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脾濕火證,中醫病證名。是指因肝氣鬱滯,郁而化火,影響及脾,脾氣不運,痰濕內生,濕與火熱相互勾結,氤氳於肌肉皮膚之間,所表現出來的局部皮膚紅腫蔓延,口苦,苔黃膩,脈弦滑數一類病證。
病因,病機,辨證要點,臨床表現,治法,常用方劑,常用中藥,其他療法,預防調護,
病因
素體血分有熱,濕熱火毒之邪入侵。
病機
肝脾濕熱壅於血脈。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為濕熱蘊結之證。
辨證要點
局部皮膚紅腫蔓延,口苦,苔黃膩,脈弦滑數。
臨床表現
發於胸腹腰胯部,皮膚紅腫蔓延,摸之灼手,腫脹疼痛;伴口乾且苦;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
治法
清肝瀉火利濕。
常用方劑
柴胡清肝湯、龍膽瀉肝湯或化斑解毒湯加減。
常用中藥
川芎、當歸、白芍、生地黃、柴胡、黃芩、山梔、天花粉、防風、牛蒡子、連翹、龍膽草、木通、澤瀉、車前子、甘草、石膏、升麻、知母、鼠粘子、玄參、淡竹葉。
其他療法
用七星針叩刺患部皮膚,放血泄毒。亦可配合拔火罐,以減少丹毒的復發。
預防調護
1.患者應臥床休息,多飲開水,床邊隔離。
2.有皮膚黏膜破損者,應及時治療,以免感染毒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