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術語。指脾胃之氣以及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之精氣為後天之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以胃氣為本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概念,解讀,中醫套用,一、望神色察胃氣,判精氣之盛衰,二、望舌苔察胃氣,辨病邪之性質,三、聽聲音察胃氣,斷臟腑之盛實,四、問飲食察胃氣,測疾病之預後,五、切脈搏察胃氣,定病變之吉凶,六、治疾病,注重胃氣的顧護,
概念
指脾胃之氣以及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之精氣為後天之本。
解讀
《仁齋小兒方論·脾胃》中明確提出:“人以胃氣為本”,又在《仁齋小兒方論·血榮氣衛論》中進一步說道“人受谷氣於胃,胃為水谷之海,灌溉經絡,長養百骸,而五臟六腑皆取其氣”。
“胃氣”是脾胃共同生理功能的概括。《中國醫學大辭典·胃》說:“胃氣,胃中運化水谷之精氣也。”脾胃功能在脈象上的反映,即脈有從容和緩之象。“脈弱以滑是有胃氣”(《素問·玉機真髒論》),“所謂無胃氣者,但得真髒脈,不得胃氣也”(《素問·平人氣象論》),就是此意。脾與胃相為表里,一髒一腑,一運一納,一升一降,相互協調,共同完成對飲食物的消化、精微物質的吸收過程。所以《素問·靈蘭秘典論)說:“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脾運胃納,是相互協作的,二者缺一不可,無胃之受納,則無脾之運化;若無脾之健運,則胃就難以受納。因此,“人以胃氣為本”之“胃氣”,是指脾胃之氣以及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之精氣,這是脾胃同為後天之本的生理基礎。
《素問·平人氣象論》說:“人以水谷為本。”胃主受納腐熟水谷,脾主運化水谷,脾胃密切合作,才能使水谷化為精微,化生氣血,充養全身。故稱“胃為水谷氣血之海”,“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胃為後天之本”。《靈樞·營衛生會》說:“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與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素問·五臟別論》說:“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人口藏於胃,以養五臟氣……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素問·玉機真髒論)說:“五臟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臟之本也。”脾胃的消化功能和飲食的營養,對人體生命和健康至關重要,故言“人以胃氣為本”。胃氣不足,則會影響疾病的發生與發展變化。《靈樞·五味)說:“水谷皆入於胃,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故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說明“胃氣”盛衰對疾病的發生及發展變化有著密切關係。
中醫套用
中醫認為“人以胃氣為本”,胃氣強則五臟俱盛,胃氣弱則五臟俱衰。《素問·平人氣象論》云:“平人之常氣察於胃,胃者平人之常氣也;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說明察胃氣之盛衰,是診病的大綱,有助於判斷疾病的輕重緩急及預後,因此察胃氣在診治疾病中有極其重要的臨床意義。
一、望神色察胃氣,判精氣之盛衰
望神察色是望診中重要的內容之一。“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總的外在表現,包括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等,其產生的基礎,就是臟腑精氣。如《靈樞·平人絕谷篇》說:“故神者,水谷之精氣也。”由此可知,胃氣強,則精氣充,形神俱旺,目光精采,雖有病多為輕淺,預後亦佳;反之,胃氣衰,則精氣虛,體弱神疲,目無神采,有病多重。望色就是觀察病人面部的顏色及光澤。面部的色澤是臟腑精氣的反映。面部正常色澤當紅黃隱隱,榮潤含蓄,方稱“有神”,即胃氣旺盛、精氣內藏、容光外發之象,陽氣溫煦則色明亮,陰血濡養則肌膚潤澤。若面部五色畢現,或毫無黃潤之色,即胃氣衰敗之象,多主預後不良。
二、望舌苔察胃氣,辨病邪之性質
望舌,是望診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醫診斷疾病的重要依據之一,長期的臨床實踐證明,舌苔的變化能比較客觀地反映疾病的性質、病位以及病情的發展與轉變。《形色外診簡摩》云:“苔乃胃氣所熏蒸,五臟皆稟氣於胃,故可以借診五臟之寒熱虛實也。”這就說明臟腑的虛實寒熱,都可以在舌苔上反映出來。舌苔的有無,則可以反映胃氣的存亡,舌苔薄白而潤澤,是胃氣旺盛的表現(為正常舌苔),舌光無苔,為胃氣虛衰,或胃陰耗傷的表現。病苔也與胃氣上升有關,但往往因病變而挾有食濁之氣,諸病邪上泛而成。由於患者胃氣有強弱,病邪有寒熱,故可形成各種不同的病理性舌苔。所以通過望舌苔的變化,以判斷疾病的性質、病情進退、胃氣存亡等。
三、聽聲音察胃氣,斷臟腑之盛實
聽病人的呼吸強弱和語言,聲音的變化,可以判斷臟腑的虛實病變。人之所以能發聲音、司呼吸,主要是由於氣的出入運動。這種氣,就是宗氣,乃肺從自然界吸入的清氣和水谷精微之氣匯聚於胸中而成。宗氣的功能有二:一是上走息道司呼吸,與語言、聲音和呼吸的強弱等有關,二是貫心脈以行氣血,與氣血的運行有關。而宗氣的盛衰又與胃氣密切相關,胃氣強則宗氣足,發聲自然,音調和諧,呼吸平靜而通暢,若胃氣衰則宗氣虛,表現為聲低息微、少氣不足以息。
四、問飲食察胃氣,測疾病之預後
在疾病過程中,患者食慾食量的變化是胃氣盛衰的直接反映,若食量不減,則氣血生化有源,提示病輕,尚未損及胃氣;食量由少漸增,則表明胃氣漸復,疾病趨向好轉,頂後較好。若食慾減退,食量漸減,表示胃氣衰退,病情日趨嚴重,預後多差;如病人水漿不入,表示胃氣衰敗,其病情及預後多較兇險,若久病重病長期不能食,而突然暴食,是脾胃之氣將絕之“除中證”,屬 “迴光返照”之一種表現。預示危在旦夕。因此,通過問飲食、食量以了解胃氣盛衰。判斷疾病的輕重及轉歸、預後,是問診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
五、切脈搏察胃氣,定病變之吉凶
切脈是中醫診斷疾病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也是中醫學獨特的診病方法。雖然脈診在方法上有遍診法、三部診法及獨取寸口法等多種,但從古至今,總以脈有無胃氣作為判斷邪正盛衰及病變吉凶的重要標誌。所謂脈有胃氣,是指脈象不浮不沉,不疾不徐,從容和緩,節律一致,具備“胃、神、根”的特點(為平脈)。若脈來弦硬勁急,毫無柔和之象,則表示胃氣衰敗。《靈樞·終始篇》說:“邪氣來也緊而疾,谷氣來也徐而和。”故胃氣充則見平脈,胃氣虛則見病脈,胃氣絕則見死脈。凡病中無論脈浮、沉、遲、數等,只要見到從容柔和之象,儘管程度不一,但都主病情較輕,預後較好,反之則主病重,預後不良。因為胃中的水谷精微之氣,通過肺的經脈輸布全身而現於氣口,“肺朝百脈”,所以胃氣盛,寸口脈才有從容柔和之象;若胃氣衰敗,不能輸布水谷精微之氣以濡養各臟腑,就可出現臟腑衰竭的真髒脈,因此有“脈以胃氣為本”的說法。
六、治疾病,注重胃氣的顧護
中醫治病,非常注重顧護胃氣,如《景岳全書·雜證謨·脾胃》說:“凡欲察病者,必須察胃氣。凡欲治病者,必須常顧胃氣。胃氣無損,諸可無慮。”臨床上防治外感病須助胃氣。因為胃為衛之本,衛氣來源於中焦,胃氣強者衛氣始固。《金匱要略》云:“四季脾旺不受邪。”玉屏風散用白朮,即本於此,同時調理脾胃為外感病恢復期的治療關鍵。
治內傷雜病尤應重視胃氣。脾胃為後天之本,五臟六腑皆察氣於胃。故歷代醫家,對不少病症,多從脾胃立法。如“補土生金”、“見肝之病,當先實脾”、“治痿獨取陽明”、“補腎不如補脾”、“治痰不治脾胃,非其治也”等。可見胃氣在臨床的實際意義。對胃氣虛衰者選方用藥,要避免用有損胃氣的藥物,故常把“保胃氣”作為重要的治療原則。
綜上所述,“人以胃氣為本”,胃氣代表了人體脾胃對飲食水谷的消化功能,是氣血生化之源,直接關係到整個機體的營養來源。故胃氣盛衰有無,關係到人體的生命活動及其存亡。臨床上察胃氣的盛衰有無,是判斷疾病輕重轉歸及預後的重要標誌,也是決生死的關鍵,故有“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之說。受到歷代醫家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