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景點簡介,創建者奧貝主教,歷史,自然景觀,
基本信息
名稱:聖米歇爾山
又稱:聖彌額爾山
法文名:Mont-Saint-Michel
英文名:Mount-Saint-Michael
國家:法國
登錄類型:文化遺產
評定標準:文化遺產(i) (iii) (vi)
登錄年份:1979
地理坐標為:48° 38′ 8″ N, 1° 30′ 40″ W.
景點簡介
聖彌額爾山(Mount-Saint-Michel and its Bay)是法國著名古蹟和天主教聖地,位於芒什省一小島上,距海岸兩公里。小島呈圓錐形,周長900米,由聳立的花崗石構成。海拔88米,經常被大片沙岸包圍,僅漲潮時才成為島。
聖米歇爾山聳立在法國北部諾曼第和布列塔尼之間的海面上,面積很小,直徑只有1公里,山也不高,但山頂 的修道院卻比它高出近兩倍。聖米歇爾山是由岩石、房舍、圍牆、城堡和修道院組成的中世紀建築群,它將大自然的巧奪天工與人類的智慧、毅力繫於一身。
聖米歇爾山原名同巴山,與其稱它為一座山,不如說是一個小丘,因為它的最大高度也僅僅只有76米,但由於它處於大海前的空曠沙地上,四周既無樹木又無房屋,因此顯得比實際高度要高的多。
同巴山是由堅硬如鐵的花崗岩石構成的,雖然建築師的藍圖在這上面會受到地勢和空間的限制,但堅實的岩基卻保障了教堂建造的結實和穩固。十世紀,教堂在這座花崗岩山丘上建立起來,山丘因此而成為著名的聖彌額爾山。
聖彌額爾山山頂的教堂自從第一次建成至今,十五、六次火災和自身倒塌的損壞,被命名為底下聖母堂的加洛林王朝時風格的教堂,是目前尚存的構成聖彌額爾教堂最古老的一部分。
創建者奧貝主教
聖彌額爾山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708年。據說,當時一位來自阿弗郎什小鎮的紅樞機主教奧貝夢見大天使聖彌額爾。
一天夜裡,聖彌額爾天使在電閃雷鳴中第三次出現在奧貝的夢中,他用自己的神指在奧貝腦門上點了一下。從夢中醒來的奧貝主教摸到了腦門上的凹痕,這才恍然大悟,於是立刻趕往墓石山,著手完成大天使的神旨。聖彌額爾山上就這樣有了第一座教堂。
在阿弗朗什的聖維傑珍寶室,今人還可見到據稱是留有天使指孔的奧貝爾主教的頭蓋骨。此後,無數的教士和工匠將一塊塊花崗岩運過流沙,一步步拉上山頂。眾多建築師和藝術家在這些堅硬的岩石上修整和雕琢。
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艱苦努力,直到16世紀,聖米歇爾修道院才真正完工,奧貝爾的一場夢讓人整整忙活了8個世紀。後來,人們又在山腳下修建了眾多的店鋪和旅館。
聖彌額爾山建成後,它不僅是善男信女的朝聖之地,也是人們旅遊的理想場所。
歷史
公元8世紀,樞機主教奧貝在島上最高處修建一座小教堂城堡。
公元1156年至1186年,主教羅伯特·代·陶利尼對教堂進行了修繕,在正門的兩旁添加了兩座高塔樓,可惜其中一座在建成不久便自行倒塌了。由於他的努力,環繞教堂的修道院也得到了擴建。從此,修士們開始了珍貴的手抄經本的工作。
公元1211~1228年間在島北部又修建了一個以梅韋勒修道院為中心的6座建築物。
12世紀末年,這裡最大的建築規劃是修造一座擁有餐廳、繕寫廳和廊院的新修道院附屬建築。
13世紀初建築落成,又修建了有深壕溝的圍牆,它在英法百年戰爭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這時的聖彌額爾山教堂、修道院和附屬樓已渾然一體,它們被四周間有半圓的月形塔樓的圍牆緊緊簇擁在上面,大有固若金湯之勢。
13~15世紀的部分城牆和哥德式修道院圍牆等。
公元1780年,古老的教堂正面突然倒塌,隨之而倒的是鐘樓和三間偏殿,供香客下榻的古旅舍也塌了下來,聖米歇爾山的正面一片廢墟,它面臨著有史以來最大的損失。新的正面是在法國大革命之後才興建起來的,風格為端莊的新古典主義。
18世紀末,依著古教堂的滑道修築了四條加固矮牆,從山頂的教堂一直通向山腳,以此來支撐教堂,防止再次倒塌。聖米歇爾山的最後一次完善工作是在20世紀末完成的。
在1337年至1453年的英法百年戰爭中,曾有119名法國騎士躲避在修道院裡,依靠圍牆和炮樓,抗擊英軍長達24年!因為每次只要堅守半天,勢如奔雷的漲潮就會淹沒通往陸地的灘涂,為愛國者們贏來寶貴的半天休息時間。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此島是該地區惟一沒有陷落的軍事要塞。
公元1987年,在教堂鐘樓的頂端安放了聖彌額爾的金像。
自然景觀
聖彌額爾山所處的聖馬洛灣以漲潮迅猛聞名遐邇,最高潮與最低潮時海平面的落差高達15米。由於海灣深水區不多且底部平坦,退潮時大海距離岸邊有15至20公里。通常漲潮的速度相當於一個人的步行速度—每小時4公里,順風時速度則增加到每小時30公里。因為聖馬洛海灣潮水如此“善變”,流傳著許許多多可怕的故事,比如,會追趕騎士的漲潮,在巨大的流沙中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的滿載貨物的馬車,陷入淤泥不能自拔而悲慘死去的旅人。
海灣的退潮往往也開始得非常突然,也許幾分鐘前還是一望無際深不可測的大海,突然之間海水退向遠處,滿眼望去已是裸露的海灘和海灘上顏色很特別的流沙。
幾乎所有的法國古典文學大家,從雨果到莫泊桑,都曾經被它的多變所迷惑。雨果描寫道:陷入流沙之中,一定會遭到驚心動魄的埋葬,這個過程是漫長的、必然的、毫不容情的……的確,這些沙表面看似平坦光滑、鬆軟安全,可一旦不小心滑落下去,它內部的暗流就會像蛇一樣滑動,鬆軟的被潮水浸泡的表面變成淤泥將你死死地纏住,猶如陷入沼澤一般難以自拔。
這裡的沙其實更像是淤泥,一旦變乾,非常結實;一旦與水混合,立即變成粘稠的泥漿。聖馬洛海灣附近的海底布滿大大小小的地下河床,它們就是製造危險的罪魁禍首。因為潮起潮落很容易將沙沖稀,河床里及河床下就形成了陰險多變的流沙,而那些過於自信的旅行者很可能陷入其中,遭遇不幸。
一千多年來,大西洋海水潮起潮落,無數的沙被沖向海灣,使海岸線因此向西移動了約5公里,更靠近聖米歇爾山了。1879年人們修建了一條堤壩,車輛從此可以直接通過堤壩上山。每年只有兩三次,當天文大潮將堤壩淹沒時,聖彌額爾山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島。在某種程度上說,當地旅遊業的興旺應歸功於這條堤壩。每年多達250萬的遊客通過這條堤壩來到聖彌額爾山參觀,TGV快車將參加一日游的遊客從巴黎送達聖米歇爾山。不過,真正能登上聖米歇爾山最高點11世紀大教堂和拉梅維耶爾修道院的遊人不足1/3。到聖米歇爾山朝聖的傳統根植於奧貝主教時期。不過,今天許多人來此並非只是趕時髦,聖米歇爾山讓他們流連忘返,甚至在山上逗留數日而不歸。夜幕降臨時,喧囂了一天的“大街”漸漸安靜下來,沒有滿載遊客來往穿梭的汽車,人流如織的修道院也變得空蕩寧靜,這時才是感受聖米歇爾山獨特建築群的最佳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