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細胞肝癌FDG攝取差異性有關生物機制的新探討

肝細胞肝癌FDG攝取差異性有關生物機制的新探討

《肝細胞肝癌FDG攝取差異性有關生物機制的新探討》是依託廈門大學,由孫龍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肝細胞肝癌FDG攝取差異性有關生物機制的新探討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孫龍
  • 依託單位:廈門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原發性肝細胞肝癌(HCC)對氟代脫氧葡萄糖(18F-FDG)攝取變異大,18F-FDG PET/CT診斷HCC原發灶敏感性低,機制不明。以往觀點認為與HCC腫瘤細胞分化程度及葡萄糖-6-磷酸酶活性有關。我們觀察發現:原發灶18F-FDG攝取低的高分化HCC,其肝外轉移灶通常為高攝取;血供不同而腫瘤分化程度相近的HCC,攝取程度也存在差異。因此,我們推測HCC糖酵解水平以及對18F-FDG攝取功能的差異性可能存在其他機制,與腫瘤細胞增值、乏氧及腫瘤血管生成可能有關。本研究擬採用增強18F-FDG PET/CT研究HCC大體血供類型與18F-FDG攝取程度的關係,並在病理標本上對相關分子靶標進行分析,初步揭示腫瘤增殖、乏氧及腫瘤血管生成、糖酵解等因素與HCC對18F-FDG攝取異質性的相關性,進一步闡明HCC攝取FDG變異機制,同時為肝癌抗血管生成、糖代謝靶向治療提供可靠的實驗依據和科學基礎

結題摘要

本研究針對原發性肝癌攝取18F-FDG異質性大而機制不明的科學問題,採用增強18F-FDG PET/CT 研究肝癌大體血供類型與18F-FDG 攝取程度分級的關係,在病理標本上對相關分子靶標進行分析,重點研究肝癌腫瘤增殖、乏氧及腫瘤血管生成、糖酵解等因素與肝癌18F-FDG攝取異質性的相關性。主要研究結論:1.肝癌病理分級指標與18F-FDG 攝取程度分級指標呈正相關;2.肝癌腫瘤直徑大小與18F-FDG攝取分級指標呈正相關;3.HK II,GLUT1表達水平是肝癌組織FDG攝取增加的重要因素;4.18F-FDG PET/CT對肝癌合併門靜脈、肝靜脈癌栓與血栓的診斷與鑑別診斷有重要價值,能準確判斷靜脈栓子的性質、鑑別靜脈癌栓與血栓,明確癌栓累及靜脈血管,判斷有無繼發血栓形成,有助於對肝癌患者的病情做到進行準確分期,指導制定合理、有效治療方案,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2012);5. 18F-FDG對於診斷肝癌心臟轉移診斷具有重要價值,研究結果發表在中華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雜誌(2013);6.在項目支持下,還進行了18F-FLT PET/CT食道癌放化療後早期療效監測的前期研究工作。結果顯示,雖然在食管鱗癌患者放療或放化療結束後一月的18F-FDG和18F-FLT PET/CT均能預測遠期療效。但放療中18F-FDG PET/CT由於炎症干擾不能預測預後,而18F-FLT能克服炎症干擾,即使放療中18F-FLT PET/CT顯像也可較好反映病灶局部變化和預測遠期療效。該部分研究結果發表在Strahlentherapie und Onkologie(2014)。在項目支持下參加多次國際國內會議並作大會發言,目前整體研究結果後續論文還在撰寫及投稿中。以往認為肝癌的分化程度是決定18F-FDG攝取差異的主要因素,我們的研究表明病理分化程度僅是影響18F-FDG肝癌攝取異質性因素之一,而血供、腫瘤大小、肝癌組織中HK II,GLUT1表達水平等因素與18F-FDG攝取異質性有關。這些因素與病理分化程度並無必然關係。肝癌復發轉移灶18F-FDG高攝取而使18F-FDG PET/CT探測的靈敏性遠遠高於原發灶,其機制可與上述因素有關。我們的研究補充和深化了對於肝癌攝取18F-FDG異質性機制的認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