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稱直腸柱,Morgagnis柱,在肛管內面有6~10條縱行的黏膜皺襞,稱肛柱。柱內有動、靜脈和縱行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肛柱
- 又稱:直腸柱
- 解釋:直腸內面6~10條縱行的黏膜皺襞
- 原因:直腸柱是肛門括約肌收縮的結果
一、解剖結構,二、相關疾病與治療,
一、解剖結構
1、多數人認為直腸長12-15cm或16cm,長度測量取決於直腸兩端的確定。(1)直腸近端:直腸近端的確定需藉助鄰近的骨性標誌做參照。多數專著將直腸近端定於第3骶椎水平或第2骶椎下緣,或乙狀結腸系膜消失後移行為直腸,概念模糊。多數醫師在手術中,將乙狀結腸由盆腔牽出,拉緊直腸,以骶骨岬為標誌,上方為乙狀結腸,下方為直腸。(2)直腸遠端:按解剖學肛管的定義,以齒狀線作為直腸肛管的分界;而按外科學肛管的定義,直腸遠端為“肛管直腸環”上緣,則上述解剖結構應稱為肛柱、肛瓣等。
2、直腸形態:直腸無結腸帶、腸脂垂、結腸袋和完整腸系膜,在矢狀方向有骶曲和會陰曲。直腸上段管徑與乙狀結腸相同,向下逐漸擴大,至肛提肌上方顯著擴大,稱壺腹部,在通過盆膈處又明顯縮窄。腹膜僅覆蓋於直腸上1/2或1/3,根據腹膜與直腸的關係,將直腸分為腹膜內直腸和腹膜外直腸。男性的前腹膜反折距離肛外緣7-9cm,女性的前腹膜反折距離肛外緣5.0-7.5cm。
3、肛柱為直腸腔內壁垂直的黏膜皺襞,約6-14個,柱長1-2cm,寬0.3-0.6cm,是肛門括約肌收縮的結果,直腸擴張時此柱消失。各直腸柱下緣借半月形的黏膜皺襞相連,這些半月形的黏膜皺襞稱肛瓣或直腸瓣,有6-12個,是原始肛膜的遺蹟,沒有瓣的功能。相鄰兩肛柱下端與肛瓣共同圍成一個小隱窩,稱肛隱窩,又名肛竇或Morgarni隱窩,6-8個,呈漏斗狀,竇口朝腸腔內上方,竇底伸向外下方,竇深一般約0.3-0.5cm,在肛竇底或肛瓣上有肛腺的開口。在肛瓣的下方有三角形的上皮突起,約2-6個,高0.1-0.3,稱肛乳頭。
二、相關疾病與治療
1、痔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占肛腸疾病的87.25 %,而其中混合痔占24.13%。對於混合痔的治療主要採用手術方法,傳統的外剝內扎術是國內外治療混合痔最常見的一種術式。但是,該手術方式創面損傷大,黏膜和肛管皮膚破壞多,術後疼痛、創面水腫明顯,癒合時間、住院時間較長,而且該術式一次最多只能切除3個痔塊,超過3個容易引起肛門狹窄,以及齒線破壞過多導致肛門功能改變。
2、治療方法
完善入院相關檢查,排除手術禁忌證,術前排大便。患者取右側臥位,常規消毒鋪巾,局麻或硬骶管麻醉起效後,探明痔核情況,充分擴肛,用組織鉗提起內痔部分輕輕下拉,暴露內痔對應的肛柱,在痔核上方約0.5cm處用4號絲線貫穿縫扎肛柱,縫扎深度為肛柱處黏膜全層。再用組織鉗提起痔核及皮瓣,在外痔核外側0.5cm處向肛內做一“V”形切口,將外痔核周圍皮膚及黏膜輕輕鈍性剝離至齒狀線處,以7號線在基底部結紮或縫扎痔核,剪除已游離的大部分痔組織。檢查外痔核處剝離創面,結紮出血點。同法處理其他位置的混合痔。兩切口間至少保留1cm皮橋。凡士林紗布蓋於創面上,方紗加壓包紮術畢。術後按肛腸科常規護理,通常半流質飲食2-3d,控便1-2d後即可排便。術後當天開始套用抗生素3-5d,適當補液,有便秘病史患者術後第2d開始加服通便藥。每日便後換藥至痊癒。
3、肛柱縫扎加痔核外剝內扎術的機理及治療優勢:①切口縮小。痔核作放射狀“V”形切口,切口僅切開皮膚及黏膜層,然後鈍性剝離痔核齒線外部分,使得外剝內扎切口創面明顯縮小,故疼痛明顯減輕,術後創面癒合速度加快。②注重保護齒線,減少對肛墊的破壞。由於相應痔核的肛柱已縫扎,外痔部分,得以改變傳統的徹底的切除外痔的辦法,採用僅剝離外痔核周圍皮膚及黏膜至齒狀線的方法,儘可能地保留肛管皮膚和保留齒線及其附近黏膜組織,保留了齒線區的正常解剖和生理功能,因而就儘可能地不影響或少影響肛門精細控便能力,從而保持肛管的完整性,進而保護了肛門的功能,符合人體生理,不僅可以預防肛門狹窄、肛門失禁,而且肛門溢液的發生率也大大降低。③減輕水腫,減少術後出血。貫穿縫扎痔核所在肛柱,阻斷了該肛柱內的靜脈與門靜脈系的直接聯繫,同時該肛柱內單獨走行的動脈也被結紮,術後局部出血明顯減輕。④充分擴肛後內括約肌得到足夠的松解,擴大了肛管內徑,可以防止肛門狹窄,並可緩解由於括約肌痙攣引起的術後疼痛及肛門水腫。⑤併發症少。採用僅剝離外痔核周圍皮膚及黏膜至齒狀線的方法,使得術後肛門外觀更為平整,肛門皮贅、創緣水腫的發生率大大降低,同時亦提高了混合痔的治癒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