,功能主治,形態特徵,分布區域,生長環境,藥材性狀,用法用量,注意事項,化學成份,

來源

本品為馬兜鈴科植物背蛇生的塊根。拉丁植物名:Aristolochia tuberosa C.F.Liang et S.M.Hwang採收和儲藏:春初新芽發出前或秋後莖葉枯萎後,採挖塊根,除去殘莖及細根,洗淨,蒸透心,曬乾或烘乾。

性味歸經

苦;辛;寒。歸心;肺;肝經。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理氣止痛。主濕熱痢疾;泄瀉;脘腹疼痛;咽喉腫痛;肺結核;毒蛇咬傷;癰腫。

形態特徵

背蛇生多年生具塊狀宿根的草質纏繞藤本,全株無毛。葉互生;葉柄長7-14cm;葉片三角狀心臟形,生於莖下部的老葉長約12cm,寬約11cm,先端鈍,基部心形,上面綠色,下麵粉綠色,兩面都不見有露出的油點,基出脈5-7條,網脈不顯著,花單生或2-3朵成總狀花序著生於葉腋或小枝基部;花梗長約1.5cm,基部有1片卵形小苞片;花被紫藍色,全長約3.5cm,下部管狀,長約1.5cm,基部膨大呈球形,直徑約5mm,上部唇形,上唇向一側壓扁,長圓形,長約2cm,寬約4mm,有平行脈5條,先端鈍圓而具小尖頭,下唇極短;花葯卵形,長約1.5mm;蕊柱體先端6裂。蒴果倒卵形,基部下延,連柄長約7cm,有斑點和縱棱6條。花期11月至次年2月,果熟期6-10月。

分布區域

資源分布:分布於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生長環境

生態環境:生於石灰岩隙地或山谷灌叢中。

藥材性狀

性狀鑑別:根呈紡錘形多結節狀,長約10cm,直徑4-6cm。表面淺褐色,具多數疣狀突起和不規則的皺紋,並有殘留的鬚根。質重而硬,不易折斷,斷面暗紅色或淡黃棕色。氣特異,味極苦。顯微鑑別根橫切面:木栓層3-5列細胞,外側有的已不規則脫落。皮層外側有2-4列石細胞連成環狀。外韌型維管束破射線分成若干束,射線較寬。中央為較大的薄壁細胞。本品皮層、中柱薄壁細胞中,有的含橙紅色分泌物;澱粉粒多見,多為單粒,臍點點狀或裂隙狀,復粒少見。粉末特徵:棕黃色。①石細胞類方形或橢圓形,壁厚,孔紋明顯。②含棕色團塊細胞完整或肢碎。③網紋導管多見。④木纖維成束,多完整。⑤木栓細胞黃棕色。蒸製加工後的藥材粉末中,澱粉多已糊化。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g,鮮品量酌加;或研末,每次0.5-1g,每日2次。外用:適量,磨粉,酒或醋調塗。

注意事項

孕婦禁服,脾胃虛寒者慎服。

化學成份

含馬兜鈴酸(aristolochicacid)A、C,硃砂蓮素(tuberosinone),硃砂蓮甙(tuberosinone-N-β-glucoside),3,4-亞甲二氧基-10-羥基馬兜鈴內醯胺-N-β-D葡萄糖甙(3,4-methylene-dioxy-l0-hydroxy-aristololactam-N-β-D-glucoside),3,4-亞甲二氧基-10-羥基馬兜鈴內醯胺(3,4-methylenedioxy-10-hydroxy-aris-tololactam)和3,4-亞甲二氧基-12-甲氧基馬兜鈴內醯胺-N-β-D-葡萄糖甙(3,4-methylenedioxy-12-methoxy-aristololactam-N-β-D-glucoside)。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