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聚館古貢冬棗
- 是否含防腐劑:否
- 主要營養成分:富含人體所需的19種胺基酸,A、B、C、E等多種維生素
- 適宜人群:大眾
分布情況,植物文化,由來,淵源,
分布情況
此棗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古樹參天,果實纍纍,可觀、可贊、更可餐。這就是我要向大家隆重介紹的我家鄉的美食——聚館古貢冬棗
聚館冬棗營養價值極高。它晶圓剔透,皮薄核小細嫩多汁,甘甜清香,營養豐富,落地即碎,入口即酥,凡嘗過之人,無不為其獨特品質所傾倒。據專家考證,聚館村位於華北平原東端,地處北緯38°38和東經117°24’,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型大道墓慨陸氣候,年平均氣溫12℃,年降水量500—700毫米。這裡熱量資源、太陽輻射總量和光合有效輻射都很豐富,氣溫晝夜溫差大,土壤氯離子含量高,這些自然條件最適宜冬棗的生長。聚館冬棗平均單重18克,最大單重52克,其營養價值極高,富含人體所需的19種胺基酸和A、B、C、E等多種維生素,並含有鉀、鈉、鐵、鋅等多種微量元素,含可溶性固形物38%—42%,總酸含量0.367%,果膠0.286%,纖維素1.747%,鐵0.2mg/100g,鋅2.83mg/kg,特別是維生素C 含量尤其豐富,達370mg/100g,是蘋果的70倍,梨的100倍,金絲小棗的20倍,營養價值堪稱“百果之王”,被譽為“活的維生素丸”。因此,食聚館冬棗能“內潤六和肝嚷乎晚腸,外通八極清氣”,“日啖一粒,紅顏常駐”。
冬棗古已有之。相傳,秦始皇及漢武帝在位時為乞求長生不老,尋仙不輟,聽說仙人只吃冬棗不吃飯,便曾多次派方士為其尋找“肉厚皮薄,值脆甘甜”的冬棗。漢武帝劉徹更是在元封元年(前110年)來章武(黃驊)巡遊時嘗到大臣公孫敖向汗匙嚷譽他獻的冬棗時,當即赦封為“仙棗”。
明孝宗時,興濟人張巒之女,被冊立為後,為治興濟減河的水患,張皇后口喻胞弟哥倆督辦,雖人稱興濟減河為“娘娘河”。此河源興濟,出青縣,過靜逸,入黃驊境,經聚館,桃園向東,在張巨河流入渤海。兩國舅發現聚館村娘娘河畔冬棗皮薄肉厚,質脆口甜,令人進獻皇帝皇后,即得到孝宗張皇后的青睞,稱為“棗中極品”“百果之王”,並當即欽定為“貢品”…….即成為尋檔剃貢品,自然嬌貴,落地即碎,不易儲存,加上自然條件及栽培方面的問題,冬棗遂成為了“藏在深閨人未知”的“金枝玉葉”。
黃驊市聚館村集中了198棵仍在結棗的古樹,可以說是冬棗的老家。為什麼只剩下這198棵果樹?因為在大躍進時期,人們忙著人民公社化,忙著土法煉鋼,而土法煉鋼需要柴火,娘娘河邊的棗林,粗壯的老樹,一夜之間砍了個光。
冬棗為什麼那么甜,那么脆,為什麼是這個樣子?這裡有氣候,光照,濕度等天時的因素;也有土壤成分,商情等地利的原因。每棵樹不但經過認真的剪枝,樹身上還留著一道道“開甲”的痕跡,那是為了控制枝葉瘋長辣幾乃,讓營養集中到果實上去。沒有世世代代種樹人的愛心,經驗和技術,就沒有今天的冬棗。這裡的冬棗樹一年年生長著,一代代生長著,在世世代代農民手裡成了綴滿瑪瑙的寶樹。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今天,普通老百姓也能享用到冬棗的美味了。黃驊已發展冬棗30多萬畝。2001年,黃驊被命名為“中國冬棗之鄉”,2001年“中國冬棗原產地域保護單位”和“綠色食品認證”獲得國家批准。2006年5月,黃驊“聚館古貢棗園”成了“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片被國務院確定為“國保”級文物的經濟林。作為國內冬棗的嫡祖林與母林,聚館冬棗個大核小、皮薄汁多、肉質細脆,自明代開始,被作為御用貢棗達600年。公元1996年,國內林果界專家一致認定黃驊冬棗為“全國260個鮮食棗品質之冠”。“聚館古貢”冬棗采自聚館古貢棗園100-740年樹齡的文物冬棗樹,天然綠色,古韻飴嘗。作為活文物產品,產量有限,本品只限量銷售高端禮品。!
站在一片片生婆煉迎墊機勃勃、碩果纍纍的冬棗林前,品著香甜的冬棗,你就會感受到黃驊這片土地的雄奇與博大;你就會感受到黃驊人的智慧和善良。這些茂密的樹林,承前啟後,不僅綿延著物種的生命,而且凝聚著歷史聚館人、黃驊人的希望、夢想、心血和靈魂,更象徵著一代代勤勞智慧的黃驊人民戰勝惡劣條件,披荊斬棘,百折不撓,追求美好幸福生活,創造輝煌歷史的鬥志與豪情。
故 鄉
就是在這裡,河北省黃驊市齊家務鄉聚館村,一塊方圓千畝的土地上,保存著迄今為止世界上唯一一處原始冬棗林。林內百年以上古樹1067棵,其中600年以上的古樹達198棵,是世界上發現的最古老的冬棗樹。
這裡栽植冬棗的歷史可上溯至秦漢,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自明代開始,冬棗作為貢品,而受到宮廷青睞,因此聚館冬棗又被稱為“貢棗”。現代冬棗的栽培推廣,始自1988年,從這小小的園林發端,一發不可收凝糠,走向了中國,走向了世界,此謂世界冬棗的故鄉。
植物文化
歷史
史傳,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徐福東渡時發現聚館冬棗,稱其為“神果”,並引得始皇帝最後一次東巡;
公元前110年(漢元封元年),漢武帝在章武(今黃驊)築台求仙,相傳當地人奉上聚館冬棗,被武帝封為“仙棗”;
公元1404年(明永樂二年),劉姓遷滄始祖洪公率子侄行至於此,見古棗林,遂居於此,立聚館村;
公元1490年(明弘治三年),當朝國舅張氏兄弟將聚館冬棗帶進宮獻於帝後,被弘治帝欽定為“貢棗”;
1958年,聚館古貢棗園遭遇“大躍進”浩劫,大部分古樹被伐;
1988年,周邊地區從聚館古貢棗樹上取枝嫁接,開始大規模繁育;
1996年10月,被林業部知名專家評為“全國260餘個鮮食果品之冠”;
1998年7月,獲得第十屆國際名優土特新產品博覽會最高金獎;
1999年10月,獲得昆明世博會金獎;
2002年6月,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批准對黃驊冬棗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
2002年7月,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綠色食品”;
2003年至今,聚館古貢棗園被黃驊市委、市政府確定為歷屆“中國·黃驊冬棗節”第一採摘現場;
2004年,被河北省政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5年7月,在國家工商總局註冊“聚館”牌冬棗商標;
2005年8月,兩枚聚館古冬棗接穗搭載“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升空,進行太空轉基因變異實驗;
2005年10月開始,聚館冬棗進入國內航空食品配餐領域,登上了奧運會運動健兒專機和台商直航包機; 2006年3月,被河北省政府評為首批省級鄉村旅遊示範點,全滄州僅此一處;
2006年5月,聚館古貢棗園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為中國冬棗唯一“國保”級品牌,同時也開創了中國文物保護的新門類。
2006年10月,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辦聚館古貢棗園文物保護與利用北京高層論壇。
古黃河曾在此靜靜流淌三百多年。
大禹在此治水,疏浚九河。
此處西去二里的麻姑村有座麻姑廟,當地民謠稱:“北海敬麻姑,南海拜媽祖,賜福眾百姓,成仙居此處。”
由來
明朝初期,發生過一場慘無人道的歷史悲劇,這就是“靖難之役”,民間俗稱“燕王掃北”。燕王朱棣為奪皇位,在河北、河南、山東一帶與政府軍展開了長達四年之久的拉鋸戰。飽經戰亂、災荒,企盼安居樂業的中原百姓,愚忠思想根深蒂固,自發幫助政府軍抵抗燕軍。燕王大怒,於是每攻一地,便屠其城,赤其地,百姓被屠戮殆盡。在這幕慘劇中,這裡發生了奇蹟,史說燕軍臨近之時,突降大霧,籠罩村莊,燕軍擦邊而過,村民幸免於難,遂將村名改為“起家霧”,後演稱“齊家務”。齊家務的保存,也使這一帶的歷史文化得以流傳。
聚館村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存在,位於齊國的邊陲,當時各路諸候之間征戰不休,生靈塗炭。齊王為保家衛國,在此設立點將台,親自指揮大軍出征。不久將士們凱旋而歸,齊國大夫在此迎接,歡聚一堂,把酒慶祝,此地被稱為“聚館”。
淵源
秦始皇為求長生,命方士徐福往東海尋長生不老之藥。徐福在今黃驊一帶逗留兩年有餘,遍尋仙丹,偶得土人奉上異棗,采於初冬,落地即酥,入口甘甜,食之神清氣爽,眾人以為“神果”。然而鹹陽距此千里之遙,無法送達。後徐福東渡扶桑,一去不返。公元前210年,始皇帝親自帶隊,來尋神果,未果即駕崩於途中,始皇帝終無口福。
一代英雄漢武帝也是痴迷長生不老。受方士李少君“有仙人食仙棗逾500年而不衰”的盅惑,於公元前110年東巡觀海、築台求仙。當時共修建兩座武帝台,其中北台在齊家務東20公里處(今天津市沙井子),可惜因年久現已不復存。這裡距原始冬棗林僅10公里,武帝終於得食冬棗,當即封為“仙棗”。
明孝宗皇后張氏,弘治帝原配(公元1470—1505年),滄縣興濟人。弘治三年,為治水患,張皇后詔諭胞弟張鶴齡、張延齡督辦疏浚減河,時人稱為“娘娘河”。兩國舅督辦開挖減河時,發現聚館冬棗,便令人採摘進獻皇帝皇后,被弘治皇帝稱為“棗中極品”、“百果之王”,當即欽定為貢品,年年來朝。此制一直沿襲至清,冬棗也由此成為“貢棗”。
生 存
千年冬棗林曾經歷兩次浩劫,第一次是1958年,中國國內興起大煉鋼鐵運動,以伐樹燒炭作燃料,伐樹燒炭成為最重要的政治任務,人們看著千年的古冬棗樹一棵棵倒下,心急如焚,痛如刀割,但又無可奈何。第二次是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在“以糧為綱”和“農業學大寨”運動中,又一次大量砍伐樹木,以增加耕作面積。在這兩次大規模砍伐中,村南娘娘河堤上的冬棗樹無一倖免地“全軍覆滅了”!在那段歲月里,先後共砍伐古冬棗樹2600株。
今天倖存的這198棵“老壽星”,終於苦盡甘來,它們所在的樹園,被稱為“古貢棗園”。02年獲國家原產地域保護,04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06年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今天的人們,也有幸可以在文物的樹蔭中徜徉。
傳 播
冬棗繁育要靠特殊嫁接的辦法繁育。關於冬棗的來歷眾說紛紜,有不少神話傳說,如神仙所賜、王母栽植等。比較科學的說法有兩種:一種是古人用外地棗枝與本地酸棗樹嫁接,經過多年培育形成;另一種是棗樹遭受雷擊,改變了樹的基因,原始冬棗林內有一株雷公樹,被雷劈掉一半,但仍枝繁葉茂,而且樹下根孽出兩株天然的冬棗樹,堪稱稀奇。
關於冬棗最早的對外傳播,則是明朝正統年間(公元1436—1450年),吏部天官王翱由京返鄉,途中吃到聚館冬棗,稱讚“美不可言”。回到老家王帽圈(今海興縣,距聚館四十公里),命鄉民必種冬棗樹,以享人間美味,後來逐步傳入山東等地。
經過近二十年的大規模開發,黃驊冬棗從2萬畝發展到20多萬畝。齊家務鄉已達到3萬畝,聚館冬棗也發展到4000多畝,人均3畝冬棗。
齊家務人最重視冬棗品質,全部實行科學管理,上農家肥,施生物藥,實現了無公害生產。這裡的鮮冬棗已成為中南海特貢棗,暢銷京、津等地。
品 質
冬棗因其成熟較晚,採摘於秋末冬初而得名。聚館冬棗晶圓剔透,皮薄核小,細嫩多汁,甘甜清香,營養豐富,落地即碎,入口即酥,其獨特品質獨一無二。
聚館村位於華北平原東端,地處北緯38°38’和東經117°24’,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型大陸氣候,年平均氣溫12℃,年降水量500—700毫米,全年平均日照2801小時,年太陽輻射量128224卡/平方厘米。土壤中有機脂0.94%,速效磷6.5ppm,速效鉀180ppm,全氮0.06%。這些自然條件最適宜冬棗的生長。
聚館冬棗營養價值極高,富含人體所需的19種胺基酸和A、B、C、E等多種維生素,並含有鉀、鈉、鐵、鋅等多種微量元素,特別是維生素C 含量尤其豐富,達354mg/100g,是蘋果、梨、葡萄等水果的50—150倍,營養價值堪稱“百果之王”,被譽為“活的維生素丸”。因此,食聚館冬棗能“內潤六和肝腸,外通八極清氣”,“日啖一粒,紅顏常駐”。常食冬棗,有抗癌、延緩衰老之功效。
碑 文
為紀念冬棗這一產業為農民增收作出的突出貢獻,弘揚千年冬棗文化,由黃驊市委、市政府在聚館原始冬棗林立天然龍背石一塊,鐫刻冬棗之功,碑文如下:
燕趙之域,渤海之陽,土風醇厚,物華燦然。果品眾多,然獨享譽中外者,惟冬棗為最焉。是棗形大核小,肉厚皮薄,質脆味甘,古有“仙棗”之封,今有極品之譽;上獲名果金獎鮮食棗品之冠,下得民間百姓餐桌佳品之贊;內潤六和肝腸,外通八極清氣;橫連四海賓朋,縱貫千年文華。源推秦皇漢武乞壽求仙而不得,視冬棗為神品,日啖一粒,紅顏常駐,思接史記漢書柳縣章武皆植棗,以此物為食,家釀半斛,殷實富足。有明一代,曾得“貢棗”之榮。是斯,觀之如春晨丹陽,生金順天吉之喜;食之若夏朝雨露,得迴腸盪氣之益;念之似攀月擷霞,有夢繞魂牽之誘。此土,所以得天之佑;此物,所以有靈之惠;此民,所以望達之福。嗟夫,冬棗之功,善莫大焉。
執政啼血為民,立業剖心為國,引領百姓富達。冬棗之記,以志天詳也。
站在一片片生機勃勃、碩果纍纍的冬棗林前,品著香甜的冬棗,你就會感受到黃驊這片土地的雄奇與博大;你就會感受到黃驊人的智慧和善良。這些茂密的樹林,承前啟後,不僅綿延著物種的生命,而且凝聚著歷史聚館人、黃驊人的希望、夢想、心血和靈魂,更象徵著一代代勤勞智慧的黃驊人民戰勝惡劣條件,披荊斬棘,百折不撓,追求美好幸福生活,創造輝煌歷史的鬥志與豪情。
故 鄉
就是在這裡,河北省黃驊市齊家務鄉聚館村,一塊方圓千畝的土地上,保存著迄今為止世界上唯一一處原始冬棗林。林內百年以上古樹1067棵,其中600年以上的古樹達198棵,是世界上發現的最古老的冬棗樹。
這裡栽植冬棗的歷史可上溯至秦漢,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自明代開始,冬棗作為貢品,而受到宮廷青睞,因此聚館冬棗又被稱為“貢棗”。現代冬棗的栽培推廣,始自1988年,從這小小的園林發端,一發不可收,走向了中國,走向了世界,此謂世界冬棗的故鄉。
植物文化
歷史
史傳,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徐福東渡時發現聚館冬棗,稱其為“神果”,並引得始皇帝最後一次東巡;
公元前110年(漢元封元年),漢武帝在章武(今黃驊)築台求仙,相傳當地人奉上聚館冬棗,被武帝封為“仙棗”;
公元1404年(明永樂二年),劉姓遷滄始祖洪公率子侄行至於此,見古棗林,遂居於此,立聚館村;
公元1490年(明弘治三年),當朝國舅張氏兄弟將聚館冬棗帶進宮獻於帝後,被弘治帝欽定為“貢棗”;
1958年,聚館古貢棗園遭遇“大躍進”浩劫,大部分古樹被伐;
1988年,周邊地區從聚館古貢棗樹上取枝嫁接,開始大規模繁育;
1996年10月,被林業部知名專家評為“全國260餘個鮮食果品之冠”;
1998年7月,獲得第十屆國際名優土特新產品博覽會最高金獎;
1999年10月,獲得昆明世博會金獎;
2002年6月,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批准對黃驊冬棗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
2002年7月,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綠色食品”;
2003年至今,聚館古貢棗園被黃驊市委、市政府確定為歷屆“中國·黃驊冬棗節”第一採摘現場;
2004年,被河北省政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5年7月,在國家工商總局註冊“聚館”牌冬棗商標;
2005年8月,兩枚聚館古冬棗接穗搭載“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升空,進行太空轉基因變異實驗;
2005年10月開始,聚館冬棗進入國內航空食品配餐領域,登上了奧運會運動健兒專機和台商直航包機; 2006年3月,被河北省政府評為首批省級鄉村旅遊示範點,全滄州僅此一處;
2006年5月,聚館古貢棗園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為中國冬棗唯一“國保”級品牌,同時也開創了中國文物保護的新門類。
2006年10月,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辦聚館古貢棗園文物保護與利用北京高層論壇。
古黃河曾在此靜靜流淌三百多年。
大禹在此治水,疏浚九河。
此處西去二里的麻姑村有座麻姑廟,當地民謠稱:“北海敬麻姑,南海拜媽祖,賜福眾百姓,成仙居此處。”
由來
明朝初期,發生過一場慘無人道的歷史悲劇,這就是“靖難之役”,民間俗稱“燕王掃北”。燕王朱棣為奪皇位,在河北、河南、山東一帶與政府軍展開了長達四年之久的拉鋸戰。飽經戰亂、災荒,企盼安居樂業的中原百姓,愚忠思想根深蒂固,自發幫助政府軍抵抗燕軍。燕王大怒,於是每攻一地,便屠其城,赤其地,百姓被屠戮殆盡。在這幕慘劇中,這裡發生了奇蹟,史說燕軍臨近之時,突降大霧,籠罩村莊,燕軍擦邊而過,村民幸免於難,遂將村名改為“起家霧”,後演稱“齊家務”。齊家務的保存,也使這一帶的歷史文化得以流傳。
聚館村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存在,位於齊國的邊陲,當時各路諸候之間征戰不休,生靈塗炭。齊王為保家衛國,在此設立點將台,親自指揮大軍出征。不久將士們凱旋而歸,齊國大夫在此迎接,歡聚一堂,把酒慶祝,此地被稱為“聚館”。
淵源
秦始皇為求長生,命方士徐福往東海尋長生不老之藥。徐福在今黃驊一帶逗留兩年有餘,遍尋仙丹,偶得土人奉上異棗,采於初冬,落地即酥,入口甘甜,食之神清氣爽,眾人以為“神果”。然而鹹陽距此千里之遙,無法送達。後徐福東渡扶桑,一去不返。公元前210年,始皇帝親自帶隊,來尋神果,未果即駕崩於途中,始皇帝終無口福。
一代英雄漢武帝也是痴迷長生不老。受方士李少君“有仙人食仙棗逾500年而不衰”的盅惑,於公元前110年東巡觀海、築台求仙。當時共修建兩座武帝台,其中北台在齊家務東20公里處(今天津市沙井子),可惜因年久現已不復存。這裡距原始冬棗林僅10公里,武帝終於得食冬棗,當即封為“仙棗”。
明孝宗皇后張氏,弘治帝原配(公元1470—1505年),滄縣興濟人。弘治三年,為治水患,張皇后詔諭胞弟張鶴齡、張延齡督辦疏浚減河,時人稱為“娘娘河”。兩國舅督辦開挖減河時,發現聚館冬棗,便令人採摘進獻皇帝皇后,被弘治皇帝稱為“棗中極品”、“百果之王”,當即欽定為貢品,年年來朝。此制一直沿襲至清,冬棗也由此成為“貢棗”。
生 存
千年冬棗林曾經歷兩次浩劫,第一次是1958年,中國國內興起大煉鋼鐵運動,以伐樹燒炭作燃料,伐樹燒炭成為最重要的政治任務,人們看著千年的古冬棗樹一棵棵倒下,心急如焚,痛如刀割,但又無可奈何。第二次是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在“以糧為綱”和“農業學大寨”運動中,又一次大量砍伐樹木,以增加耕作面積。在這兩次大規模砍伐中,村南娘娘河堤上的冬棗樹無一倖免地“全軍覆滅了”!在那段歲月里,先後共砍伐古冬棗樹2600株。
今天倖存的這198棵“老壽星”,終於苦盡甘來,它們所在的樹園,被稱為“古貢棗園”。02年獲國家原產地域保護,04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06年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今天的人們,也有幸可以在文物的樹蔭中徜徉。
傳 播
冬棗繁育要靠特殊嫁接的辦法繁育。關於冬棗的來歷眾說紛紜,有不少神話傳說,如神仙所賜、王母栽植等。比較科學的說法有兩種:一種是古人用外地棗枝與本地酸棗樹嫁接,經過多年培育形成;另一種是棗樹遭受雷擊,改變了樹的基因,原始冬棗林內有一株雷公樹,被雷劈掉一半,但仍枝繁葉茂,而且樹下根孽出兩株天然的冬棗樹,堪稱稀奇。
關於冬棗最早的對外傳播,則是明朝正統年間(公元1436—1450年),吏部天官王翱由京返鄉,途中吃到聚館冬棗,稱讚“美不可言”。回到老家王帽圈(今海興縣,距聚館四十公里),命鄉民必種冬棗樹,以享人間美味,後來逐步傳入山東等地。
經過近二十年的大規模開發,黃驊冬棗從2萬畝發展到20多萬畝。齊家務鄉已達到3萬畝,聚館冬棗也發展到4000多畝,人均3畝冬棗。
齊家務人最重視冬棗品質,全部實行科學管理,上農家肥,施生物藥,實現了無公害生產。這裡的鮮冬棗已成為中南海特貢棗,暢銷京、津等地。
品 質
冬棗因其成熟較晚,採摘於秋末冬初而得名。聚館冬棗晶圓剔透,皮薄核小,細嫩多汁,甘甜清香,營養豐富,落地即碎,入口即酥,其獨特品質獨一無二。
聚館村位於華北平原東端,地處北緯38°38’和東經117°24’,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型大陸氣候,年平均氣溫12℃,年降水量500—700毫米,全年平均日照2801小時,年太陽輻射量128224卡/平方厘米。土壤中有機脂0.94%,速效磷6.5ppm,速效鉀180ppm,全氮0.06%。這些自然條件最適宜冬棗的生長。
聚館冬棗營養價值極高,富含人體所需的19種胺基酸和A、B、C、E等多種維生素,並含有鉀、鈉、鐵、鋅等多種微量元素,特別是維生素C 含量尤其豐富,達354mg/100g,是蘋果、梨、葡萄等水果的50—150倍,營養價值堪稱“百果之王”,被譽為“活的維生素丸”。因此,食聚館冬棗能“內潤六和肝腸,外通八極清氣”,“日啖一粒,紅顏常駐”。常食冬棗,有抗癌、延緩衰老之功效。
碑 文
為紀念冬棗這一產業為農民增收作出的突出貢獻,弘揚千年冬棗文化,由黃驊市委、市政府在聚館原始冬棗林立天然龍背石一塊,鐫刻冬棗之功,碑文如下:
燕趙之域,渤海之陽,土風醇厚,物華燦然。果品眾多,然獨享譽中外者,惟冬棗為最焉。是棗形大核小,肉厚皮薄,質脆味甘,古有“仙棗”之封,今有極品之譽;上獲名果金獎鮮食棗品之冠,下得民間百姓餐桌佳品之贊;內潤六和肝腸,外通八極清氣;橫連四海賓朋,縱貫千年文華。源推秦皇漢武乞壽求仙而不得,視冬棗為神品,日啖一粒,紅顏常駐,思接史記漢書柳縣章武皆植棗,以此物為食,家釀半斛,殷實富足。有明一代,曾得“貢棗”之榮。是斯,觀之如春晨丹陽,生金順天吉之喜;食之若夏朝雨露,得迴腸盪氣之益;念之似攀月擷霞,有夢繞魂牽之誘。此土,所以得天之佑;此物,所以有靈之惠;此民,所以望達之福。嗟夫,冬棗之功,善莫大焉。
執政啼血為民,立業剖心為國,引領百姓富達。冬棗之記,以志天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