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區簡介
聖境山,山名(英文名:音譯,Shengjing Mountain;意譯:Sacred LandscapeMountain),頂峰真武觀海拔約581米,現屬湖北荊門市子陵鎮金泉村(民國時期為沙子嶺保,49年到80年代末期為金山村,金山大隊)
旅遊景點
聖境山歷史悠久,人文資源豐富,現存有金頂殿、逍遙神道、南天門、百步雲梯、八卦井、登山古道、老子隱居地(洗孝亭)、朝鹽觀、普善堂、關帝廟、靈宮殿、送子庵、古梯田、石林(現存30餘塊)等人文遺址及玉皇閣、老君台、九龍谷、楚望台等旅遊
景點。
聖境山風景區位於鄂中腹地——荊門市中心城區西北10公里處,系秦嶺南支余脈,景區面積約108平方公里,史稱“小武當”、“百花塢”。 。其風景優美,奇峰如畫,集自然精華,納人文風采,融五千年歷史、宗教、養生、民俗文化於一爐,是一處不可多見的人間聖景,碑載有“小武當”“小廬山”之美譽,是荊門城市的“後花園”。
景區以青山綠水為背景,以群峰競秀、
森林生態、溶洞、高質量環境為特色,以道教文化為內涵的具有觀光瀏覽、休閒度假、生態農業等多功能的城郊山地型生態旅遊度假區。
景源分布
金 頂 游 覽 區
1 真武觀: 位於聖境山第二高峰——靈芝峰,海拔560.4M,為聖境山主要道教建築群,峰頂三面壁如斧削,只有南面可通,占地面積約100平方米,俊秀險拔,群山拱衛,周圍分布人文景點有廟宇、殿堂殘垣,逍遙神道,碑碣30餘塊,八卦井、紫薇林、好漢坡、百步雲梯、清牛洞、連心洞、真人洞等。以上景點正在修復中,景源價值評定為1級,總分750分。
2 朝聖峰: 位於靈芝峰南約500M,海拔571米,為聖境山海拔最高峰,北朝真武觀,南坡脈系直赴東南,成為荊門古城西北屏障,西坡大黑溝與小黑溝,形成萬壑涌漳河,東坡峭壁如削,下臨深淵鬼見愁盆地。結合自然山石建觀景台、殿,欣賞萬傾漳水,綿亘山巒,雲海旭照。
3 鬼見愁: 由朝聖峰和青牛山合圍而形成的盆地,南連九龍谷,長約1公里,寬約0.5公里,溝壑縱橫,荊西公路由崖間盤旋,松柏蒼翠,植被茂盛,泉流涌注,谷內有石磙沖水庫,是聖境山一塊重要的自然人文風水寶地。存有董大瓦屋等民居遺址,有豐富的道教文化堆積層,具有較高的文化旅遊開發價值。
4 董大瓦屋: 位於鬼見愁谷內,可作生態道教旅遊景點恢復。
5 入口牌樓: 四柱三間七樓形式的牌樓,高約15米,建於2003年春。
6 別墅群: 停車、食宿、接待,正在建設中。
九龍谷遊覽區
1 老君台:位於白石岩下,地處九龍谷小九龍半山,傳說老子修道結廬處,四方八峰合圍朝拱,下臨深谷疊翠,九龍搶珠,2000年開發九龍谷,重塑老子像,2003年4月重建老君台拜殿。並經市民族宗教事務局批准列為聖境山道教活動場所。
2 普善堂: 位於九龍珠南坡,建於元初,清末及民國初年復修,現存三間危房,碑碣5塊,為農民盧振生所有,有較高的修復價值。
3 關帝廟: 位於九龍珠東坡,建於元末明初,毀於上世紀文革,現只剩5米高8米長殘牆掩於林木之中,神台依稀可見,剩關帝廟門額殘碣3塊。
4 九龍潭: 匯聚小九龍水系,原為兩口堰塘,公元1985年築壩蓄水,水深8米,面積0.4平方公里,潭容約15萬立方米,可垂釣、游泳、划船。
5 周翰墓: 位於九龍谷左側半山,墓碑已毀,現存石香爐一尊。周翰:字寶生,進士,(民間稱周五老爺)。生於清嘉慶23年(1818年至一1911年),生前在四川達縣等州縣做官,離任回荊後,曾在九龍谷石婆望夫石下結廬,購置田產,並出資主持修建荊門白雲樓、文峰塔等。留有詩文多篇,其墓可作人文景點修復。
6 斗笠寨: 位於九龍谷右側,海拔550.2米,殘存寨牆周長約500米,平均高4米,寬1.5米。寨頂面積約300平方米,清理建觀景亭,覽聖境山全景。
7白石岩: 位於斗笠寨雙龍峰之間,為聖境山東南脈系咽喉,危岩高聳,峭壁崢嶸,海拔504米,峭壁垂直高度約120米,懸崖間有老君洞,與崖下老君台遙相呼應,自古以其雄險為人們所青睞,是九龍谷觀雲觀景的理想景點,民間亦稱白石岩為“白蛇岩”,傳有西湖白蛇娘子在此修行一說,規劃修棧道經仙人洞至岩頂觀景亭,擇石雕鑿“白虎望牛”。
8 古郵亭: 位於雙龍峰與白石岩山脊之間,青牛道秦楚古道縱橫穿過,殘垣猶存,有古井、石磨、石碾、馬槽等遺蹟,規劃闢為遊客觀光休憩之所,保護遺址及周圍環境。
9 秦楚古道:由聖境山北經石磙沖水庫過白石岩古郵亭,南至前寨、後寨子山、仙女山、車橋達袁集(古當陽),規劃為漳河至聖境山旅遊幹線。
10 青牛道 青牛道由荊門城西白龍觀西北青牛洞(現葛洲壩採石場),沿聖境山脊經朝鹽觀,白石岩至靈芝峰真武觀,傳說老子騎青牛往來小徑。可闢為聖境山山脊觀光線。
11 老屋場: 梯田占聖境山山體面積五分之一,全用塊石堆壘,工程浩大,部分梯田石牆高達6米,可擇優闢為觀賞景點。聖境山另有殘存老屋場遺址60餘處,可擇優辟景。
12 磨石城: 位於白石岩、古郵亭一帶,奇石、古墓、溶洞,依山勢開鑿雕塑景點。
13 朝鹽觀: 位於九龍谷右,海拔553米,與斗笠寨遙遙相對,傳說古代每日早晨有人為其觀送油鹽而得名,朝鹽觀也許是“朝元觀”之訛誤。現存殘垣,有和尚一人。有開發價值,資源等級2級,450分。
14 雙龍峰: 海拔518米,北連天目峰,南襟斗笠寨,為漳河與長湖水系分水嶺,西南坡脈連漳河,東坡懸壁列仞,擇懸崖雕鑿“蛟龍探珠”。下有山曰仙人打坐(仙人胯),峰頂有日軍侵略碉堡遺址。開闢登山小路,設眺望平台欣賞山林景觀,漳河庫景,城廓村市。
15 石婆望夫:位於雙龍峰與朝聖峰之間南大埡東側,狀如老婦,故為石婆望夫,下有周五老爺屋場遺址。
16 老君泉: 位於老君台下20米處,為沉降泉水,系 “天池”“九龍潭”來水之一。
17 清風寨: 生態農莊,建於2000年,可同時接納80人就餐。
18 西山度假村: 養鹿、休閒、娛樂、可接納60人就餐、住宿。建於1999年。
19 九龍谷山莊: 始建於2000年,有別墅7棟,承接旅遊、登山、朝聖,可接納200人住宿、就餐、會議。
南 部 生 態 旅 游 區
1 龍灘溝:斗笠寨與朝鹽觀兩山之間的一條峽谷,是聖境山重要景源之一,南北長1.65公里,寬約0.4公里,溝內有奇石、天坑、老屋場、絕壁、溪流、梯田,百步雲梯、龍潭瀑布,植被豐富,規劃為生態民居遊覽點。
2 白果樹溝:位於斗笠寨峰東南坡,因一棵大白果樹而得名,有老屋場、古木青竹及原始生態,石林奇觀、天坑、溪流、瀑布,修小路入溝欣賞,設小賣部茶水點。
3 十八羅漢:位於聖境山東南,呈東西分布的十八座山坡,是荊城三台八景之一西寶嵐光的組成部分,奇石險壑。
4 前寨後寨子山:位於秦楚古道南段,仙女山以北,前寨海拔261米,後寨海拔292米,周圍景點東有沙崗水庫,西有高山水庫,是聖境山西南部連線漳河風景區重要生態旅遊觀光線。
5 萬丈壁: 長約200米,有“一線天”之稱,位於古楚道中段,斗笠寨西北坡。
6 金雞溝: 西鄰青牛山、烏龜包,南北長約1公里,民間傳說有金雞出沒而得名,寬0.4公里、植被茂盛,可建別墅群。
歷史概況
歷史上山頂曾建有道教建築真武觀。殘留石碑顯示最早年代為明朝嘉靖年間。後在抗日戰爭期間部分損毀,建國後在破四舊等運動在中被當地村民完全拆毀。
相傳
道教大神
玄武大帝最初訪求
老子修道時,就隱居此中。直至
明朝
嘉靖年間,
嘉靖皇帝南巡時路過此地,就驚嘆進入人間仙境,便小住幾日,並題寫“聖境”兩字,從此得名“聖境山”至今。另據碑載相傳
三國時期(《
三國演義》書中第四十一回所說),
趙子龍單騎救主於此地。
景點特色
規劃中的亞洲最大滑翔傘基地。
聖境山距離荊門城區6公里,地處江漢平原與荊山山脈(秦嶺南支)交會處,加上天然的小盆地地形和亞熱帶季風性氣候,使得聖境山風向穩定,熱氣流強勁,是全國少有的天造地設的滑翔運動場地。2017年以來,東寶區圍繞這一優勢,致力將聖境山打造成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集比賽、培訓、檢測、體驗於一體的滑翔基地,建設1級、2級起飛場、降落場、航空運動大樓等。1級起飛場海拔533米,待飛平台60米長、12米寬,場地地勢較高,25度坡度,適合專業訓練和比賽;2級起飛場海拔361米,待飛平台100米長、12米寬,滿足滑翔運動培訓和舉辦各類賽事的要求,經專業機構和教練員、運動員多次試飛,現已全面投資使用;降落場按不同運動要求,設定了滑翔定點降落區、小型運動類飛機起降區、熱氣球起降區等區域。航空運動大樓造型新穎,集展覽、科普、教學培訓、學術交流、辦公生活等多功能於一體,是一座鑲嵌在萬山疊翠之中的地標建築,2019年初已經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