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色草

聲色草

聲色草,中藥名。為石竹科植物白鼓釘Polycarpaea corymbosa (L.) Lam.的全草。分布於華南及江西、福建、雲南等地。具有清熱解毒,利濕,化積之功效。用於暑濕泄瀉,痢疾,小便淋痛,腹水,小兒疳積,癰疽腫毒。

基本介紹

  • 中藥名:聲色草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中央種子目
  • :石竹科
  • :白鼓釘屬
  • :白鼓釘
  • 分布:華南及江西、福建、雲南等地
  • 採集時間:春、秋採集
別名,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性,生長環境,藥材性狀,相關論述,

別名

辛苦草、過飢草《泉州本草》、廣白頭翁、滿天星草、白頭康、蟳仔草、疳積草。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淡,性涼。

歸經

歸胃、膀胱經。

功效

清熱解毒,利濕,化積。

主治

用於暑濕泄瀉,痢疾,小便淋痛,腹水,小兒疳積,癰疽腫毒。

相關配伍

1、治食積、腹瀉:白鼓釘30g,鹹橄欖10個。水煎服。
2、治小兒疳積:白鼓釘3g,蟳1隻。同燉服。(1-2方出自《福建藥物志》)
3、治蟲蛇咬傷:鮮白鼓釘全草60g。搗絞汁內服,渣敷患處。(《泉州本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

採集加工

春、秋採集,洗淨扎把,曬乾或鮮用。

形態特性

一年生草本,高15-35厘米,多少被白色柔毛。莖直立,單生,中上部分枝,被伏柔毛。葉假輪生狀,葉片狹線形或針形,長1.5-2厘米,寬約1毫米,頂端急尖,近無毛,中脈明顯;托葉卵狀披針形,頂端急尖,長2-4毫米,乾膜質,白色,透明。花密集成聚傘花序,多數;苞片披針形,透明,膜質,長於花梗;花梗細,被白色伏柔毛;萼片披針形,長2-3毫米,寬0.5-1毫米,頂端漸尖,基部稍圓,白色,透明,膜質;花瓣寬卵形,頂端鈍,長不及萼片1/2;雄蕊短於花瓣;子房卵形,花柱短,頂端不分裂。蒴果卵形,褐色,長不及宿存萼的1/2;種子腎形,扁,長0.5毫米,寬0.25-0.3毫米,褐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沿海空曠沙地及山坡草地。分布於華南及江西、福建、雲南等地。

藥材性狀

全草長15-35cm。莖纖細而堅硬,二歧分枝,被白色小茸毛。葉對生,完整葉片寬線形或針形,可達25mm,有茸毛,托葉長披外形,長約為葉的1/2或更長。花序密集成頂生聚傘狀。花小,白色。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彙編》:“清熱解毒,除濕利尿。主治急性細菌性痢疾,腸炎,實症腹水,消化不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