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菲省羅薩里奧市

聖菲省羅薩里奧市

聖菲省羅薩里奧市,阿根廷第三大城市,是阿根廷中部經濟中心。1783年建立,人口90萬。南美最早的大壩之一普里梅羅河聖羅克水壩就建在這裡,為該市的工業發展提供了充足的電力和水源。科爾多瓦為阿根廷中部地區鐵路和公路的交通樞紐,又是重要的旅遊勝地,該城內造型各異的歐洲古建築及郊外山區的瑰麗景色和宜人氣候吸引了大批外來遊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聖菲省羅薩里奧市
  • 面積:582平方公里
  • 建立時間:1783年建立
  • 人口:90萬
  • 海拔:22.55米
  • 氣候:溫和濕潤
  • 年均溫度:攝氏15.9度
  • 夏季平均溫度:攝氏24.5度
地理與氣候,歷史文化,經濟概況,名勝古蹟,文化活動,

地理與氣候

聖達·菲省羅薩里奧市是阿根廷共和國第一面國旗升起的地方,歷史悠久、文化發達,是阿國三大重要城市之一。大羅薩里奧市面積582平方公里,人口約150萬,位於拉普拉塔河潮窪區上游水系300公里處,在發源於亞馬遜河熱帶雨林帶巴拉那河的右側。海拔22.55米。氣候溫和濕潤,年均溫度攝氏15.9度,夏季平均溫度攝氏24.5度,冬季平均溫度攝氏11度。

歷史文化

羅薩里奧是一座歷史名城,近二百年前,在獨立戰爭的烽火中,這裡升起了阿根廷第一面國旗。1812年2月27日下午,羅薩里奧陽光明亮,藍天白雲映照在巴拉那河而上,河中島嶼上如花開放。然而人們無暇欣賞美麗的景色,因為獨立軍與西班牙殖民軍正在這裡鏖戰。18點30分,巴拉那河岸邊的獨立軍炮兵陣地上,羅薩里奧市民馬西埃爾根據前線司令官貝爾格拉諾將軍的命令,升起了將軍親自設計的藍白雙色旗。將軍騎馬在將士面前巡視一周后,揚起軍刀高呼;“我們光榮地在這裡升起了政府批准的旗幟,我們宣誓將戰勝一切的敵人,讓南美洲成為獨立和自由的聖殿!祖國萬歲!”“祖國萬歲!”,士兵們的呼喊聲迴蕩在河岸上空。這激動人心的一幕使羅薩里奧以國旗誕生地載人阿根廷史冊。

經濟概況

羅市位於世界最富有的三大糧倉之一——潘帕斯大草原的中心。如今經濟十分發達,已成為阿根廷重要的工業港口城市。
羅市非常注重能源、通訊、交通等基本建設方面的早期發展,為其工業的崛起和經貿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目前金屬機械工業占全省經濟的50%以上,其中汽車、農機、建築金屬構架工業發展迅速。新興工業——化工、石化及橡膠業在全省也已占領先地位,主要有醫藥、石油、碳化產品、橡膠和塑膠等產品。輕工業日益發展,食品、飲料、菸草、紡織服裝、皮革生產逐年增長。在全國從事糧油、石化、冶金機械產品生產的最大500家廠家中,羅市占有相當大的比重。
大羅市的工業發展在本省內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各類工業占全省企業的42%,職工人數占全省的53%,產量占全省的62%。大羅市的大型企業均為外向型企業,其數量占全國外向型企業的20%。
大羅市不僅是糧食、肉類生產出口基地(1997年上半年本地區小麥出口創匯25億美元,占全國60%)。工業產品出口創匯也逐年增加。
羅市公路、鐵路交通十分發達。羅市已成為阿根庭糧食、肉類、石化產品的重要河運港口。全國近二分之一糧油及動物食品是從羅市碼頭裝運出口的。

名勝古蹟

國旗紀念碑矗立在巴拉那河邊的國旗公園裡,是城市的標誌性建築。為了紀念國旗的誕生,1957年6月20日國旗紀念碑在羅薩里奧市中心落成。紀念碑實際是一組典雅宏偉的建築和數十件雕塑作品的組合,雕塑藝術與建築藝術和諧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烘托出它的主題—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國旗紀念碑被譽為拉美紀念碑建築復興的開創之作。
整個紀念碑由三個部分組成。從河岸望過去,正面是長方形的紀念碑主體,以未經打磨的石灰岩構成。紀念碑主體的前端有一個船頭形的突出部。乘風破浪的船頭象徵著祖國在永恆之海里駛向更美好的未來。船頭兩邊各有一尊半臥石雕人像,他們是分別代表巴拉那河與大西洋的水神,這裡暗含了阿根廷的地理特徵。船頭之上昂首站立著銅雕的旗手,指引著祖國航船的方向。船頭中部刻著這樣一行字:“祖國向她的旗幟致敬”。主碑體半腰兩邊,各有一尊青銅人物雕像,左邊的象徵潘帕斯平原,右邊的代表安第斯山脈。碑體四面的圖案代表著阿根廷的自然地理,東面是一輪初升的太陽,北面是自然資源,西面是安第斯山的礦藏,南面是南十字星座。碑體基座上的四幅浮雕描繪了關於國旗的幾個歷史畫面:羅薩里奧第一次升旗、胡胡伊(阿根廷北部城市)向國旗宣誓、門多薩(阿根廷西部城市)聖馬丁將軍遠征智利前誓師等。
主碑體背面是貝爾格拉諾將軍的寢陵,將軍的遺骨尚未正式安放進去。寢陵的兩扇大門上是象徵理想與光榮的兩幅浮雕。在將軍雕像的下面刻著:“這裡原是巴拉那河河岸,在這神聖的地方,貝爾格拉諾將軍第一次升起祖國的旗幟,時為1812年2月27日下午6時30分。”
在主碑體的後面,與其相對而立的是一座古希臘風格的列柱門廊,由兩列高大的方形石柱組成,列柱門廊四角有四組雕塑,象徵著美洲的四個歷史時期:一位健壯的土著婦女代表歐洲人來到之前的美洲:一名男性武士一手握劍一手托著一條三桅帆船,這是殖民時期的象徵一位婦女雙腿被代表專制暴政的發蛇纏住,她右手揮刀斬斷蛇頭,左手高舉一部“美觀憲法”,象徵著自由戰勝壓迫一位懷抱嬰兒的婦女,手掌上站立一隻和平鴿,象徵著美洲的未來。這四組雕塑也正是阿根廷歷史的濃縮。
門廊中央點燃著“阿根廷之火”。長明火下面,安葬著獨立戰爭中犧牲戰士的遺骨。
這座神廟式建築的地下,是一個博物館式的展廳,叫做旗幟陳列館。裡面陳列著美洲所有國家的國旗、國徽和回花。這顯示了阿根廷人民對美洲各國人民的手足情意。

文化活動

每年的6月20日(貝爾格拉諾將軍忌辰)前後,羅薩里奧城都要舉行國旗周活動,各項文化及宗教活動主要在國旗廣場進行。羅薩里奧的另一個重要節日是全國各民族社團節,在每年的11月上半月舉行。不同民族移民的後裔以國旗廣場為中心,舉行環故國一周的象徵性長跑,參加者達百萬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