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結塊症

摘要,

摘要

胃結塊症是小兒在空腹時食入大量柿子、黑棗,而使其所含果膠和鞣酸與胃酸凝固,在胃內形成結塊。臨床以餐後上腹疼痛不適,胃部可觸及活動的腫塊為特徵。若治療不當,可導致胃腸梗阻、潰瘍等。
胃結塊症是小兒在空腹時食入大量柿子、黑棗,而使其所含果膠和鞣酸與胃酸凝固,在胃內形成結塊。臨床以餐後上腹疼痛不適,胃部可觸及活動的腫塊為特徵。若治療不當,可導致胃腸梗阻、潰瘍等。
由於吞下不消化物質後,在胃內形成結塊,影響正常消化功能,發生症狀,以致引起小兒營養不良,稱為胃結塊症(bezoarofstomach)。
病因及危險因素
小兒在空腹情況下吞食大量黑棗或柿子,因所含果膠和鞣酸等與胃酸凝固沉澱而形成結塊,稱胃柿石。也有因吞咽毛髮或吞食生雞蛋、紅豆皮等在胃內形成結塊。
症狀表現
在食後半小時至半天出現症狀,主要是胃腸道功能紊亂現象。小兒常訴從吃大量柿子或黑棗後,即感胃部不適,上腹呈持續性輕度疼痛,而在進食後加重。疼痛時噁心、嘔吐,吐出清液及食物殘渣,食慾減退,由於進食不足而日漸消瘦、無力。體格檢查由於小兒消瘦,可於上腹中部或偏左觸及活動的堅硬塊,有輕度壓痛。如為巨大發團堵住胃的出口,可有幽門梗阻的表現。
診斷
根據進食病史,上腹部觸及腫塊,進一步X線檢查可明確診斷。平片可見結塊陰影。鋇餐檢查,胃內結塊顯示有充盈缺損,結塊周圍與胃壁之間可被鋇劑充盈,改變體位時,結塊之充盈缺損可上下移動,與胃腫瘤不同。胃鏡檢查可看到暗褐色可移動的柿石,並可用活檢鉗取出柿石的碎塊明確診斷。B型超聲也有助診斷。
治療方法
可用2%~5%碳酸氫鈉反覆洗胃,溶解結塊。一般開始用2%,如結塊不消,可加大濃度,但應防止鹼中毒。或口服10%碳酸氫鈉,每天3次,每次10ml。本病在祖國醫學中屬於"積聚"範圍。治以溫化寒濕,消積散結。可用蘇梗9g、厚朴6g、吳茱萸1.5g、良姜1.5g、焦檳榔9g、焦山楂9g、雞內金9g、蒼朮9g。或用生山楂30g、小茴香3g、雞內金9g、草叩3g、川朴6g、萊菔子9g、積實9g。
遇胃結塊過大,可於基礎麻醉下或給大量鎮靜劑後,從腹壁外將大結塊掰成小塊,再用中藥消積化結法治療。或通過纖維內窺鏡將結塊弄碎後取出,或洗胃洗出。
胃內發團由於毛髮與胃結塊裹纏,不易用中藥消散時,須考慮手術治療。並發幽門梗阻或穿孔時也須手術治療。
併發症 長期影響食慾嘔吐可並發貧血、營養障礙;可並發胃、十二指腸潰瘍;並發幽門梗阻結石排入腸道引起腸梗阻;腸梗阻時可至水、電解質紊亂,出現鹼中毒或酸中毒;甚至胃穿孔引起腹膜炎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