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排斥反應

大約10%的患者可發展為慢性排斥反應,亦稱膽管消失綜合徵(vanishing bile duct sydrome,VBDS)、慢性同種移植肝排斥反應。其特點是進行性膽汁鬱積、膽紅素增高、鹼性磷酸酶升高,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時間可正常。移植肝常增大變硬,但罕見門脈高壓。肝病理表現為葉間膽管破壞、進行性纖維增生、匯管區細胞浸潤消失、血管內膜纖維化及有時可見泡沫細胞。VBDS幾乎不可逆轉。需要重新肝移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肝移植排斥反應
  • 外文名:vanishing bile duct sydrome
  • 亦稱:膽管消失綜合徵
  • 簡稱:VBDS
醫學術語,簡介,服用量,

醫學術語

迄今尚未見典型的肝移植超急性排斥反應。但儘管使用免疫抑制劑,仍有約60%的患者至少發生一次急性排斥反應。急性排斥反應通常發生在術後第1~6周。但也可發生在術後2~3天或6周以後。排斥反應的早期臨床表現包括發熱、乏力、嗜睡、食欲不振、肝區壓痛、腹水增加;膽汁引流可見膽汁變稀薄、色變淺、量減少;血液生化見膽紅素升高、轉氨酶和鹼性磷酸酶升高,外周血和移植肝嗜酸性細胞及淋巴細胞增多。血清Neopterin、sIL-2受體、鳥嘌呤脫氫酶、澱粉樣A蛋白和a-微球蛋白增加。以膽紅素最為敏感。經皮肝活檢可確診。組織學特徵為匯管區炎細胞浸潤、葉間膽管上皮異常、匯管區和/或中央靜脈內膜炎。

簡介

預防和治療肝移植排斥反應需套用免疫抑制劑。其作用在於抑制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抑制細胞毒T淋巴細胞,抑制細胞因子基因活性(IL-1,IL-2,IL-3,IL-4,TNF-a)。免疫抑制劑包括環胞素A,皮質類固醇(氫化考的松、強的松、強的松龍、甲基強的松龍)。FK506(tacrolimus)、驍悉(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及單抗OKT3(muromonab CD3,ortholone)等。方案須個體化。

服用量

移植術中常用甲基強的松龍250~500mg,一次性靜脈注射,術後逐步減量,維持量20~25mg。急性排異反應時可用500~1000mg/d,靜脈注射,衝擊治療3天后逐步減藥,一個月後漸減至維持量。
環胞素A常與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及/或硫唑嘌呤聯合使用。環胞素A的靜脈劑量為1~6mg/kg/d;口服為8~15mg/kg/d。硫唑嘌呤為1~3mg/d。甲基強的松龍為0.5~2.0mg/kg/d。抗淋巴細胞抗體血清5mg/kg/d。環胞素A的全血濃度為50~800ng/ml或血漿濃度為50~300ng/ml時療效顯著並不良反應最少。
FK506近年已套用於臨床。一般首次劑量為0.15mg/kg,此後改為0.075mg/kg。12小時靜滴1次。1~2小時滴完,2~3天后改為口服,劑量為0.3mg/kg/d,分1~2次。可與甲基潑尼松合用10mg/d,靜注或潑尼松龍20mg/kg/d,靜注。FK506的維持劑量為5~200mg/d。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