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肖灼基
- 出生地:廣東省潮陽縣
- 出生日期:1933
- 職業:中國當代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指導教師
簡介,人物經歷,主要觀點,研究領域,主要著作,
簡介
北京大學教授
人物經歷
1953年7月畢業於廣東省汕頭市第一中學,同年10月考入中國人民大學計畫系政治經濟學專業,1955年10月由學校選拔為經濟學說史專業研究生,1957年3月轉為政治經濟學專業研究生。1959年7月畢業後分配到北京大學經濟系任助教。1979年6月晉升為講師,1980年12月晉升為副教授,1985年9月晉升為教授。應聘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列研究所研究員、蘭州商學院教授,同時還擔任中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說史學會副會長、中國《資本論》研究會理事、中國城市經濟學會理事、《中國經濟科學年鑑》副主編等。
主要觀點
肖灼基積極探索經濟體制改革的理論問題,提出了若干新的見解
:①在國內學術界第一次從理論上提出和論證了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企業所有權與使用權(經營權)分離的問題。他在1981年10月發表的《關於改革經濟管理體制的若干構想》中指出,舊經濟體制的主要弊病,就是國家不僅是國營企業生產資料的所有者,而且以所有者的身份,直接支配和使用生產資料,因此束縛了企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改革經濟體制的主要方向,就是實行“生產資料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所有權歸國家,使用權歸企業”;實行兩權分離後,必須“給企業以自負盈虧的獨立的商品經營者的地位。”
②提出了重新認識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問題。他認為,在對社會主義社會與資本主義社會的認識上,對立論和趨同論都是不全面的。社會主義社會與資本主義社會既有區別又有聯繫。同資本主義一樣,社會主義也需要不斷地進行物質資料的生產和再生產,受到物質資料生產的一般條件的制約;社會主義也是在商品經濟條件下從事經濟活動的,必須遵循商品經濟的一般規律,社會主義也是建立在社會化大生產的基礎上,必須按照社會化大生產的要求進行經濟建設。社會主義社會與資本主義社會將要長期並存。社會主義社會與資本主義社會面臨著許多共同的經濟問題,因此,必須善於研究和借鑑資本主義社會促進生產力發展的知識和經驗。
③提出生產資料所有制改革是經濟體制改革的主要內容。他認為,“經濟管理體制的改革,根本問題是按照商品經濟的要求調整生產資料所有制”。所有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完善社會主義社會的所有制結構;完善社會主義公有制結構;完善全民所有制的經營方式。
④認為商品經濟是適合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經濟方式。有計畫商品經濟的本質特徵是商品經濟,有計畫是商品經濟的運行方式。在商品經濟下,要強化市場的調節作用。
⑤在物價改革問題中,他認為長期穩定物價的方針弊多利少,物價運動的規律是有升有降,物價體系改革的方向是實行三個轉變,即把計畫價格轉變為市場價格,固定價格轉變為浮動價格,行政機關集中定價轉變為商品生產者自主定價。在物價放開的基礎上,實行物價控制。
研究領域
肖灼基多年研究《資本論》,近年著重運用《資本論》理論研究社會主義經濟問題。他認為,《資本論》卷帙浩翰,每卷內容各有重點。第一卷揭示剩餘價值的生產過程,如果撇開其資本主義性質,研究的是在生產過程中如何提高經濟效益的問題。第二卷揭示社會總勞動在各部門分配的規律,對於社會主義社會正確處理簡單再生產與擴大再生產、外延擴大再生產與內含擴大再生產、第Ⅰ部類與第Ⅱ部類、物質補償與價值實現的關係等,都有重要指導意義。第三卷揭示資本運動過程作為總體考察時所表現的各種具體形式和剩餘價值的分割問題,對於社會主義經濟運行中如何兼顧各個部門、各個層次的物質利益,也有重要指導意義。因此,《資本論》不但沒有過時,而且仍然是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經濟體制改革的強大思想理論武器。
主要著作
主要著作有:《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歷史人物》(1981)、《馬克思再生產理論對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指導意義》(1982)、《馬克思青年時代》(1983)、《提高經濟效益,實現宏偉戰略目標》(1984)、《恩格斯傳》(1985)、《我國經濟建設與經濟體制改革》(1987)、《經濟師手冊》(主編,1984)、《政治經濟學自學考試輔導手冊》(主編,1986)、《馬克思恩格斯重要經濟學論著概說》(主編,1987)、《肖灼基選集》(1988)、《哲學社會科學名人名著辭典》(主編,1988)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