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星中學

聚星中學

肥西書院,建於1871 年( 清同治十年)。始由淮軍將領劉銘傳倡議,會同淮軍將領張樹聲、周盛波、丁壽昌、唐定奎等人捐銀獻田,在大潛山東側馬跑寺建立。左宗棠題書“肥西書院”牌匾,李鴻章題“聚星堂”匾額,掛書院正廳。有方圓百里學生集聚肥西書院研習儒學經籍,最多時達六七百人,分為高、中、初3 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聚星中學
  • 建立時間:1871 年
  • 倡議建立者:劉銘傳
  • 校長:錢良應
學校介紹,學校歷史,

學校介紹

肥西書院,建於1871 年( 清同治十年)。始由淮軍將領劉銘傳倡議,會同淮軍將領、周盛波、丁壽昌、唐定奎等人捐銀獻田,在大潛山東側馬跑寺建立。左宗棠題書“肥西書院”牌匾,李鴻章題“聚星堂”匾額,掛書院正廳。有方圓百里學生集聚肥西書院研習儒學經籍,最多時達六七百人,分為高、中、初3 級。學生入院前都讀過3 年以上的私塾或學堂。書院聘有名師講學。最後一任主講老先生解精久,每天上午講授兩小時經書,然後出題布置學生寫詩作文,文章寫好後交兩位年輕的輔導先生批改。劉銘傳離任回鄉時,常到書院看書寫字,與學生們研討學問。書院經費開支,由周、劉、唐、丁、張、董等大族富戶捐獻的市房和學田681 石(3000 多畝)收取租糧解決。1926 年,書院有學生40 多人,均為周、劉、唐、張等富豪戶子弟,次年停辦,改建為聚星國小。
聚星中學

學校歷史

1939 年10 月,由湯堯召集肥西周、劉、唐、張、丁各圩戶議定創辦私立肥西中學,將肥西書院的3405 畝田地作為校產,以書院原房屋為校舍,在原辦聚星國小基礎上改組為中學,並成立校董事會,名私立肥西初級中學,校長吳準伯。
私立肥西中學,學田分布於聚星、焦婆等16 個鄉,1949 年定租稻穀247 擔;民辦國小以生養校,或由地方自籌,國家補助小部分。
1940 年2 月招生13 人,同年秋,招生125 人,當年共有學生260 人。校舍有瓦房90 間,草房10 余間,教職工1 人。1941 年春招生90 人,全校計有6 班,學生350 人。1943 年,7 班,學生422 人。1947 年學生鬧學潮,迫使校長下台。1948 年秋,增設高中1 班,當年有7 班,學生400 多人。1949年暑期,學校遭土匪武裝“九路軍”搶劫,停辦一學期。1950年3月為巢湖專區公立肥西中學,停辦高中。1949 年至1951 年仍為私立中學。1950 年以前,學田年收租稻穀2000 多擔供學校開支。1951年改為皖北區肥西初級中學。教職工23人,學生353人。1952 年轉為公辦中學,12 班、學生近700 人。是年秋,因原校舍不敷套用,報上級批准,遷至距原校址1.5 公里處的張老圩辦學至今( 原校址辦聚星國小)。1953 年,國中18 班,學生1000 多人1958 年,陶春泉任校長,更名官亭初級中學,當年評為先進單位,出席全國文教群英會1960 年復辦高中。 1957 年,更名官亭中學。
1961 年,因修建聚星水庫,國中一、二年級曾遷官亭街西新校上課。
1962 年,停辦官亭中學高中部。
1963 年遷回老校。“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學校停課。
1969 年,學校一分為三,分出兩部分到官亭、長鎮辦國中,原校改名巨新中學,僅1 班,學生30 多人,教職工1 人。
1985 年,有高中5 班,國中6 班,教職工42 名,學生684 人。李忠奎任校長。
1987年,高中部遷至官亭鎮官亭初級中學。又改名為聚星初級中學。
1988年,成立聚星職業中學,為一校兩牌,聚星初級中學和聚星職業中學。錢良應任校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