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王塔》是宋代詩人易士達的作品之一。
作者
詩詞正文
閻浮八萬四千塔,應合相推此塔尊。
《育王塔》是宋代詩人易士達的作品之一。
《育王塔》是宋代詩人易士達的作品之一。 目錄 1 作者 2 詩詞正文 育王塔作者 編輯 宋易士達育王塔詩詞正文 編輯 誰向鄞江立法門,育王鐘鼓振朝昏。閻浮八...
阿育王塔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是蘇北地區現存最高和最古老的一座寶塔。中文名 阿育王塔 地址 江蘇省連雲港市 屬於 雲台山 景點名稱 古塔穿雲 類型 古建築...
古晉陽惠明寺舍利塔(阿育王塔)是與西安法門寺塔齊名的中國19真身舍利塔之一。阿育王塔,即惠明寺(一名淨明寺)舍利塔,創建於隋文帝二年(602年),號稱“古塔凌蒼...
西湖雷峰塔建於公元977年,於1924年倒塌。2000年2月至2001年7月,為配合雷峰塔重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雷峰塔遺址、地宮進行考古發掘,發掘出位於天宮、地宮的兩座...
阿育王塔又稱寶篋印經塔,是吳越王錢弘俶仿照印度阿育王建造840000座寶塔的故事,製作的8400座作藏經之用的小塔。...
阿育王塔,坐落在山西代縣城內古城圓果寺內,俗稱白塔。與邊靖樓遙相對峙,競相爭高。阿育王塔,始建於隋仁壽元年(公元601年),原為木結構,稱“龍興”,唐會昌...
鎏金七寶阿育王塔,出土於南京市秦淮區大報恩寺遺址,現藏於南京市博物館,塔為檀香木胎,外包銀皮,表面鎏金。通體鑲嵌水晶、瑪瑙、玻璃和青金石等多色寶珠數百顆...
阿育王塔,俗稱白塔,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存阿育王塔坐落在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政府後院內。始建於隋仁壽元年(601年),原為木結構,稱"龍興",唐宋幾經廢興,金...
還沒明白是怎么回事的人們,5月12日晚,又發現了第四枚佛指,它的外形質地,同第一、二枚近似,被安置在地宮前室的浮雕彩繪阿育王塔中。面對四枚佛指,驚喜中的...
晉源阿育王塔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晉源街道古城營村東晉源二中內。原為惠明寺附屬建築,占地面 [1] 積196平方米。中文名稱 晉源阿育王塔 地理位置 山西省...
唐彩繪漢白玉阿育王塔 此展品為唐代文物,由塔剎、塔蓋、塔身、塔基四部分組成。塔基較高,為數層蓮瓣相疊的須彌座,每面束腰處雕有三個金剛力士獸面。塔身四面...
阿育王塔阿育王塔因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國王阿育王而得名,他生活的時代距今約2200年。傳說他在世界各地建塔供奉佛舍利。據《法苑珠林》載:阿育王塔在中國...
北宋鎏金銀質阿育王塔文物介紹 編輯 此展品為北宋文物,通高27.7厘米,寬11.0厘米。該塔為銀質、鎏金,由底坐、塔身、山花蕉中、塔剎四部分構成,每部分均錘鍱...
《題廣化寺阿育王塔》是宋朝詩人黃康弼的作品之一。作品名稱 題廣化寺阿育王塔 創作年代 宋朝 文學體裁 五言絕句 作者 黃康弼 ...
2001年杭州雷峰塔地宮出土的這件阿育王塔,由純銀捶揲成型,整體鉚焊套接。塔方形,由基座、塔身、塔頂三部分構成。目錄 1 簡介 2 外觀 ...
此展品為北宋磚雕,方形,正面高浮雕“屍毗王割肉貿鴿”本生故事。現收藏於溫州博物館。 還原 放大 縮小中文名稱 北宋磚雕阿育王塔塔身方形壁面 館藏地點 溫州...
1965年白象塔出土。此件為磚雕阿育王塔蓋四角山花蕉葉之一。三棱形。兩面高浮雕,每面分上下二層,每層一則佛傳故事。有“夢中入胎”、“脅下降生”、“步步...
此展品為北宋磚雕,三棱形,兩面高浮雕,每面分上下二層,每層一則佛傳故事。現收藏於溫州博物館。...
南京大報恩寺佛頂骨舍利盛世重光系列活動6月12日上午在南京棲霞寺隆重舉行,瘞藏千年的阿育王塔驚天之秘揭開。在阿育王塔內的金棺銀槨里,保存著稀世珍寶釋迦牟...
阿育王寺,位於寧波市鄞州區五鄉鎮寶幢太白山麓華頂峰下,始建於西晉武帝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已歷經1700多年歷史。阿育王寺素有“東南佛國”之稱,是佛教禪宗名...
晉源阿育王塔 編輯 討論 上傳視頻 本詞條缺少信息欄、概述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太原晉源區晉源鎮古城...
阿育王塔 阿育王宣布他將不再主動發動戰爭,即使不得已的戰爭也將儘量減少傷亡。他定佛教為國教,將他的詔令和“正法”的精神刻在崖壁和石柱上,成為著名的阿育...
2008年7月至2009年4月,南京市博物館對該地宮進行了考古發掘,發現地宮內埋藏有石函一套,石函內安置鐵函,鐵函內安放有絲綢包裹的木胎銀質鎏金七寶阿育王塔、金棺...
這座純銀阿育王塔,塔身內用金棺盛裝“佛螺髻發”舍利,是當年吳越國王錢俶建造皇妃塔(後稱雷峰塔)的核心所在,也是他畢生崇佛的體現。純銀阿育王塔直接仿自延壽...
以及始建於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的長乾寺真身塔地宮和北側的畫廊基礎等重要遺蹟,出土了以七寶阿育王塔、金棺銀槨為代表的一大批珍貴文物,獲得了極為重要...
法門寺位於陝西省扶風縣城北10公里處的法門鎮,法門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原名阿育王寺。釋迦牟尼佛滅度後,遺體火化結成舍利。公元前三世紀,阿育王統一印度...
唐上元元年(760)行腳賜賢無諍比丘,以建塔上狀於朝,敕令在阿育王舍利舊址興建,塔成,丞相李泌封明應之神以護之。唐大曆四年(769)朔方左廂兵馬使開府同主司...
這座後來被稱為阿育王塔的漢白玉石塔,大約有80厘米高,四面有精美的彩繪浮雕,塔蓋、塔剎、塔身、塔座均保存完好。千年的謎底,神秘的佛骨舍利,會不會就在眼前的...
第一次是阿育王造,約1000年後吳越忠懿王第二次造八萬四千座塔,又約1000年後的今天善良的人們為了祈禱世界和平,再次共同發願建造八萬四千座寶塔,祈求萬民安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