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基礎與臨床轉化研究暨分子醫學》是2014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工程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胃癌基礎與臨床轉化研究暨分子醫學
- 出版社:高等教育
- 頁數:167 頁
- 開本:16 開
- 作者:中國工程院
- 出版日期:2014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040313413
《胃癌基礎與臨床轉化研究暨分子醫學》是2014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工程院。
《胃癌基礎與臨床轉化研究暨分子醫學》是2014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工程院。消化道腫瘤是嚴重威脅我國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其發病和死亡均占全部癌症的50%以上。為了提高消化道腫瘤的診治水平並展望未來20年消...
轉化研究的實質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是基礎與臨床的整合,是分子、細胞、結構、功能、表型、發病機理、生理病理、環境遺傳、預警診斷、預防治療、醫學信息的系統分析;是多學科、多層次、多靶點,微觀與巨觀、靜態與動態、結構與功能、生理與病理、預防與治療、人文與科學的交叉融合。它是一次偉大的醫學革命。它不僅涉及...
魏蕾:女,1969年4月出生。武漢大學醫學院病理生理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醫學院內科學醫學博士,法國Nancy大學醫學院生物工程理學博士。從事腫瘤分子病理與病理生理、心血管病理生理研究近20年,主要從細胞骨架調節的角度,研究腫瘤侵襲轉移的分子調控機制,並且在此基礎上,從轉化醫學的角度,探索新的治療靶點和...
分子醫學是以致病(或疾病相關)基因的篩選和克隆為核心,從分子和基因的水平認識疾病,運用分子生物學理論和技術診斷、治療和預防疾病。因此,分子醫學時代的開啟將給現代醫學發展帶來革命性的變化。楊保勝教授主編的這本由鄭州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分子醫學——基礎與臨床》能緊跟學科發展、及時反映分子醫學領域裡層出不窮...
期望通過各學科的整合,闡明多種疾病的分子機理,並籍生物技術及藥物研究,儘快將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為藥物、治療和預防方法,造福人類。科學定位 作為集基礎研究、創新、轉化為一體的平台,研究院強調原始性創新,在發表高水平文章,促成有智慧財產權成果的轉化和開發的同時,著力培養一批生物醫學研究、生物製藥企業管理人才和...
1928年9月24日,甘肅省“蘭州中山醫院”(今蘭州大學第二醫院)得以創立,院長為謝剛傑,成為甘肅乃至西北最早的現代醫療機構,其所形成的醫療設施和人才隊伍為後來的甘肅學院醫學專修科的成立奠定了潛在的基礎條件。 [6] 1932年初,時任蘭州中山醫院院長的宋子安等人向剛建院不久的省立甘肅學院院長鄧春膏建議設立醫學專修科,...
臨床腫瘤學中西醫結合進展與展望 臨床與基礎研究 雷射在腫瘤治療領域的套用 有絲分裂災難和腫瘤 表觀功能基因組學是解開惡性腫瘤治療的鑰匙 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類降壓藥潛在致癌風險因素的生物標誌物篩選 腫瘤CAR-T療法 腫瘤的CAR-T細胞治療 CAR-T療法臨床試驗概況 腫瘤免疫治療 ESM0免疫治療的毒性管理...
系統醫學20世紀90年代起源於中國的中西醫學比較研究,中醫的系統理論、醫學計算機建模和分子醫學的生物技術研究,中醫的系統理論和分子醫學的技術整合交叉形成了系統醫學概念和模型。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調控與代謝器官系統穩態模型,構成系統醫學理論基礎;組學晶片技術、生物計算技術和轉基因生物技術等綜合,構成系統醫學技術...
分子醫學影像基礎與臨床 《分子醫學影像基礎與臨床》2005年劉懷軍,王藏海,賀丹,楊艷梅所著圖書
楊璐西,女,1979年生,博士,深圳大學醫學院生理學教研室講師。人物經歷 2002年在汕頭大學醫學院獲臨床醫學專業學士學位後留學英國,於倫敦學院大學(UCL)取得分子醫學專業碩士學位。2010年9月作為留學回國人員被引進加入深圳大學醫學院生理學教研室,兼任“深圳大學糖尿病基礎與臨床研究所”基礎實驗室負責人,主要研究2...
非小細胞肺癌、乳腺癌、胃癌、大腸癌、肝膽胰、食管癌、血液腫瘤、惡性淋巴瘤、黑色素瘤、腎癌、婦科腫瘤、頭頸部腫瘤(含鼻咽癌)、腦轉移癌、小細胞肺癌、軟組織肉瘤、胃腸間質瘤(GIST)、腫瘤營養治療、腫瘤血管靶向治療、腫瘤分子標記物、腫瘤相關性貧血、轉化性研究、抗癌新藥臨床研究、腫瘤中西醫結合治療、癌痛和...
獲得廣西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肝臟損傷與修復的基礎與臨床套用研究”(排第五,2016)1項,獲得桂林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肝臟損傷與修復的基礎與臨床套用研究”(排第二,2016)1項。金俊飛博士作為第一完成人的科研項目“AKR1B10-S1P信號及相關通路在細胞增殖、死亡中的作用及臨床意義”獲“自然科學類”一等獎。202...
研究方向 廣西肝臟損傷與修復分子醫學重點實驗室有四大研究方向:肝臟損傷與修復的基礎與臨床分子醫學研究;肝癌發生、發展及耐藥等相關基因研究;肝臟疾病模型建立與干預研究;肝臟損傷與修復分子流行病學研究。實驗室重視研究成果向臨床轉化:團隊開展腦死亡來源供肝肝移植手術,大力推行終末期肝病微創手術;成立由國際肝膽...
羅陽闡明了石英晶片液相檢測原理,首創了感測器生物學反應終點判斷法,解決了壓電感測器生物學反應無法準確、自動判讀的難題,為生物大分子無標記檢測奠定了堅實理論基礎。採用石墨烯納米材料自組裝晶片,提升了納米材料界面的包被效率,克服了傳統檢測技術的超敏檢測難題(fM級別),實現了對痕量循環microRNA分子的超敏、...
是一種在載體形式上與紙質媒體相互補的多媒體光碟。其以電子出版物特有的表現形式,圖文聲像並茂,具有很強的互動性。並以醫學影像學工作者為主要讀者對象,報導影像學尤其是國內外功能與分子影像學基礎與臨床研究成果,推廣和普及功能與分子醫學影像學在臨床診斷方面的新經驗和新技術。館藏 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 ...
| 物理因素損傷專業 | 職業健康監護專業 /麻醉科 /疼痛科 /醫學檢驗科 | 臨床體液、血液專業 | 臨床微生物學專業 | 臨床化學檢驗專業 | 臨床免疫、血清學專業 | 臨床細胞分子遺傳學專業 /病理科 /醫學影像科 | X線診斷專業 | CT診斷專業 | 磁共振成像診斷專業 | 核醫學專...
1992-1995年,北京解放軍總醫院老年醫學博士;1998-2001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分子醫學博士後;2001-,美國加州大學動脈粥樣硬化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秦樹存博士從事膽固醇與動脈粥樣硬化基礎與臨床研究二十多年,有40餘篇文章發表在國內外有影響的期刊上,包括國際著名雜誌“自然(醫學)”等,被國際同行引用總計達200多次;...
出版學術專著《神經系統疾病治療學》、《實用臨床神經病學》、《神經保護的基礎與臨床》、《癲癇治療學》、《難治性癲癇》等17部,其中10部主編、1部副主編,參編教材23部。五、人才培養 在為國家培養神經科高級人才方面,本學科一直處於全國的前列。每年有10多名七年制、30多名碩士、10多名博士、1名博士後畢業...
每年接收來自美國、法國、日本等國著名大學交流學習學生50餘人,同時派出臨床醫學專業學生40餘人赴美國、法國、日本等國學習。辦學條件 院系設定 截至2024年5月,醫學部下設7個學院,開設11個本科專業。教學建設 質量工程 截至2024年5月,醫學部有6個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基礎醫學專業納入教育部強基計畫...
WNT等相關信號傳導通路重要作用。所研究成果已在《Gene Therapy》、《Plos One》、《Epigenetics》等SCI雜誌發表論文多篇。2010年9月作為留學回國人員被引進加入深圳大學醫學院生理學教研室,兼任“深圳大學糖尿病基礎與臨床研究所”基礎實驗室負責人,主要研究2型糖尿病胰島素分泌異常的機理。
赫捷擅長肺癌、食管癌和縱隔腫瘤的外科手術和微創治療,特別是高難度胸外科手術及複雜併發症處理;同時在肺癌、食管癌等方面的臨床、基礎及轉化醫學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赫捷創造性地解決了大量疑難和高齡患者的外科治療問題,手術切除率,併發症發生率和圍手術期死亡率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創建中國食管癌規範化治療...
多年來在臨床、基礎理論、治療法則、單味抗癌中藥及製劑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創立了中醫、中西醫結合治療常見腫瘤的治療法則和專方、專藥,開創並形成我省單用中醫中藥為主、中西醫結合治療腫瘤的專科特色,在治療肺癌、乳腺癌、胃癌、腸癌、肝癌、食管癌、鼻咽癌、淋巴瘤、婦科腫瘤方面積累了大量經驗,救治了大量...
13.省自然科學基金“基於外泌體LncRNA研究歸芪定年方延緩小鼠腎系膜細胞衰老的炎性分子機制”(22JR11RA120),2023.01-2024.12,主要參與人 科研成果 1. 教材 (1)食品微生物學,吉林大學出版社,第1主編,ISSN:978-7-5677-6206-0,2016年6月出版.(2)微生態學基礎與套用研究,中國輕工業出版社,第1...
肖瑞平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心血管及代謝疾病的基礎和轉化研究,以基礎醫學研究為主,重視學科交叉,走基礎與臨床相結合之路,總的研究目標是在基因、蛋白質和整體水平上探討心血管及代謝疾病的發病機理及臨床防治,推進轉化醫學。人物經歷 1984年,肖瑞平本科畢業於同濟醫科大學醫療系,獲醫學學士學位。1987年9月,碩士...
02.9-04.11 中南大學腫瘤研究所基礎醫學博士後流動站,從事肺癌相關基因的功能和結構研究。04.12-現在 暨南大學生科院發育與再生生物學系,從事發育和腫瘤相關基因的結構和功能研究。研究方向:發育調控與腫瘤發生,主要從事細胞生長、發育和分化的信號通路及惡性腫瘤病因發病學分子機理研究。主持和參與國家級和省級科學...
香菇多糖的免疫調節作用是其生物活性的重要基礎。香菇多糖是典型的T細胞激活劑,促進白細胞介素的產生,還能促進單核巨噬細胞的功能,被認為是一種特殊免疫增強劑。其免疫作用特點在於它能促進淋巴細胞活化因子(LAE)的產生,釋放各種輔助性T細胞因子,增強宿主腹腔巨噬細胞吞噬率,恢復或刺激輔助性T細胞的功能。另外,...
1. 《MRI臨床套用基礎》,副主編,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9 2. 《分子醫學影像基礎與臨床》,編委,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1 3. 《數碼醫學論》,編委,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11 4. 《CT 和 MRI 閱片原則與報告書寫規範》,編委,中國醫藥出版社,2007.9 科研項目 承擔科研項目 1. 經鼻腦靶向...
主要從事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與臨床研究。在冠心病的分子血液流變學機制研究及幹細胞心肌移植治療心肌梗死方面有一定造詣。獲得各項科研課題6項,獲得國家及軍隊科學技術進步獎6項。發表科研論文50篇。著 作 主編專著3部,副主編專著1部,參編著作6部。1.主 編 內科學精選模擬習題集(107.7萬字) 人民衛生出版社 ...
九三學社成員,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分子醫學南京轉化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國家生物醫學成像科學中心主任,鈣信號與線粒體生物醫學研究室主任,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研究員,基金委“細胞鈣信號研究”創新群體學術帶頭人,“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十三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 臨床心理專業 /傳染科(感染科) /腫瘤科 /急診醫學科 /康復醫學科 /運動醫學科 /麻醉科 /疼痛科 /重症醫學科 /醫學檢驗科 | 臨床體液、血液專業 | 臨床微生物學專業 | 臨床化學檢驗專業 | 臨床免疫、血清學專業 | 臨床細胞分子遺傳學專業 | 其他(分子生物學專業) /病理科 /醫學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