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慢性無黃疸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藥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肝炎1號方
- 藥品分類:中草藥
組成,功用,主治,方論,點評,
組成
功用
益氣養陰,疏利肝膽,清利濕熱。
主治
慢性無黃疸型乙型病毒性 肝炎 。症見:腹脹納差,脅痛,噁心,神疲乏力,舌淡紅、苔薄、脈弦。
方論
方中太子參、黃精、甘草、茯苓扶正,益氣養陰;柴胡、黃芩、虎杖疏利肝膽,清利濕熱。全方合用,共奏益氣養陰,疏利肝膽,清利濕熱之功。
點評
臨床在運用本方時,應酌情加減。若屬濕熱證者原方去黃精、甘草,加白朮、蒼朮、薏仁、澤瀉、車前子;脾虛證者太子參晚黨參,加黃芪、白朮、山藥;陰虛證者加生熟地、枸杞子、制首烏。遇肝區脹痛者加川楝子、元胡;刺痛者加丹參、紅花、歸尾;肝脾腫大者,加三棱、莪術、鱉甲;腹脹者加八月扎、枳殼;齒衄者加仙鶴草、茜草;谷丙轉氨酶持續升高者加夏枯草、敗醬草、生山楂等,治療期間停用所有西藥。經用本方治療73例,療效按1978年杭州全國病毒性肝炎會議制訂的標準判定,分為基本治癒、好轉、無效3項。其中基本治癒16例,占21.9%;好轉32例,占43.8%;無效25例,占34.2%。總有效率為65.8%。
本病總的原則不外扶正和祛邪兩個方面,祛邪即祛除濕熱病邪,扶正即調補臟腑氣血功能,其中可能包含有調整機體免疫功能的意義。對改善肝功能,恢復肝細胞功能均有一定作用。
本病總的原則不外扶正和祛邪兩個方面,祛邪即祛除濕熱病邪,扶正即調補臟腑氣血功能,其中可能包含有調整機體免疫功能的意義。對改善肝功能,恢復肝細胞功能均有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