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術後缺血型膽道病變發生機制的研究

肝移植術後缺血型膽道病變發生機制的研究

《肝移植術後缺血型膽道病變發生機制的研究》是依託西安交通大學,由黎一鳴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肝移植術後缺血型膽道病變發生機制的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黎一鳴
  • 依託單位:西安交通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缺血再灌注損傷是導致肝移植術後缺血型膽道病變(ITBL)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但其發病機制仍未闡明。本項目採用體外培養小香豬肝細胞和膽小管以及肝內外膽管片段缺氧再給氧模型模擬肝動脈缺血再灌注損傷,並建立小香豬簡易自體肝原位移植模型,觀察肝動脈缺血再灌注對膽道損傷的作用;通過檢測肝組織熱休克蛋白25/27、絲切蛋白的基因轉錄和蛋白表達水平,共聚焦雷射掃描顯微鏡分析纖維形肌動蛋白含量的變化,以及電鏡觀察膽小管微絲及微絨毛的形態變化,闡明膽小管對膽汁排空功能的狀況;通過檢測肝內外膽管組織和成纖維細胞中轉移生長因子-β1及Smad4的基因轉錄和蛋白表達水平,圖像分析儀觀察膽管及周圍組織成纖維細胞、膠原纖維的增生情況,同時檢測炎症因子的含量,闡明ITBL的發生與組織修復過程中瘢痕形成的關係。本項目較深入地探討了肝動脈缺血再灌注損傷所致ITBL的發生機制,為肝移植術後ITBL的預防和治療提供依據

結題摘要

背景:膽道非吻合口狹窄(NAS,或稱肝移植術後缺血性膽病)是肝移植術後較為常見的併發症之一。臨床肝移植中,通常採用先開放門靜脈結束無肝期,然後再重建並開放肝動脈。相對於在供肝切取過程中供體所經歷的熱缺血,無肝期結束至肝動脈開放之間的這段時間也稱之為“二次熱缺血”。由於肝內外膽道系統僅由動脈供血,二次熱缺血可能會對膽道造成一定的損傷。肝動脈延長開放時間>60分鐘是NAS發生的危險因素。而在肝移植中採用同時開放門靜脈及肝動脈的方法,能夠降低NAS的發生率。但有人提出異議,發現與傳統的重建方式相比,該重建方法並不具有任何優勢,尤其是在NAS發生率方面。臨床研究難以排除混雜因素,已有一些動物實驗研究發現肝動脈延遲開放能夠造成肝內膽管的膽管上皮細胞損傷,但這些實驗觀察期均局限於術後24小時內。因此,單純肝動脈延遲開放是否能對膽道系統在較長時間內造成損傷,並最終導致NAS的發生,至今無實驗證據支持。 方法與結果:1. 體外實驗:以BRL-3A大鼠肝細胞株為研究對象,通過CoCl2誘導肝細胞缺氧,研究缺氧對肝細胞的損傷;結果發現:CoCl2誘導BRL-3A肝細胞缺氧1、3、5h後,隨著缺氧時間的延長,細胞凋亡逐漸增加,細胞膜表面的微絨毛結構斷裂越多,細胞增殖受到的抑制作用越明顯,Cofilin、F-actin mRNA減少,HSP25/27 mRNA增加;CoCl2對BRL-3A肝細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隨著濃度的增加越明顯;2. 體內試驗:建立小型豬自體原位肝移植模型,依據肝動脈延遲開放的時間,分為同時開放組;1h組;2h組。術後取材檢測發現:各組血清酶均在術後出現升高,且升高幅度在術後早期同肝動脈缺血時間正相關,後相繼恢復正常。膽小管內微絨毛、肝內Cofilin、TGF-β1、Smad-4、TNF-α、TGF-β1、Smad-4均在術後早期出現升高,在經歷峰值後最終在3月內逐漸回落正常,並隨肝動脈缺血時間的延長而增高。膽總管各指標在術後3月時均較正常無明顯變化。術後3月膽道造影未見異常。 結論:1. CoCl2誘導肝細胞缺氧的損傷呈時間和濃度依賴性;2. 肝動脈延遲開放能夠能夠在肝移植術後早期引起膽小管、肝內膽管及肝實質細胞的損害,而且這種損害隨著肝動脈缺血時間的延長而加劇,但損傷是暫時的,可恢的。在排除其他NAS相關危險因素的情況下,單純肝動脈延遲開放並不會導致NAS的發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