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聰明石
出處,解釋,
出處
黃岐山上就有這樣一處奇蹟。多年以來我一直徜徉其間,而百思不得其解,懷疑自己學力不臻之故,於是曾持照片,以出差之便,拜訪過京滬一些我所熟悉的潮籍與外籍的地質學家,以及工作者。他們所給的答案大都有些含糊。這也難怪,科學可以解釋許多帶有普遍性的現象,但科學還不是一把萬能鎖匙,某些特殊的東西,也許原本就未發現,又焉能解而讀得出來。
我說的是黃岐山 “小有洞天”西南側的一方石頭上,有著造型奇異的形狀,有點像一個個牙齒帶著牙根,又有點像一隻只巨獸的大足,但又好像不是。地方志上不乏“小有洞天”的記載,或以為斯是秦漢時人所居,意即仙窟。
那么,洞口石上奇象,它是天成還是人為?
解釋
根據花崗石形成的原理,一塊大石中有局部象形的或異質的現象,這不奇怪,而且有人利用這些現象造出人文的景致也不稀罕。我的老家地都鐵場山韞玉岩上,有一大石面南處凹了兩個深坑,後人略事勾勒,作出與唐代的飛天造像一樣,美麗而靈動的圖案。然而黃岐山的這一處呢,要說人為雕刻似乎有些可辨的跡象,如上下邊際各有二條橫線,但中間部分,卻是天然印記愈是明顯。
會不會原來石上有些凹凸不平,於是有好事者“因勢利導”,做了一些主題加工?倘是這樣,他要花費多日的人工,誰有這樣的耐心,來做這半途而廢的玩意?因為看不出作品的主題,究竟是模仿哪處石窟、摩崖造像,試圖製作或道或釋的石刻作品,還是別具心裁,新的創意表現?好像又都不是。因為證諸多人,未能發現和識知這些“形象”和“意象”。也許世上本無此物。
於是,這塊本來普通但又有著如此神奇的石頭,簡直成了一部天書。低智商和高智商的人士都只能承認不懂的一組圖形。
當然可以不急於破譯和解讀,好好保留讓更多的人來做聯想、作臆說,或作民間傳說的素材,讓這石頭的附加價值膨脹起來。這樣,或許也就能讓原本並不聰明的人聰明;原本聰明的人更加聰明起來。因為聰明並非天賦,聰明須賴歷練積累而成。看多了,想多了,有了覺悟,就是聰明。以我所知,世上眾多標榜為聰明泉的泉水,喝了一肚子未必真的能夠聰明起來,弄得不好還要腹瀉。倒是黃岐山上的這塊石頭,可以不動聲色而產生這樣的功效,讓許多人先聰明起來。於是乎我想:這塊載著“天書”的大石,是否可以名之為“聰明石”呢?多摸一摸吧,難準哪一天想開竅的人也就開竅了。
古往今來,談論黃岐名石的,大都只是矚目山頂那方“石湖”,也叫“潛雷石”的大石,地方志、《粵中見聞》之類的文獻,都把它說得神乎其神,明末著名文學家張明弼甚至為它作頌。但潛雷石哪有聰明石的多元與深遠,它充其量只是可以騰雲致雨,與左近神仙古洞有染的“聰明石”,它能惠賜揭陽社會的,恐怕不是這么簡單,這么樸素了。
那是上蒼對於揭陽的恩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