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若望·方濟各·雷奇

聖若望·方濟各·雷奇

1597年,若望·方濟各·雷奇生於法國拿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聖若望·方濟各·雷奇
  • 出生年代:1597年
  • 出生地:法國拿本
  • 所入教會:耶穌教
。青年時,在耶穌會學校讀書。學業完成,入耶穌會修道。初學期內,已有驚人的聖德。初學期滿,攻讀修辭學和哲學,主日和大瞻禮日協助神父給兒童講解要理,成績特佳,那時他只有22歲。
1628年,雷奇往都魯士攻讀神學。同室的修士通知院長神父說:雷奇修士每夜大部分時間都在小堂里祈禱。院長神父慧眼識英雄,答道:“雷奇修士舉行祈禱善功的時候,不要去打擾他;不要阻止他與天主晤談。假如我的觀察沒有錯的話,將來有一天,本會(耶穌會)一定要慶祝他的瞻禮。”
1631年,雷奇領受鐸品神職,是年6月15日天主聖三瞻禮,舉行首次彌撒。
雷奇在維華來等區傳教,歷10年之久。夏季在城區傳教,冬季往鄉村傳教。他的講道,簡潔動人,字字打入聽者心坎。雷奇傳教的主要對象,為貧苦的人。任何對窮人有益的事,無不全力以赴。有時人們指責他謙恭過分,被大家看不起。他說:“那更好呀,假如我們能犧牲自己的尊嚴,換取窮人的幸福,那不是最理想的事嗎?”
雷奇每天上午在祭台講道理和在告解亭聽神功,下午訪問醫院監獄。有時忙得連飯也忘記吃。
雷奇在門波利愛城勸化了許格諾派教徒和冷淡教友。人們譏笑他,這些人可能有始無終,他們不是真心改過。雷奇道:“假如我的全部力量,能勸化一個人少犯一個罪,我覺得這些努力就沒有白費。”
雷奇由門波利愛折往荒僻的鄉村地區,用當地方言講道勸人,成績非常滿意。
那時候,法國東南部維華來地區,飽受戰禍,瘡痍滿目,教堂毀壞,居民道德水準低落,兇殺搶劫無日無之。有幾個堂區的教務,停頓了20年,還沒有恢復。當地主教慕雷奇神父之名,請他來協助重整教務。雷奇和另一位耶穌會士應邀,接受是項艱巨的任務。他陪了主教到教區各地視察。每到一地,雷奇舉行一連串的講道,冷淡教友都恢復宗教生活,異教徒皈依真教。
雷奇進行傳教的過程中,遭遇阻撓,原屬意料之中的事。若干人挾嫌誣告,企圖打擊他的地位,可是主教很賢明,對他絕對信任。
雷奇渴望能遠涉重洋,到加拿大去傳教,獲取致命的榮冠。可是他的願望始終未能實現。雷奇認為,那是因為他罪惡深重,所以未能獲得為主致命的機會。
雷奇常在崇山峻岭,杳無人煙的地區,風塵僕僕,來往各處傳教。有一次為暴風雪所阻,三星期藏身山洞只靠少許乾糧充飢。
教廷進行雷奇立聖品案時,許多證人提出報告。馬田本堂司鐸的報告說:“當雷奇神父到我的堂區講道以後,信友們徹底改變了,和以前比較起來,完全不同了。風霜雨雪,任何自然的困難都不能阻雷奇神父的旅程。他每到一處,民眾如影隨形,追隨左右。我親眼看見他整天站在雪深沒膝的山頂上,向眾人講道。講完了通宵不睡,在堂里聽告解。”另一證人說:“我到山上去,看見大批信友列隊前行,人們對我說,我們在等候一位聖人,原來他們等候的,是雷奇神父。”
教友常常步行數十里,到雷奇講道的鄉村去會見他。為了趕路起見,雷奇往往在清晨3點鐘出發,到遠地去講道,口袋裡帶幾隻蘋果充飢。有一次,他在路上失足,腳骨跌斷,他拿了一根手杖,由一個同伴扶著,一拐一拐地走到目的地,走進告解亭聽告解。到了夜裡,請醫生診治,那根腳骨已經自動接好了。
雷奇神父去世前最後4年,常在勒比區講道。聽道的人,每次都有四五千。聖堂太狹小,容納不下。他致力於社會救濟工作,把男女教友組織起來,擔任探訪監獄、醫院和照顧窮人等社會福利事業。
雷奇建立了一個糧庫,按期給貧民分發糧食。此外,他也設立了一座收容所,收容失足的女孩子。
雷奇得到顯發靈跡的神能:有兩個盲人,賴他轉禱,恢復視能。旱災期內,他的糧庫,存糧發完,一轉眼間,庫里糧食又堆得滿滿的,這樣一連三次。其他靈跡還很多。
1640年秋季,雷奇自知死期將至。是年將臨期,人們請他到路凡講道。動身前,他先做三天退省靜修,並將若干雜物料理,其中,重發聖願的日期快要來到,若干人勸他等待重發聖願日過了以後再動身。雷奇道:“天主的聖意不要我留在這裡,他要我明天就動身。這次我去了以後,不會回來重發聖願了。”
雷奇冒著暴風雪,踏上旅程。中途迷失方向,在樹林裡露宿一宵。身體著涼,突發肺炎。可是第二天,他抱病走到路凡,開始講道。聖誕瞻禮那一天,他一連講了三次道理。聖斯德望瞻禮,又講了三次。每次講道完畢,就聽告解。最後一天講完了道,走進告解亭,昏暈了二次。人們把他抬到臥室,已到彌留狀態。12月31日,他整天雙目注視著苦像。到了晚上,他高呼道:“我看見了耶穌和他的母親。他們接我進天堂。”接著,他又說道:“我把我的靈魂託付給您。”說完了這句話,瞑目安逝,享年43歲。他的遺體葬在路凡,每年到該地朝聖者達萬人之多。教宗克萊孟十二世於1737年將他列入聖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