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氏麥桿畫

聶氏麥桿畫

麥桿畫是凝聚濃郁鄉土氣息的中國傳統手工藝品,其題材主要涉及到花鳥蟲魚、山水風景、亭台樓閣、人物時尚、古今詩詞等,麥稈畫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它不僅適用於客廳、臥室、賓館、酒店、會議室等裝飾、會議禮品及各種紀念品之用,也成為一些國家級的重要場合和博物館的裝飾之用,更重要的是麥稈畫被譽為“中華一絕”“中國手工藝術精品”,所以具有極高收藏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聶氏麥桿畫
  • 分類:手工藝品
  • 地區:中國
歷史,傳說,

歷史

據史記資料介紹,古中國原來是沒有麥子的,小麥先是由西亞通過中亞進入到中國的西部地區。戰國時代的《穆天子傳》記述周穆王西遊時,新疆、青海一帶部落饋贈的食品中就有麥。 商周時期,麥子已入黃河中下游地區。春秋時期,麥子已是中原地區司空見慣的作物了。《左傳》記載,今山東、山西、河南、河北、安徽等地當時都有小麥生產。 從麥子出現在古中國的那一天起,我們聰慧的祖先就開始以麥稈為原材料進行藝術畫的創作了,但由於歷史變遷和社會動盪,傳說中的麥稈畫長期以來難覓其蹤,直至秦懷王墓發掘時才出土面世。發掘出的麥稈畫原作雖經兩千多年腐蝕,仍然色澤鮮明,不失古樸本色,令人嘆為觀止。

傳說

另有傳說:東漢劉秀被王莽追殺,萬般無奈,藏於麥地之中,麥草隨即化為樹林保護劉秀。因此當地人視麥草為祈福迎祥之草,逐製作麥草畫,供奉朝廷。 依此傳說,東漢年間麥稈畫的藝術層次與寓意又有了歷史性的發展與升華。作為賴以生存的主要食品,小麥歷來被人們視為神聖之物,古人祭祀天地就賦予了小麥極高的地位,它象徵豐收和財富。麥稈畫也因為它的材質來源而不僅有濃厚的民間藝術味道,又有著吉祥高貴的象徵意味。然而在封建的農耕社會,麥稈畫雖來自民間,卻也十分稀罕,更因其作為皇家貢品,所以不可能在平凡百姓中流行,只能作為奇藝在皇室貴族間賞析珍藏。老一輩民間藝術家嘔心瀝血挖掘研究古老的工藝技術,大膽進行實踐,使麥稈畫這一種民間藝術瑰寶重現人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