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坐落於艾敏厄努區的堪庫塔蘭(Cankurtaran)居民區和卡蒂爾(Kadırga)居民區之間,距地中海海岸城牆南邊的海灘20公里。資料顯示在小聖索菲亞清真寺附近曾有被稱為霍彌達斯宮(Hormidas Palace)的一座樓台和一座已基本上設計好的教堂,是為阿波斯特·佩特斯(Apostle Petrous)和帕夫洛斯(Pavlos)修建的,但尚無關於其確切位置的證據。此教堂是希臘文化、羅馬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的綜合體,尤其對斯拉夫民族的藝術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聖瑟古斯和聖巴楚斯教堂
- 外文名:聖瑟古斯和聖巴楚斯教堂
- 海灘:20公里
- 建造於:527年到536年之間
歷史沿革,建築描述,建築材料,建築變革,
歷史沿革
小聖索菲亞清真寺,或者按照它先前的名稱Ss.瑟古斯(Ss. Sergius)和巴楚斯(Bacchus)教堂建造於527年到536年之間,它是目前伊斯坦堡最古老但仍在使用的建築。根據一些資料里的傳說(密里根1912)(Millingen),這座建築物建於阿納斯塔斯一世時代(1st Anastasyus),當時尤斯提尼奧努斯一世(1st Justiniaunus)和他的叔叔尤斯提努斯一世(1st Justinos)被指控起兵反抗阿納斯塔斯大帝,而被判處死刑。在行刑前的晚上,阿納斯塔斯大帝Anastasyus在夢中遇見了聖徒Ss·瑟古斯 (Ss. Sergius)和巴楚(Bacchus),兩位聖人證實尤斯提尼奧努斯一世(1st Justiniaunus)和尤斯提努斯一世(1st(Justinos)無罪。這位被夢感化的皇帝就赦免了他們。當尤斯提尼奧努斯後來成為皇帝以後,他就建造了這座Ss.瑟古斯(Ss. Sergius)和巴楚斯(Bacchus)教堂作為立誓教堂,以表他對這兩位聖人的感激之情。占領伊斯坦堡之後,這座建築在後來將近1千年的時間裡都用作為教堂。後來在1504年巴耶賽特二世(2nd Bayezid)期間,由卡普·阿格哈(Kapu Agha)即胡瑟音·阿格哈(Hüseyin Agha)改建成為一座清真寺。
建築描述
該建築是首都康斯坦提諾普中,中心規劃早期拜占庭教堂的典範之一。教堂前廳處於不規則矩形設計的教堂西側,而半六 邊形的凹室位於教堂東側。地處不規則矩形的八角形中心區域,後來增加了一座半圓形的談話間。通過在中心區域的四個角落增加一些多邊形的柱子,並在這些柱子 中間再用兩根圓柱加固,從而確保了中心區域和凹室之間的結構完整性。在設計上,這座建築和拉文那(Ravenna )-聖·.維塔勒·阿琛(St. Vitale, Aachen )-愛·立·查貝拉(Aix Le Chapella)和巴斯拉-巴楚斯(Basra – Bacchus)教堂項類似,但在三維空間上卻完全不同。
在中心區,共有16座由它角落裡的8根粗大的柱子支撐起的圓屋頂。其中有八座是平面的,八座是凹面的。拱形的窗戶開向平面屋頂。從中心區通往矩形區域有一條走廊,它上方的形狀效仿上層美術館的外形。在美術館一層,談話間的上方裝飾有半圓屋頂,這些屋頂用三座拱門支撐著。
據推測,和其他同時期的建築物一樣,它的內牆在建築階段曾經裝飾有鑲嵌圖案。但如今沒有任何證據這是這一推斷。這 座建築的內里塗了一層厚厚的灰泥。該建築唯一屬於拜占庭時代的裝飾物是一個用葡萄枝葉形成的楣梁,它位於中心區的美術館一層,體現出一種纖細的技巧風格。 據斷言,這座建築建在一座暴風雨肆虐的區域,它是在偶像崇拜時代建起獻給酒神巴庫斯(Bakus)的,這就是它的名字“巴楚斯”(Bacchus)的由來。
建築材料
Ss·瑟古斯(Ss. Sergius)和巴楚斯(Bacchus)教堂的建築材料是石頭、磚塊和石膏。除了重新修建的部分,該教堂的北牆、西牆和東牆都是間隔一定距離搭起石頭框架,然後中間用磚塊壘砌而成的。這些長70厘米寬35厘米高5厘米的磚塊用4到5厘米厚的石膏粘合上去。南牆是一座19世紀的建築結構,它裡面是用一些 石頭和磚塊毫無規律地壘起來的。為了加固石頭結構中的磚塊,使用了各種各樣的不同的石灰。這座建築的第一層使用柱子、帶殼的石灰石和4厘米厚的石膏建成, 而在美術館一層使用的則是磚塊。同時,磚塊還是走廊拱頂、美術館地板和中心圓屋頂的建築材料,並且鋪築磚塊方式通常是在拱頂中心形成輻射狀的節點。柱子中間的圓柱是用紅色和綠色的塞巴庭石建成的,而美術館裡的圓柱頂和楣梁是用地中海大理石建成的。在這座建築被改建成一座清真寺之後,後來增建的講道樓座也是用大理石建的。
建築變革
根據有關資料,該建築的首次毀壞和首次整修發生在公元9世紀的偶像破壞活動中(穆勒-維納1977)(Müller - Weiner 1977)。後來在拉丁人入侵後,室內裝飾就急需補修了(鮑勒斯1961)(Paolesi 1961)。
1504年,卡普·阿格哈(Kapu Agha)即胡瑟音·阿格哈(Hüseyin Agha)將這座建築改建成了一座清真寺。而在改建過程中,所有的室內裝飾都遭到更換,並且增加了一些清真寺特有的裝飾物。這些裝飾物包括在室內東南方增 加的一座講壇,在西北方增加的一座禱告畫廊,還在室外的西牆前方開闢了一塊集會區。此外,在建築物上開了許許多多不同大小的帶有奧斯曼建築特徵的窗戶,同 時關閉了一些已有的窗戶。
在房屋的西南角落有一座獨立的宣禮塔,而第一座宣禮塔的特徵目前已不得而知。根據一些資料的說法,18世紀新建了 一座巴洛克風格的宣禮塔(S·埃伊斯1978)(S. Eyice 1978)。這座巴洛克風格的宣禮塔塔身放在一座八角形的講壇上,依偎在一些巴洛克風格的拱門側邊,通過一個鐲子和一座宣禮平台連線在一起。這座用巴洛克 風格的裝飾物裝飾起來的宣禮平台,它的扶欄是用一些普通的板材製作而成的。1936年,由於一些未知的原因,這座帶有古典尖頂的宣禮塔連同講壇全部被破壞 了。這座宣禮塔頹敗了許多年,直到1955年才得到重建。
1600年以來,坐落於活躍地震帶的伊斯坦堡城共發生了89次6級以上的地震。因此,可以肯定的是小聖伊勒內清 真寺經歷了更多的地震(N·卡姆利貝爾,1991)(N. Çamlıbel 1991)。據稱在胡瑟音-阿格哈(Hüseyin Agha)基地(卡普-阿格哈)(Kapu Agha),在1968年發生的地震中,那裡的牆上石膏紛紛脫落,北邊和南邊的窗戶也被震碎了;而在1763年發生的地震中,大部分的建築物都被毀壞。最 終建築物的重修工作交給了阿赫邁特·阿格哈(S·埃伊斯,1978)(S. Eyice 1978)。
1870年到1871年之間,在這座建築物和北海城牆之間修築了一條鐵路,這條鐵路距離這座建築物5公里遠。這條 高出地平線1米的鐵路在後來將近50年的時間裡,都是該地區唯一的一條交通樞紐。根據有關資料,由於每次火車通過時,南牆上的石塊都紛紛脫落,後來在 1877年修建了一道新的奧斯曼風格的城牆。在20世紀早期,通過加高3米,這條鐵路被改成雙軌道。
這座在巴爾幹戰爭中被躲避戰亂的百姓用作藏身之所的建築,在1937年到1955年之間的共和國時期得到兩次整修 (S·埃伊斯,1978)(S. Eyice 1978)。塗過石膏並用石灰水刷白的建築前部,在1955年之後得到重修,除了炮塔鼓室之外,所有前面部分的磚塊和石塊層都清晰可見。
這座如今用作清真寺的建築,它的東北面和東南面,特別是談話間有了不少裂縫。這些蜿蜒曲折的裂紋從炮塔開始,緩緩伸向畫廊的拱頂,最後一直延展到建築的外牆。目前,應該開展必要的一些行動來找出這些裂縫產生的原因,從而修補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