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蝦肝胰臟細小病毒病(hepatopancreaticparvovirusdisease,HPVD)是廣泛流行於中國對蝦中的病毒性疾病。已有許多報導指出,該病毒病在對蝦育苗期發生,可在3~7d內引起受感染水體中100×10-2幼體的死亡;在養成期感染此病,雖未見急性大量死亡,但其散在的累積死亡率也可達60×10-2以上。因此,這是一種危害性很大的疾病。該病毒病沒有特異的外觀症狀且常與某些細菌病合併發生,養殖者往往看不到潛在的病毒危害而誤認為是細菌病等,導致措施不利而殆誤了時間、造成損失。鑒於上述情況,研究該病的早期、快速診斷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作者曾完成了免疫血清學協同凝集試驗及免疫金銀染色法的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肝胰臟細小病毒病
- 外文名:hepatopancreaticparvovirusdisease,HPVD
- 流行:中國對蝦中的病毒性疾病
- 報導指出:該病毒病在對蝦育苗期發生
病狀,病原,臨診,流行情況,防治方法,研究內容,
病狀
病蝦外觀無明顯特殊症狀。幼體被感染後行動不活潑,食慾減退,生長緩慢,很少蛻皮,體表常掛有污物,或固著許多共棲性生物,養殖期的幼蝦或成蝦,蝦體瘦弱,體色較深,甲完表面有大量黑色斑點。有的甲殼變軟,腹部肌肉變白。抗逆能力差,容易繼發性感染細菌性疾病。該病毒侵犯肝胰腺管上皮,組織切片觀察,可見細胞核內有包涵體(HE染色)。嚴重感染時肝胰腺變白、萎縮、壞死。
病原
病原為肝胰腺細小樣病毒[Hepatopancereaticparvovirus(簡稱HPV)]。病毒粒子球形,直徑22-24納米,單鏈DNA。
臨診
臨床診斷可依據病蝦的病狀,也可用肝胰腺塗片以T-E(曲利本藍一伊紅)或Giemsa(吉姆薩)或孔雀綠染色法,或組織切片H-E染色,顯微鏡檢查病變細胞核內的包涵體。
流行情況
本病主要危害中國對蝦,墨吉對蝦、斑節對蝦、萬氏對蝦等也可被感染。作為一種慢性病,中國對蝦感染率可達到70%-80%,幼體期病情較重,死亡率在50%-90%。隨個體增長,病情減輕,親蝦多呈隱性感染而帶毒。分市地區主要是我國,東南亞、墨西哥灣和澳洲、非洲等地也有發現,無明顯季節性。
防治方法
對蝦病毒病目前尚無有效的防治藥物。根本措施是強化飼養管理,進行全面綜合預防。①徹底清淤消毒。②嚴格檢測親蝦,杜絕病原從母體帶入。③使用無污染和木帶病原的水源,並經過濾和消毒。④受精卵在進入孵化地前用50毫克/升的PVP-I(聚乙烯吐哈烷酮碘)浸洗0.5-l分鐘。⑤放養無病毒感染的健壯苗種,並控制適宜的密度、⑥投餵優質配合飼料,並在飼料中添加0.2%-03%的穩定維生素C;如投餵鮮活餌料,必須先檢測證明不帶毒並且不腐敗變質,或經熟化後再投餵。⑦保持蝦池環境因素穩定,不使人為驚擾。⑧蝦池設立增氧機,任何時候保證溶解氧不低於5毫克/升。⑨加強巡地、多觀察,發現他水變色要及時調控,不採用大排大灌換水法,應多次少量,遇到流行病時,暫時封閉不換水。⑩防止細菌、寄生蟲等繼發性疾病,或採取相應藥物防治。
研究內容
本文用直接螢光抗體法進行研究,觀察其診斷效果。結果是,將抗HPV的螢光抗體滴加到病蝦肝胰臟組織塗片後,在某些樣品的肝胰臟上皮細胞中出現了圓形、橢圓形的,大小6~13μm的螢光物。經比較,該螢光物的大小和形狀與同一樣品病理組織切片上經H-E染色後上皮細胞中出現的HPV包涵體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