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足陶鬹出土於江蘇省武進良渚文化遺址,乃東南沿海地區良渚文化居民常用的一種斟酒器具。器呈橘黃色,小口,口邊兩側內凹,前端小口成流,後端較大口徑者則為注入口。高26.5厘米,頸細而矮,上腹肥碩圓鼓,下有三袋足,後面一袋足上端安一寬扁的器把,前面二袋足較直,後一足後伸。硯收藏於上海博物館。在良渚文化遺址中出土有較多的肖形酒器,如禽鳥紋寬把黑陶壺、鴨形壺、鳥形漏斗流濾酒器等均是極為精美的肖形酒器。其實,這件袋足陶鬹也是一件惟妙惟肖的象形酒器,細細的脖頸,肥碩的腹部,寬把就像是高高翹起的尾巴,看上去很像鳥獸的樣子,酒從獸口流出,猶如取之不竭的酒泉,極富想像力。 肖形袋足陶鬹良渚文化出土的酒器,大多製作精緻,並彩繪或刻畫繁縟的花紋圖像,主要是獸面紋、獸面鳥組合紋和幾何紋等。這些幾千年前的藝術家刻畫線條的技藝幾乎達到了完美無缺的境界,在酒器這一方寸之內,能用極細的線條將鳥和獸的特徵刻畫出來,給人以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這類酒器亦多出在大墓之中,說明高級的酒器只有少數貴族才能擁有,它們和良渚文化出土的精美玉禮器具有同樣的功能,是身份和地位的標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