肨,漢語漢字,拼音是pàng、 pán 、pàn。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肨
- 拼音:pàng、 pán 、pàn
- 部首:月
- 五筆:EDHH
- 倉頡:BQJ
- 鄭碼:QCI
- 筆順:ノフ一一一一一丨
- 注音:ㄆㄤˋ ㄆㄢˊ ㄆㄢˋ
- 部外筆畫:4
- 總筆畫:8
- 繁體部首:肉
- 四角號碼:75200
- 結構:左右
- 統一碼:80A8
基本解釋,字典解釋,古籍解釋,音韻方言,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肨pàng(ㄆㄤˋ)
1、同“胖”。
其他字義
肨pán(ㄆㄢˊ)
1、同“胖”。
其他字義
肨pàn(ㄆㄢˋ)
1、同“胖”。
UNICODE
肨字UNICODE編碼U+80A8,10進制: 32936,UTF-32: 000080A8,UTF-8: E8 82 A8。
肨字位於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English
to swell; fat, swollen
字典解釋
《漢語大字典》:
1.pāng①腫脹。《玉篇·肉部》:“肨,肨脹也。”②脹臭貌。《廣韻·絳韻》:“肨,脹臭貌。”③方言,形容臭味重。黃侃《蘄春語》:“今四川語狀物之臭曰肨臭底。”
2.fēng《集韻》敷容切,平锺敷。肉耑。《韻集·锺韻》:“肨,肉耑。”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肨【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4畫
《廣韻》《正韻》匹絳切《集韻》匹降切,𠀤音炐。《玉篇》肨,脹也。《廣韻》臭貌。
又《集韻》披江切。與胮同。胮肛,腫也。亦作膖𤶞。
又敷容切,音豐。肉耑。
音韻方言
方言集匯
◎ 客家話:[台灣四縣腔] pong3 pong1 pong3 [客英字典] pong3 pong1 [海陸豐腔] pong3 pong1 pong3 [梅縣腔] pong5
◎ 粵語:pong3
上古音系
字頭 | 聲符 | 韻部 | 對應廣韻小韻 | 擬音 | 註解 |
---|---|---|---|---|---|
肨 | 豐 | 東 | 肨 | pʰroːŋs | 今作胖 |
肨 | 豐 | 東 | 肨 | pʰroːŋs | - |
廣韻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韻目 | 調 | 等 | 呼 | 韻系 | 韻攝 | 廣韻目次 | 高本漢 | 王力 | 李榮 | 邵榮芬 | 鄭張尚芳 | 潘悟雲 | 蒲立本 | 推導現代漢語 | 古韻羅馬字 | 有女羅馬字 | 註解 |
---|---|---|---|---|---|---|---|---|---|---|---|---|---|---|---|---|---|---|---|---|---|---|
肨 | 肨 | 匹絳 | 滂 | 江 | 絳 | 去聲 | 二等 | 開口 | 江 | 江 | 去四絳 | pʰɔŋ | pʰɔŋ | pʰɔŋ | pʰɔŋ | pʰɣʌŋ | pʰɯɔŋ | pʰaɨwŋ | pang4 | phrungh | pheonq | 脹臭皃匹絳切一 |
洪武正韻牋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韻目 | 韻部 | 聲調 |
---|---|---|---|---|---|
肨 | 肨 | 匹絳 | 十七漾 | 陽 | 去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