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華桐

聶華桐

聶華桐,1935年10月29日出生於湖北漢口,1957年獲台灣大學理學學士,1966年獲美國哈佛大學哲學博士。現任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楊振寧理論物理研究所榮休教授;香港科技大學兼職教授;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客座教授。1992年曾被中國國家外國專家局授予友誼獎,曾任中國國務院國外智力引進辦公室顧問、中美人才交流基金會理事、世界華人物理協會常務理事、北京科技政策討論會海外籌備小組成員、中國科技體制改革討論會海外成員、中國863高科技發展計畫諮詢小組成員及美國(華裔)科技教育協會會長,並於1980年任美國(華裔)科技教育協會常務理事至今。

聶華桐的研究領域是:研究領域量子引力場理論、引力場理論的拓撲性、中微子在高密度介質中的傳輸性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聶華桐
  • 別名:華相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武漢市
  • 出生日期:1935年11月24日
  • 職業: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 畢業院校:美國哈佛大學
  • 主要成就:曾任世界華人物理協會常務理事等
  • 姐姐聶華苓
人物簡介,人物履歷,童年時代,少年時代,青年時代,榮譽成就,回國效力,學術成果,

人物簡介

聶華桐,又名華相,湖北省廣水市人 ,祖籍廣水市關廟鎮聶家店。1935年11月24日出生於武漢市,父親聶洸,廣水市關廟鎮肖店聶家店下灣人,母親孫國瑛,宜昌三斗坪人,姐姐聶華苓,世界著名作家。兄弟姊妹8人,他排行老八。
少時曾就讀於漢口市立十四國小、武昌文華中學台灣師範大學附屬中學。1957年獲台灣大學理學學士,1966年獲美國哈佛大學哲學博士。長期與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合作,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理論物理研究所從事理論物理研究。中國改革開放以後,曾任中國國務院國外智力引進辦公室顧問、中美人才交流基金會理事、美國(華裔)科技教育協會會長、世界華人物理協會常務理事、北京科技政策討論會海外籌備小組成員、中國科技體制改革討論海外成員、中國863高科技發展計畫諮詢小組成員。
現任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楊振寧理論物理研究所榮休教授,香港科技大學兼職教授,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客座教授

人物履歷

童年時代

華桐的童年時代,是中華民族和他個人家庭的多事之秋。他出生那一年,正是日本侵略者大舉進攻中國的前夕。“九·一八”事變後,東北三省變成了“滿州國”,淞滬成了中國軍隊的“非武裝區”,1935年企圖吞併全中國的日寇又製造了“華北事件”,貧弱的中國處於壘卵之危。父親聶洸,是參加過辛亥革命北伐戰爭的愛國志士,1935年春就任貴州省第七行政督察區專員兼保全司令,區公署駐平越縣,他又兼縣長。他平時不願參加地方官吏吃喝請託,對土豪劣紳一律不予接見,因而與地方情感隔絕,信息不靈。1936年1月25日,正是農曆大年正月初一,紅軍長征路過平越,當晚大雪紛飛,寒風刺骨,當紅軍發起攻城戰鬥時,守城官兵臨陣潰逃,聶洸死於混戰之中。
父親孤身一人殞命偏遠他鄉,妻兒老小都在武漢。華桐兄弟姊妹都在幼年之中,大哥華恆尚在讀中學,大姐華苓才上國小,華桐最小,還在襁褓之中。父親去世後,遺體從平越運到省城貴陽,又從貴陽運回武漢,先暫厝於武昌黃土坡應山會館,1936年4月4日又移往武昌賓陽門外長春觀。4月3日下午,在應山會館,由武漢綏署主任何成浚主持,舉行了點主家祭,200多位親友參加,華桐參加了家祭,是由人抱著戴孝行禮的。
父親去世了,武漢淪陷了。當時聶家在武漢的幾處房產,文華里的房子被炸了,首義路的房子拆了,永松里的房子賣了。1938年秋,華桐隨著母親和一母所生的4個哥姐,從漢口沿江大道劉家祺路14號到江漢關乘船,冒著日本人的炮火,隨著西遷逃難的人們,逆江而上,逃到母親的娘家——湖北宜昌三斗坪。一位素不相識的方姓大爺,出於對他們孤兒寡母的同情,騰出兩間房子,連租金也不要。屋前有條溪水,屋後靠著山。房子因為沒有窗戶很幽暗,一年四季不見陽光,就是在大白天,從外面進來,也得摸黑走一陣子,眼睛才能看清東西。這裡離三斗坪還有十幾里路,華桐一家接觸的多半是莊稼人、窮親戚。他們會走好幾里路,給聶家送一籃雞蛋、一捆白菜或一包袱紅薯。農民純樸溫暖的人情,加上生機盎然的山山水水,給貧困、悲傷的聶家莫大的安慰。
隨著日軍侵略鐵蹄的西進,宜昌也不是安身之地,不久,華桐隨母親從三斗坪遷到四川萬縣,在崇山峻岭之中的鄉村安了家。山岩遮住了半邊天,山上全是岩石和矮樹,空氣濕濕的,透著泥土的芳香。站在村前可以看到遠遠閃亮的長江。土屋旁邊有一排石砌的欄桿,後面是一個菜園,種著南瓜、辣椒、白菜……。母親早就學會了種菜,菜園解決了一家人的生活之需。孩提時的華桐最愛吃肉,小男孩需要營養嘛!母親買不起肉,只有泡蘿蔔呀、醃鹹菜呀,小華桐坐在高高的門檻上嚎啕大哭:“我要吃肉呀!我要吃肉呀!”母親笑著說:“好,給你娶個屠戶的姑娘做媳婦吧!”華桐哭得更傷心了……。華桐剛上國小,大姐華苓在重慶中央大學讀書,暑假回萬縣,華桐會牽頭大黃狗去迎接。哥哥華懋在空軍學校服役,夜晚華桐和媽媽在院子乘涼,看到夜空飛過的飛機,華桐會說這是哥哥開的飛機。

少年時代

1945年8月抗戰勝利後,華桐隨母親從四川返回武漢,住漢口沿河大道聶家過去的老房子,在漢口市立十四國小繼續讀書,國小畢業後進入武昌文華中學讀國中。
1949年初,年僅13年正在讀國中二年級的華桐,隨著母親、哥姐一家5口,從武漢取道廣州離開大陸去了台灣
在台灣,華桐一家過得並不順利。1952年在空軍服役的哥哥聶華懋因飛機失事身亡,年僅25歲;1960年在《自由中國》雜誌社當編輯的大姐聶華苓因“雷震事件”而失業;1962年,歷經磨難的母親因患肺癌逝世。

青年時代

艱辛的生活,苦難的經歷,沒有摧毀華桐的意志,相反培養了他奮發向上、勵志向學的精神。從國中到高中,他勤學不輟,考入台灣大學物理系,1957年大學畢業後,考入了美國哈佛大學。母親去世時,華桐正在哈佛攻讀博士學位,就在母親去世的那一天,華桐還給母親寫了一封信:願早日學成歸來,孝順母親。為了不影響華桐的學習,姐姐和在台親屬都隱瞞著母親去世的訊息,直到接到一位好朋友寄來的一張悼卡,他才知道母親去世的噩耗。作為沒見過父面一直與母親相依為命的人子,作為身處異國他鄉思親孝母的遊子,此時的心情真是無以名狀,他一個人躲在學生宿舍,伏在床上痛哭。他寫信給姐姐:“姆媽臨去世之前,一定是多么想看看我!……姆媽一生奮鬥,為的就是要我們成人,此後的責任就都在我們身上了。我會好好努力,姆媽在天之靈也定可得到安慰。告訴我姆媽臨終時的情形,告訴我她囑咐我們的話……”

榮譽成就

1966年聶華桐獲得美國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就職於紐約大學石溪分校理論物理研究所,與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美籍華人楊振寧教授一起,從事理論物理研究。30多年來,他們探索在統計物理、凝聚態物理、量子場論、數學物理等諸多領域中的科技前沿上,攀登了世界物理科學的一個又一個高峰,為世界人民和人類科學事業奉獻了青春年華。

回國效力

聶華桐身在異國,但從來沒有忘記故國家鄉,他十分關心祖國的科技發展,惦念家鄉親人。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了神州大地,祖國科技事業遲到的春天來臨了。此後,他多次回國服務,回湖北與親人團聚。
1983年6月13日至19日,國家科委召開科技政策研討會,邀請了李天和、聶華桐等20多位美籍華裔專家回國參加。會議最後一天,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親切接見了20位專家。久別的遊子,見到了親人,說起話來格外誠摯,聶華桐向小平建議:中國搞四化建設急需技術和管理專家,可聘請海外專家。
鄧小平邀請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理萬里、姚依林方毅和國家計委主任宋平等到家裡談話,指出“引進國外智力是推進四化建設的戰略方針”。中共中央書記處召開會議討論了小平同志談話。不久,中共中央、國務院以中發[1983]30號檔案作出了《關於引進國外智力以利四化建設的決定》,中共中央以中發[1983]199號檔案發出通知,成立“中央引進國外智力以利四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姚依林任組長,時任中國財經領導小組秘書長的張勁夫負責日常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建國門中信大廈辦公樓,辦公室主任由當時的國家外國專家局局長王遒擔任,聶華桐是辦公室唯一的顧問。此間,他還擔任北京科技政策討論會海外籌備小組成員,中國科技人才體制改革討論會海外成員,中國人才交流基金會理事。聶華桐可謂最早為祖國改革開放進言獻策的海外華人。
1986年6月6日,聶華桐與大姐聶華苓結伴回到武漢,一下火車,就直奔漢口沿江大道,看望在長江航運局第二中學任教的姐姐聶華惠,隨後又去武漢水運工程學院看望兒時的夥伴。在江岸區羅家莊長航宿舍區聶華惠家裡,他和姐姐、姐夫、外侄及大姐華苓和從河南開封趕來的大哥聶華桓歡聚一堂,敘不盡的離情別緒。關心科技和教育改革的他,還向武漢大學師生介紹了國外教育和科技發展狀況。當時的武漢市市長吳官正熱情地接待了這位返鄉的遊子。
1996年,清華大學為了重現理科輝煌,實現躋身世界一流大學行列的夢想,又把聶華桐推上了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主任的位置。當時,清華大學王大中校長和梁尤能副校長親赴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向楊振寧先生髮出了求賢之約。幾經醞釀,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周光召先生的推薦下,在楊振寧先生的安排下,1997年2月28日,聶華桐懷著為祖國服務、在中國建立世界一流科研中心的志願,辭去紐約州立大學職位,飛抵北京。

學術成果

1 “Renormalization Effects and the Cabibbo Angle”, Phys. Rev. Letters 15, 902 (1965).
2 “ Decay and Current Algebra” (in collaboration with W.A. Bardeen, L.S. Brown, and B.W. Lee), Phys. Rev. Letters 18, 1170 (1967).
3 Generalized Weinberg Sum Rules and the Axialvextor Cabibbo Angle”, Phys. Rev. Letters 19, 43 (1967).
4 Pion Electromagnetic Mass Difference” (in collaboration with I.S. Gerstein, B.W. Lee, and H.J. Schnitzer), Phys. Rev. Letters 19, 1064 (1967).
5 “T = 3/2 Admixture in Nonleptonic Decays of K-Mesons”, phys. Rev. Letters 20, 82 (1968).
6 “SU(3) Goldberger Treiman Relations and the Cabibbo Angle”, Phys. Rev. Letters 20, 1254 (1968).
7 “Current Algebra, Subtracted Dispersion Relations, and Kl3 Form Factors”, Phys. Rev. Letters 21, 116 (1968)
8 “Fragmentation Models for Inelastic Lepton-Hadron Scattering (in collaboration with J.M. Wang), Phys. Rev. Letters 26, 1139 (1971).
9 ”High Energy Behavior of Nonabelian Gauge Theories” (in collaboration with Y.P. Yao), Phys.Rev. Letters 32, 1074 (1974).
10 “Possible Interactions of the J Particle” (in collaboration with T.T. Wu and C.N. Yang), Phys. Rev. Letters 34, 49 (1974).
11 “Inelastic Neutrino Scatterings: Non-scaling Effects at Large " (in collaboration with F, Hayot), Phys. Rev. Letters 35, 810 (1975).
12 “Multi-muon Production in High Energy Muon Scattering” (in collaboration with F. Bletzacker and A. Soni), Phys. Rev. Letters 37, 1316 (1976).
13 “Semi-Leptonic Decays of Charmed Mesons Produced in Electron-Positron Annihilation” (in collaboration with F. Bletzacker and A. Soni), Phys. Rev. D16, 732 (1977).
14 “Trimuon and Same-Sign Dimuon Production in Neutrino Scattering” (in collaboration with F. Bletzacker and A. Soni), Phys. Rev. Letters 38, 1241 (1977).
15 “An Identity in Riemann-Cartan Geometry” (in collaboration with M.L. Yan), J. Math. Phys. 23, 373 (1980).
16 “Quantized Dirac Field in Curved Riemann-Cartan Background” (in collaboration with M.L. Yan), Ann. Phys. 138, 237 (1982).
17 “Lorentz Anomaly” (in collaboration with L.N. Chang), Phys. Rev. Letters 53, 21 (1984).
18 “Quantum Effects on 4-Dimensional Space-Time Symmetries”, Phys. Rev. Letters 53, 2219 (1984).
19 “Off-Diagonal Long Range Order: Meissner Effect and Flux Quantization” (in collaboration with G. Su and B.H. Zhao), Phys. Rev. B51, 3760 (1995).
20 “Ward Identities for Transport of Classical Waves in Disordered Media” (in collaboration with Liu Chen and Ping Sheng), Phys. Rev. E45, 1145 (199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