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愛格尼斯之夜

《聖愛格尼斯之夜》是英國詩人約翰·濟慈創作的敘述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聖愛格尼斯之夜
  • 外文名稱:The Eve of Saint Agnes
  • 創作年代:1819
  • 作者:約翰·濟慈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約翰·濟慈1819年創作的敘事詩,發表於1820年。對這部作品有多種解釋,傳統的理解認為這是一個類似《羅密歐與朱麗葉》’或《睡美人》的故事。女主人公馬德琳聽說少女如果在聖愛格尼斯之夜舉行某種古老的儀式,睡覺的時候就會夢到自己未來的丈夫,於是決定如法炮製。同時,另一家的年輕人鮑菲羅狂熱地愛上了馬德琳,但由於家族之間的世仇而不能和她相見。他聽說馬德琳要在聖愛格尼斯之夜進行那種儀式,於是偷偷溜進仇家的城堡,希望能看一眼少女。在老婦人安吉拉的幫助下,他藏在馬德琳的壁櫥里,看著她祈禱、寬衣、上床。少女入睡後夢到了鮑菲羅,隨後被他輕柔的歌聲喚醒,發現他就在自己的床邊。在鮑菲羅的懇求下,兩人偷偷地逃出了城堡,消失在了風暴中。另一種解釋認為鮑菲羅藏進馬德琳壁櫥的動機不純,他早有預謀,想要偷看少女寬衣,然後溜上她的床。由於馬德琳以為自己是在夢中看到鮑菲羅,所以一直沒有意識到他在和自己雲雨交歡,直到鮑菲羅把她喚醒,告訴她這不是夢。她對失去童貞一事非常驚慌,失聲痛哭,後來在鮑菲羅的請求下和他一起溜走。作品中有足夠的證據表明馬德琳和鮑菲羅之間確實發生了性行為,問題是馬德琳是否願意這樣做?到底是馬德琳引誘了鮑菲羅還是鮑菲羅強姦了少女?詩人為何用如此陰沉的意象構架這部作品?男女主人公的結局究竟如何?總之,這部作品中有不少含糊的情節,引起了批評家的各種猜測。《聖愛格尼斯之夜》採用斯賓塞詩體,每一詩節有九個長句,前八句為五步抑揚格,最後一句為六步抑揚格。全詩語言優美,瀰漫著浪漫主義色彩。通過對神秘、未知的意象的描寫,例如貓頭鷹、禮拜堂、替施主祈禱的人、謎語書等,使讀者聯想起遙遠的國度、巨龍、女巫以及其他神奇的景象。故事的情節絢麗多彩,表達了詩人對弟弟去世的哀痛以及對自己與女友之間關係的憂慮。

作者簡介

約翰·濟慈(John Keats,1795—1821),著名詩人,父親是馬車行經理。濟慈曾充當過醫生的學徒,1815年進入蓋伊醫院學習,1816年獲得內科醫生執照,但最終決定放棄醫學,從事詩歌釧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