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小靜脈閉塞病

肝小靜脈閉塞病(hepatic venOfocclusive disease,VOD)是由於某些原因所致肝小葉中央靜脈和小葉下靜脈等小靜脈內膜炎和纖維化,而導致管腔狹窄、廣泛閉塞,甚至引起肝細胞壞死、纖維化的一種血管疾病。它是造血幹細胞移植常見的併發症之一。本病發病機制尚不清楚,服用含吡咯烷生物鹼的中草藥是一個重要的致病因素。臨床起病急驟,常表現為腹痛、肝大、腹水等。本病目前尚無特效療法,以對症支持治療為主。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消化內科
  • 常見發病部位:肝靜脈
  • 常見病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服用含吡咯生物鹼的植物、放療等
  • 常見症狀:急性期突發右上腹或肝區劇痛,伴食慾減退等;亞急性期持久性肝大,反覆腹水,肝功損害;慢性期門脈高壓等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

病因

1.造血幹細胞移植
本病是造血幹細胞移植術的常見併發症之一,移植前套用大劑量細胞毒性藥物及放療進行預處理是導致VOD的直接原因。環磷醯胺、白消安、達卡巴嗪等與VOD的發生有著密切的聯繫。
2.服用含有吡咯生物鹼的植物
吡咯烷生物鹼在肝內脫氫形成一個或多個高反應中心的吡咯樣衍生物,這種代謝產物與親核組織結構起反應,後者具有烷化劑作用,可損傷血管內皮和肝細胞。在國內包括“土三七”在內的幾十種重要均含有這種生物鹼。
3.放療
放療也可以導致VOD的發生。造血幹細胞移植預處理中一次性大劑量全身放療相對分次全身放療,可增加VOD的發生機率。

臨床表現

發病前多數患者有胃腸道、呼吸道和全身症狀。
1.急性期
用藥後3周左右或骨髓移植後15天左右,突發右上腹或肝區劇烈疼痛,可伴有食慾減退、噁心、嘔吐等症狀。肝臟增大,黃疸,並出現腹脹、腹水。也可出現脾大、肝功能損害,甚至發生肝性腦病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2.亞急性期
持久性肝大,反覆腹水,不同程度肝功損害。
3.慢性期
與其他原因肝硬化相似,主要表現為門脈高壓及肝功能失代償。

檢查

1.實驗室檢查
根據病情輕重有程度不同的肝功能損害:如轉氨酶(ALT,AST)、血清膽紅素、鹼性磷酸酶等升高。其中血清膽紅素的升高程度被認為是判斷VOD預後的一個良好指標,也用來給本病嚴重程度分級。
2.肝活檢病理檢查
①肝小靜脈阻塞;肝竇內皮嚴重受損。②肝小靜脈管腔偏心性狹窄或硬化;③第3帶肝細胞壞死;④肝竇纖維化。
3.CT檢查
腹部增強CT可見肝臟體積增大,肝靜脈回流不暢,可見地圖樣改變。

診斷

根據骨髓移植、長期飲用或食用含吡咯烷生物鹼毒素物質的病史,結合典型臨床表現如骨髓移植後15天左右,出現肝大、壓痛,體重增加,周圍性水腫和腹水及黃疸等症狀以及相關檢查可幫助診斷。

治療

本病當前尚無特效療法,以支持對症治療為主。由於急性重症VOD病情危重,常並發多臟器功能衰竭,病死率高。
1.支持治療
包括靜脈輸注白蛋白或血漿,補充維生素,糾正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紊亂,以維持有效循環血容量、腎血流灌注量及內環境的穩定。
2.對症治療
有水鈉瀦留引起的周圍水腫和腹水者,應限制鈉鹽的攝入,並給予利尿,必要時放腹水甚至透析。大劑量放、化療後,常伴粒細胞或血小板減少,可給予重組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或重組粒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
3.溶栓治療
目前較為肯定的藥物是去纖苷,為一種抗血凝藥,具有明顯的纖溶作用,用於預防深部靜脈血栓形成及血栓性靜脈炎的治療,並在骨髓移植中預防或治療本病。
4.免疫調節治療
套用糖皮質激素進行免疫調節療效較好。
5.肝移植
對重症VOD患者可試行原位肝移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