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聯囊蕨
- 形態描述:奇數羽狀複葉
- 長可達:13 mm
- 寬: 5 mm
中文名,形態描述,分類,貴州聯囊蕨,肥大聯囊蕨,小聯囊蕨,昌都聯囊蕨,
中文名
聯囊蕨
形態描述
聚囊著生於小羽片的背面,皺囊式,極小,緊擠於側脈或支脈兩側,單行排列成線形聚囊堆,滿布於小羽片背面
分類
貴州聯囊蕨
形態描述:奇數羽狀複葉,末次羽片線狀披針形,頂端漸尖,頂小羽片長,末級羽軸粗壯,寬約 1 mm。小羽片亞對生,不整齊,以 80°~90°著生於羽軸腹面邊緣,緊擠或微分離,基部不聯。發育完全的小羽片長舌形,長可達13 mm,寬 5 mm,基部略收縮,頂端鈍圓;中脈粗直,延至頂端附近;側脈稀,一般不分叉。生殖小羽片背面中脈兩側各具16~20 對線形聚囊堆;聚囊堆由多達24枚聚囊組成,聚囊卵形至長卵形,沿側脈排列成行,彼此緊貼 。
時代產地:貴州盤縣,宣威組下段;晚二疊世
肥大聯囊蕨
形態描述:生殖小羽片的碎片長可達 4 cm 以上,寬 1.9 cm,可能呈卵形,頂端破碎,基部收縮,側邊略呈波狀,中脈粗強,寬約 2 mm,側脈以寬角斜伸,每厘米約9條。聚囊堆長,下陷,著生於小羽片背面,位於整條側脈長度的兩旁,孢子囊細小,眾多,連合緊密 。
時代產地:貴州宣威東山區,晚二疊世
小聯囊蕨
形態描述:末次羽片帶形,頂端漸尖,長可達 4.2 cm 以上,寬 9 mm,軸寬約 1 mm 左右,向前緩緩收縮,表面平滑或具縱紋。小羽片緊擠,不整齊,鐮刀狀卵形,頂端鈍,長4 mm,寬 2.5 mm。中脈直,側脈簡單,以寬角斜伸,聚囊堆長,下陷於背面,著生在側脈兩旁,中脈兩側各 9~12對(趙修祜等,1980) 。
時代產地:貴州富源慶雲,宣威組下段;晚二疊世
昌都聯囊蕨
形態描述:至少二次羽狀複葉,可能全為能育葉,僅近頂端尚未成熟部分保存為裸羽片狀態。末二羽片可能為披針形,8~13 cm 寬,不少於 15 cm 長,中軸下部寬約 3 mm,往上漸變窄,近頂部寬 1 mm 左右,表面具細縱紋和一縱脊(背面)或縱溝(腹面) ,常以 55° 或更大角度分出末次羽片;末次羽片寬線形,互生於中軸側緣的腹面上,緊擠,側邊彼此接觸或略相覆蓋,一般 8~12 mm 寬,50~70 mm 長,下部最寬,中、上部向前慢慢變窄,最後形成一寬度只有其下部 1/3~1/4 的長三角形頂端。羽軸約 1 mm 寬,表面與末二次羽軸(中軸)相同,常以 75°~85° 角分出小羽片;小羽片長橢圓形或卵橢圓形,基部緊靠,但不聯合,下部或中、下部兩邊平行,上部收縮成鐮刀形,頂端微微向前指;中脈明顯,基部下延,伸到頂部分散;側脈較稀,以很小角度至中脈伸出後不遠就彎向兩側,然後分叉,有時其前一支脈再分叉一次;末次羽片基部上行第一小羽片特別發育,基部前端略擴大,寬度為其鄰近正常小羽片的 1.5 倍,長度為正常小羽片的 1.5~2 倍,頂端超覆於上鄰末次羽軸之上,邊緣微缺裂,中脈細,直伸到頂。以狹角分出側脈 5~7 對,基部的下行側脈分叉 1~2 次,末次羽片基部下行的第一小羽片也較其鄰近正常小羽片略長(大都破損或為上行第一小羽片所掩覆) ,但比較寬大,其基部下行第一側脈特別發育,可分叉 2~3 次,所有不正常小羽片不具聚囊堆,僅極少數在基部偶有個別聚囊堆出現。正常實小羽片中脈的兩側各具一縱行聚囊堆;聚囊堆圓形到橢圓形,或因相互擠壓而略呈矩形,每行數目隨小羽片所在位置和發育程度不同而變化,最發育處每行可達 10 堆,不發育或已育者只有 1~2 堆;聚囊堆在同一行的數目和疏密情況以及發生次序沒有規律,直徑變化在 0.3~0.5 mm,個別部位隱約可見每一聚囊堆由 5~7 個聚囊繞一中軸組成,確切的細部結構則不明;聚囊堆在腹面印痕標本上保存為小圓坑,中心散凸;背面印痕則相反。所有小羽片的近頂端部分不育,不具聚囊堆(李星學等,1982) 。
時代產地:西藏昌都妥壩,妥壩組; 晚二疊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