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聖源寺始建於唐,始建時殿閣庵堂數十所,是大理地區最早興建的佛寺之一。
唐貞觀年間,觀音大士在此顯聖,助南詔蒙氏建國,蒙氏重修聖源寺。
宋朝真宗年間,大理國段氏重修。
宋炎宗年間,大理國平國公高順貞復建。
元末元帥楊智組織修復,明李元陽對其進行了修葺。
明末山洪爆發,聖源寺大部分被毀,僅存元代所建鐘樓。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重修鐘樓時改名為觀音閣,閣中供奉建國聖源男身觀世音像。
民國三十四年(1953年),對屋頂進行了修葺。
1990年、1992年、1996年,雲南省文化廳文物處,專款進行維修,使大理地區保存最早的木構建築依舊保持元末明初古建築的風采。
建築布局
聖源寺南15米處為原聖源寺鐘樓,座北向南,按中軸線布局,自東向西依次為照壁、大門、過廳、南北廂房、大殿。聖源寺主體建築為洪水所毀,鐘樓獨存。後鐘樓北重修聖源寺,自成一院,鐘樓改為座西向東,與聖源寺分隔,名觀音閣,一直保持元末明初的風格。
聖源寺觀音閣為重檐歇山頂亭閣式建築,斗拱粗大,無紋飾。正面五開間,通面闊12.6米,進深四間,深9米,高8.5米。雙重檐,二層,上層為三開間,下層為五開間,閣三面封閉,明間開六扇格子門,次間為直欞窗,迴廊前牆封團,上有磚雕仿木構斗拱。
文物遺存
聖源寺大殿在民國七年(1918年)、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留下《重塑聖源聖像並修殿閣廊廡募引》和《重修聖源寺記》兩通碑刻。大殿隔扇門上所雕刻的《白國因由》也被刮掉,現在只能依稀看到一些模糊的輪廓,唯殿廊頂上的精美彩繪得以倖存。殿廊兩側牆壁上光緒癸未年(1883年)所留《白國因由》和《阿育王傳》的墨跡,曾被石灰塗抹掩蓋,直至1999年,聖源寺現任住持演聖法師對聖源寺進行搶救性修復,在沖洗牆壁時,才讓這些字跡得以重見天日。
歷史文化
《山花碑》全名《詞記山花•詠蒼洱境》,為白文“山花詞”十韻。這塊碑“原立於大理縣喜洲公社的慶洞莊聖源寺南的觀音閣內,這裡原是楊氏宗祠,碑嵌於隔門左側隔牆中”,後被取出,現存於大理市博物館碑林。周祜先生曾經按內容將這十韻“山花詞”分為三個部分:前四韻詠蒼洱勝景,為後文抒發感情作了鋪墊;中間四韻是全文核心,不僅熱情歌頌了大理國治化,對自己的先祖也極盡讚美之辭:最後兩韻懷古抒今,表達了作者身為前朝遺民,在經歷家道巨變後發生的心理變化,充滿懷才不遇的低落與傷感。
文物價值
聖源寺觀音閣建築古樸、典雅、渾厚。斗拱、柱、梁、檁用材粗碩,保存了宋、元時期的建築風格。是雲南省為數不多的元代建築之一,也是大理地區現存最古老的木構建築,對研究古建築的演變過程和宗教歷史具有重要價值。
文物保護
1985年9月,聖源寺觀音閣被大理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7年12月,聖源寺觀音閣被雲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保護機構為大理市文物保護管理所,使用責任單位為喜洲鎮慶洞村民委員會。
保護範圍是:東以聖源寺大門前的大路為界,南以觀音閣南面圍牆為界,西以觀音閣西牆外30米至神都後西面圍牆連線為界,北以神都北牆外延10米為界。
建設控制地帶為:保護範圍外延30米為界。
旅遊信息
聖源寺觀音閣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大理市喜洲鎮慶洞村。
大理市內乘坐公交古城C2路、古城C7路、大理大學專線,大理財校站下車步行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