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空間知覺

空間知覺是指對物體距離、形狀、大小、方位等空間特性的知覺。兩個視網膜上的略有差異的映象,是觀察物體空間關係的重要線索。它使人能在兩維的視網膜刺激基礎上,形成三維的空間映象。對物體不同部位的遠近的感知稱為立體視覺或深度知覺。深度知覺除了利用雙眼的視差的線索外,還要利用其他的主客觀線索。大小知覺是在深度知覺的基礎上對不同遠近的物體作出的大小判斷。聽覺空間知覺,在距離方面主要以聲音強度為線索;而要判定聲源的方位則必須依據雙耳聽覺線索。後者稱為聽覺空間定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聽空間知覺
  • 外文名:auditory space perception
  • 解釋:對物體距離、形狀等的知覺
  • 線索:聲音強度
  • 判定:雙耳聽覺線索
聽空間知覺介紹,(一)單耳線索,(二)雙耳線索,(1)雙耳間時間差,(2)雙耳間強度差,(3)位相差,

聽空間知覺介紹

關於空間的感受,除了視覺之外還能從聽覺器官獲得,耳朵能提供聲音的方向和聲源遠近的線索。視覺線索有單眼和雙眼的區別,聽覺線索也有單耳和雙耳的區別。

(一)單耳線索

由單耳所獲得的線索,雖不能有效地判斷聲源的方位,卻能有效地判斷聲源的距離。平時我們往往以聲音的強弱來判斷聲源的近遠:強覺得近,弱覺得遠。特別是熟悉的聲音(如汽車、火車的聲音),按其強弱來判斷聲源遠近較為準確。

(二)雙耳線索

對聲源遠近和方向定位,靠雙耳的協同合作才能獲得準確的判斷。關於空間知覺的雙耳線索主要有以下三種。

(1)雙耳間時間差

(time difference of binaural)。從一側來的聲音,兩耳感受聲音刺激有時間上的差異(即一隻耳朵早於另一隻耳朵)。這種時間差是聲源方向定位的主要線索,聲源被定位於先接受到刺激的耳朵的一側。人體頭部近似球形,兩耳間的距離約為15~18厘米,聲音到達兩耳的時差的最大值約為0.5毫秒。

(2)雙耳間強度差

(intensity difference of binaural)。聲音的強度隨傳播遠近而改變,即愈遠愈弱。與聲源同側的耳朵獲得的聲音較強,對側耳朵由於聲波受頭顱阻擋得到的聲音較弱。這樣,聲源就被定位於較強的一側。

(3)位相差

低頻聲音因波長較長,頭顱的阻擋作用較小,兩耳聽到的強度差也較小。這時,判定方位主要靠兩耳感受聲音的位相差,即同一頻率聲波的波形的不同部位作用於兩耳,因而內耳鼓膜所受聲波的壓力也就有了差別。雖然這種差別很小,但它是低頻聲源定位的主要線索。
高於3 000赫茲的聲音,兩耳強度差較大,易於定位。兩耳感受刺激的強度差是高頻聲音方向定位的主要線索。聲速為344米/秒,當聲源從正中偏向3°時,刺激兩耳的時間差僅為0.03毫秒,人便能感覺到聲音偏向一側。時間差越大,感到聲音偏向側面的角度越大。偏向身體左右兩側的聲音,到達兩耳強度差和時間差較大,易於辨別其方向;處於兩耳軸線垂直平分面上的聲音,到達兩耳的強度差和時間差相等,難於分辨其方向。在聽覺方向定位時,人經常轉動身體和頭部的位置,使兩耳的距離差不斷變化,以便精確地判斷聲音的方向。這樣,即使是一隻耳朵,藉助頭部和身體轉動的線索也能夠確定聲音的方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