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別稱:胃氣不足
- 中醫病名:胃氣虛
- 常見發病部位:胃部
- 常見症狀:嘔逆,飧泄
基本信息,其他信息,
基本信息
證名。即胃氣虛。胃氣虛弱出現的證候。《諸病源候論·胃病候》:“胃氣不足,則飢而不受水谷,飧泄,嘔逆,是為胃氣虛也。”治宜益氣建中,選用四君子湯、小建中湯,補中益氣湯等方。參見胃病條。
其他信息
1. 中醫藥治療 宜益氣建中,選用四君子湯、小建中湯,補中益氣湯等方。
也可取益胃湯(加味),以沙參(20克)、麥冬(15克)、玉竹(18克)、生地(15克)、石斛(12克)、琵琶葉(10克)、陳皮(6克)、柿蒂(15克)、甘草(6克),煮湯水飲用,對舒緩病情有助。在防胃系統方面,晚上要吃得少,避免寒涼飲食,寒性水果也應少吃。
2.西醫藥治療 維生素 C:具有抗氧化,解毒的功效,減輕精神壓力;促進膠原蛋白的合成,增強胃動力。
維生素B族:促進消化,加速人體的新陳代謝;穩定情緒,減輕精神壓力,改善睡眠。
複合維生素片:補充人體所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促進消化,加速人體的新陳代謝;加速修復受損的組織;穩定情緒,減輕精神壓力。
3.食療 可以選山藥、板栗等補益脾胃的食材。
3.1山藥粥
3.2板栗 板栗對腰腳軟弱、胃氣不足、腸鳴腹瀉等有顯著療效,具有養胃、健脾、補肝、強身作用。
3.3粳米(又名大米) 健脾暖肝、明目活血功效。無論煮粥還是煲湯,均是一種滋補佳品。
3.4香菇粥 大益胃氣。適用於氣虛食少,有開胃肋食用。
3.5 豬脾粥
3.6 炒谷芽15克,金桔2-3枚(或桔餅)
3.7 紅棗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