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聖地工人村
- 作者:張瑞
- 創作年代:當代
- 文學體裁:散文集
- 字數:270千字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作品影響,作品評價,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憑藉在工人村四十多年的生活積累和豐富的創作經驗,該書作者飽含對“聖地”的崇敬和創作激情,以愛國主義為情感基調,以講故事的形式講述瀋陽工業文化的脈絡,多視角地再現了工人村六十多年的變遷和瀋陽數十年來工業發展的歷史軌跡,在歌頌中國共產黨的豐功偉績的同時,描繪出一幅具有史學價值的工人村風俗畫,使人們看到了在這塊熱土上曾經擁有的精神力量,讓承載著瀋陽工業發展的這塊重要地標,給未來留下更加清晰的印記。書中按時間順序,收錄47篇散文,從大處著眼,小處落筆,從一個個不同的側面,描摹出當時工人村人的生活和工作,從而展現了一個相對完整的工人村時空。
作品目錄
序 津子圍 工人村,我的家園 勞動者的豐碑 對第一爐鋼水的敬意 高高的腳手架 漂亮的媽媽 爸爸的隱情 雪水熬油 甜菜苦雨 恐怖的“城堡” 那年夏天 一本叫《母親》的書 憤怒的啤酒 大哥和他的老三屆同學 雞殤 大襟棉襖 捲毛頭髮 抄“黃歌” 契訶夫,對不起 老家的黏豆包 第一個“萬元戶” 孤獨的高考過客 上大學 一九八二年的婚禮 下班了,我來到報刊門市部 | 回望那片綠野 腳踏車上的“王子” 奶奶歸來 一座赴湯蹈火的雕像 香港,你好 餵鳥兒老太太 失職的保衛處處長 一個廠報編輯的履歷 漂泊 別了,工人村商店 黑白底色、斑斕人生 留給兒子的背影 我的電影世界 兒時的後院 老工廠俱樂部 過年 一隻老皮箱 一對兒老冤家 乾杯,沈重 六棵老榆樹 窗外的晾衣繩 留給工人村的乳名 讓我們在這裡相約 後記 |
創作背景
工人村從無到有、由輝煌到沉寂,它既有對勞動者光榮的謳歌,也有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它演奏了一曲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詠嘆調。作為工人村滋養起來的一名作家,張瑞見證了工人村的輝煌和傳奇,也感受到了工人村的痛楚和沉寂,在他的心目中,工人村就是一塊聖地。他認為,打撈工人村往事,使之成為工業城市歷史文化典籍中的一部分,就是留住城市文化之根。透過這些往事,人們會看到在這塊熱土上所擁有的精神力量,以及產業工人所孕育的工業文化靈魂。因此,記錄工人村發展歷程,抒寫工人村史詩,成了他義不容辭的使命和情懷。
作品鑑賞
在《聖地工人村》中,讀者可以依稀看到“中國‘魯爾’”的身影,可以切身感受到“共和國長子”的光榮與夢想、艱難與輝煌。當然,作者筆下少有慣常的恢宏敘事,所謂“依稀看到”是需要讀者從字裡行間仔細辨識的;而“切身感受”則無疑需要調動讀者封塵已久的生活積累與生活體驗來做“延伸閱讀”——對這部並不神秘的“村史”自有其解鎖“密碼”。於是人們看到,“聖地工人村”猶如一個具有特定背景和典型意義的社會舞台,三代人歷時半個多世紀在這裡上演著一幕幕可歌可泣甚至長歌當哭的時代話劇。其中新中國第一代工人階級無疑是天經地義的主角,他們愛崗敬業、艱苦奮鬥、任勞任怨、甘於奉獻,集“長子”的品格和風範於一身,誠如作者所言,“老一代工人村人所蘊含的精神,是推動那個時代前行的原動力”。而作者張瑞先生身為工人村土生土長、純正地道的第二代,於今以其經歷、情感、話語權等資源優勢,責無旁貸地承擔起書寫者與立言人的使命,為人們留下了這部工人村紀念碑意義的“檔案”,同樣值得欽佩。
《聖地工人村》的特色之一是作者成功地營造了濃郁的現場感,賜予讀者強烈的代入感。不難看出,“紀實”與“真實”始終是作者的遵循,前者主要是文本意義,後者則更多的是價值體現,它所留住的是幾代人的記憶。有鑒於此,作者從大處著眼、小處落筆,47篇散文從一個個不同的側面,拼圖般地描摹出工人村相對完整的時空,以及活動其間的人和事,工作與生活。無論是親身經歷還是耳聞目睹,皆顯得言之有據,小中有大,從而獲有了滄桑的歲月痕跡和鮮明的時代印記。《勞動者的豐碑》《對第一爐鋼水的敬意》《別了,工人村商店》《老工廠俱樂部》等,莫不如此。
《聖地工人村》的另一個特色是寫活了書中的一批人。誠然,作為散文作品未必會像小說那樣將塑造人物形象作為作者任務的首要。但既然記事、紀實,人是無法迴避也原本不該迴避的,從某種意義上說,能否將人物寫得生動、鮮活恰恰是對作者功力的考驗。令人欣喜的是,作者交出了一張合格的答卷。以《一座赴湯蹈火的雕像》為例,廖廖數筆便讓全國勞動模範楊洪吉的形象躍然紙上。五百度高溫,十七秒時長,讓“火神”的讚譽實至名歸。由是作者感嘆道:“正是有了楊洪吉這樣的一代工人,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在為我們這個社會創造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和強大的精神力量,激勵著後人繼往開來,奮勇前行。”像這樣的例子不少,僅以作者曾經工作過的瀋陽重型機器廠而言,當年楊洪吉是這樣做的,金福長,以及陳富文大轉子小組也是這樣做的。此外,《失職的保衛處處長》《餵鳥兒老太太》《一對兒老冤家》中所涉的幾個人物,或如速寫,或像素描,雖著墨不多分量也相對較輕,但勾勒出的人物卻同樣頗有立體感和個性色彩。
《聖地工人村》的又一個特色是充溢其間的溫馨的親情。《奶奶歸來》《高高的腳手架》《漂亮的媽媽》《甜菜苦雨》《一九八二年的婚禮》《留給兒子的背影》《黑白底色、斑斕人生》諸篇中,作者追憶自己的奶奶、爸爸、媽媽,寫到了兄長,也寫到了妻子、兒子。這是一個普通的大家庭,人間的煙火氣息可以引導讀者走進他們的心靈。他們完全可以作為工人村千百個家庭的代表或曰縮影,使讀者有可能體味其間的自豪、驕傲以及艱辛、尷尬。在這些有血有肉的人們的身上,讀者也會更好地理解在家庭單元中什麼是風雨同舟、休戚與共,無論是歡樂和憂傷,也無關甜蜜與酸楚。
《聖地工人村》還有一個突出的特色是作者把自己推向敘事前台的同時,也摹寫了一個真實可信、恰到好處的“我”。或含而不露,或當仁不讓,寫下了自己逸聞趣事,也寫下了自己的無怨無悔、矢志不渝。這固然得益於作者難得的記憶力,但更多地是一種濃郁的情感使然。這種情感是對工人村的深情,是對生活的熱愛。於是,讀者在《那年夏天》《捲毛頭髮》《孤獨的高考過客》《回望那片綠野》《漂泊》《乾杯,沈重》等篇什中,“連續劇”般地看到了一個成長、成熟、成才的張瑞,一個踏平坎坷成大道、知恩圖報、坦誠豁達的張瑞。感謝工人村,這裡是作者生命的搖籃,物質與精神的雙重家園,更是作者數十年如一日的心靈棲息地。
《聖地工人村》一如工人般的質樸與坦蕩,但它不乏氣韻沉雄、悲愴婉壯,作者以飽含深情、靈動純美的敘述向度和紮實筆力,直抵工人村百姓的靈魂和情感疆域,浮雕般刻畫出遼瀋大地上那些熱血激昂、豪邁壯烈的工人群像,當然也沒有遮掩他們曾經的困惑與低微,為讀者再造一個值得仰視的靈魂的天堂。工人村已遠去,“工人村”已歸來,就像傳說中的鳳凰神鳥,當她翱翔的翅膀不能承載生命之重、漸入式微時,便會選擇往生。經歷烈火後,重新開始更絢麗的歷程。為此,“長子”回眸應笑慰。未來的東北老工業基地,必將示眾人以涅槃後一張嶄新的名片。
作品影響
- 榮譽表彰
2023年9月28日,《聖地工人村》獲得第十一屆遼寧文學獎散文獎。
- 研討會
2021年10月24日下午,瀋陽出版社出版的《聖地工人村》新書發布暨作品研討會在遼寧大廈舉行。會議由瀋陽出版發行集團、瀋陽出版社主辦,瀋陽市作家協會協辦。瀋陽出版發行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京,副總經理鄭索軍出席。瀋陽出版社社長張闖主持會議。遼寧省作家協會、瀋陽市作家協會等單位有關領導及專家學者、作家出席活動,二十餘家媒體參加活動並進行了現場採訪。此次活動受到各大媒體的高度關注,新華社、人民網、學習強國、中國工業新聞網等央媒以及遼寧廣播電視台、瀋陽廣播電視台、遼寧日報、瀋陽晚報、網易新聞、盛京文化網等地方媒體紛紛對此次活動進行報導。
作品評價
遼寧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津子圍:“這本書是‘小切口’做出了‘大文章’,一個小小的工人村,折射的則是曾經輝煌的東北大工業,作者在竭力挽留日漸消失在歷史煙雲中工人村的鮮紅記憶,帶有口述史的味道,它的史學和文學價值會隨著歲月的沉澱越來越清晰。”
瀋陽市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王靜:“《聖地工人村》可讀、好讀、耐讀,作者從微觀處入手,以細膩的感情、生動的筆觸,反映了瀋陽的大工業時代。該書的出版也是瀋陽文藝界出精品、出佳作,上高原、攀高峰的又一重要成果。”
出版信息
書名 | 作者 | 出版地 | 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ISBN |
---|---|---|---|---|---|
聖地工人村 | 張瑞 | 瀋陽 | 瀋陽出版社 | 2021年8月 | 978-7-5716-1962-6 |
作者簡介
張瑞,生長在瀋陽鐵西工人村,一個將書寫瀋陽工業為己任的寫作者。1986年畢業於遼寧文學院首期作家班。1981年開始在各大報刊發表諸多詩歌、小說、散文等作品,並有個人詩集出版。曾擔任《當代詩歌》《中國實業與中國文化》《綠野》等報刊編輯。年輕時曾擔任瀋陽重型機器廠《沈重報》主編。2012年初,應中國工業博物館之邀,為“重裝館”撰寫題為《國之重器》展覽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