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子圍原名張連波,出生於1962年,遼寧大連人,中共黨員。1986年加入省作家協會,1990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遼寧作家協會簽約作家。著有長篇小說《殘局》、《殘商》、《殘緣》、《夏季最後的洋槐》,中短篇小說集《一袋黃煙》、《相遇某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津子圍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遼寧大連
- 出生日期:1962
- 職業:作家
- 畢業院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 代表作品:《殘局》、《殘商》、《殘緣》、《一袋黃煙》、《相遇某年》
個人簡介,基本信息,主要作品,獲獎情況,創作情況,中短篇小說,轉載情況,獲獎情況,評介文章,主要經歷,不知道他是津子圍,平民化寫作視角,提升作家自己,人物評價,精英與大眾寫作,表層到內心的焦慮,如何走出“高原區”,人物影響,作家津子圍專訪,敘事:中國元素,原始動力:重拾想像,時間:逆行者,國外報導,
個人簡介
津子圍,1986年加入省作家協會,1990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遼寧作家協會簽約作家。大連市作家協會副主席。9年來創作出版長篇小說8部,中短篇小說集1部;創作中篇小說百餘篇,並在國內有影響的刊物《人民文學》,《當代》,《十月》,《上海文學》,《青年文學》,《中國作家》等發表。
基本信息
性 別: 男
出生年月: 1962
民 族: 漢族
津子圍 本名張連波,1962年生,法學學士、管理學碩士、碩士生導師。1990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遼寧省作家協會主席團成員,大連市作家協會副主席。
1980年代從事文學創作,在國內外公開發表作品300餘萬字。出版中短篇小說集《一袋黃煙》《相遇某年》《大戲》3部。出版長篇小說《殘局》《我短暫的貴族生活》《收穫季》《口袋裡的美國》《Childhood Book》《同名のひとたち》等12部。作品屢次被《小說選刊》《小說月報》《中篇小說選刊》《中華文學選刊》《短篇小說選刊》《散文選刊》等選載,並被選入中國年度最佳小說集、中國年度小說精選、中國年度小說經典、名家小說及中國小說排行榜等。獲中國作家協會《小說選刊》“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中國作家大紅鷹文學獎、第12屆中國人口文化獎、遼寧優秀青年作家獎、遼寧文學獎等多項獎。參與編劇的電視劇獲得第25屆、第26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和第11屆全國“五個一工程” 獎。小說《蝴蝶》、《黑玫瑰》被譯介到海外;長篇小說《殘局》、《殘商》、《殘緣》被美國耶魯、歌倫比亞、哈佛大學圖書館館藏。
主要作品
出版長篇小說:《殘局》《殘商》《殘緣》《我短暫的貴族生活》《收穫季》《口袋裡的美國》《Childhood Book》《同名のひとたち》等12部。
出版小說集:《一袋黃煙》《相遇某年》《大戲》3部。
文集:《津子圍與大家對話錄》
獲獎情況
1998年3月,長篇小說《殘商》獲中國小說學會、全國生態文化協會“中國生態文學獎”獲二等獎。
2000年5月23日,中篇小說《三個故事和一把槍》獲大連市優秀創作獎中篇小說獎。
2000年9月,傳記文學《靈魂的錨》獲遼寧省首屆傳記文學獎。
2000年12月,被評為第五屆遼寧省“優秀青年作家”稱號(四年一次)。
2001年11月,短篇小說《馬凱的鑰匙》獲第二屆遼寧文學獎(兩年一次)。
2002年5月,獲得遼寧省“文藝新星”稱號(兩年一次)。
2002年5月,《馬凱的鑰匙》獲大連市優秀創作短篇小說獎。(兩年一次)
2003年9月中篇小說《說是訛詐》被評為遼寧文學獎。
創作情況
出版長篇小說12部,中短篇小說集2部,文集1部 1995年1月《殘局》(長篇小說)民眾出版社(北京)出版
(《殘局》在《大連日報》連載,1995年6月13日~7月11日)
1996年5月《殘商》(長篇小說)民眾出版社(北京)出版
(《殘商》在《大連日報》連載,1996年8~9月)
1997年月《殘緣》(長篇小說)民眾出版社(北京)出版
1998年《大連日報》連載《洋槐下的小樓》(長篇小說)
1999年1月《相遇某年》(中短篇小說集)大連出版社出版。
2000年1月《愛的河流》(長篇小說)北方文藝出版社出版
2000年5-6期大型文學期刊《啄木鳥》連載《平民偵探》(長篇小說)
2003年1月《平民偵探》(長篇小說)民眾出版社。
2003年1月《我短暫的貴族生活》(布老虎長篇小說)春風文藝出版社。
(2003年4月13日7月2日《新商報》連載小說《我短暫的貴族生活》
2003年8月《死亡證明》(長篇小說)民眾出版社。
(2003年《新商報》和上海《新聞午報》分別連載《死亡證明》)
2003年8月《蛋糕情人》(長篇小說)光明日報出版社。
(2003年長春《都市晚報》連載《蛋糕情人》)
2005年1月出版長篇小說《收穫季》太白文藝出版社
(2005年7月1日開始《新商報》連載小說《收穫季》)
2008年5月《童年書》(英文)出版發行
2010年8月出版長篇小說《口袋裡的美國》中國社會出版社(《大連日報》《渤海早報》連載)
2010年8月出版中短篇小說集《大戲》大連出版社
2010年11出版長篇小說《同名者》春風文藝出版社(《城市晚報》連載《同名者》)
2011年3月出版《津子圍與大家對話錄》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2011年5月出版長篇小說《童年書》中國青年出版社(《大連日報》連載《童年書》)
中短篇小說
1995年2期《小說林》發《津子圍的朋友老胡》《津子圍的朋友阮作華》(小說兩篇)
1995年6月《海燕》發《紅碼頭》(中篇小說)
1995年6期《持綠卡的杜磊》(小說)
1996年5月《海燕》發《視窗》(中篇小說)
1996年6月《小說林》發《關於“大清”》(小說)
1996年12月《海燕》發《槐下彌望》(中篇小說)
1997年5期《小說林》發《某年》(小說)
1998年2期《鴨綠江》發《大雨》(小說)。
1998年12月《海燕》發《靜聽天籟》(長篇小說節選)
1999年2月,《青年文學》發《三個故事和一把槍》(中篇小說)
1999年7期《海燕》發《開元通寶》(小說)
1999年10月《鴨綠江》發《我家的保姆夢遊》(中篇小說)
1999年10月《長江文藝》發《復活的日子》(小說)
2000年1月《小說林》發小說《搞點研究》(小說)
2000年7月《人民文學》發《老鐵道》(小說)
2000年8月《鴨綠江》發《馬凱的鑰匙》(小說)
2000年10月《芒種》刊發《橫道河子》(小說)
2000年11月《鴨綠江》刊發津子圍小說兩篇《在河面上行走》《裂紋虎牙》(小說)
2000年6期《小說林》刊發《尋找郭春海》(小說)
2001年1月《芒種》發《共同遭遇》(小說)
2001年4月《延河》發《寧古塔逸事》(小說)
2001年4月《鴨綠江》發《手機鎖上了》(小說)
2001年5月《長江文藝》發《尋找》(小說)
2001年10月《青年文學》發《戰俘》(中篇小說頭題)
2001年11月《鴨綠江》發《陪大師去討債》(中篇小說頭題)
2002年1月《小說林》發《方家族的消失》(小說)
2002年2月《上海文學》發《案子》(小說)
2002年3月《安徽文學》發《搓色桃符》(小說)
2002年4月《春風》發《心靈的鑰匙》(小說)
2002年3期《十月》發《一頓溫柔》(中篇小說)
2002年3 期《時代文學》發《古怪的馬凱》(小說)
2002年10月《春風》發《月光走過》《隔街愛情》(短篇小說)
2002年10月《山東文學》發《上班》(短篇小說)
2002年10月《布老虎中篇小說》發《情感病歷》(中篇小說)
2002年11月《青年文學》發《說是訛詐》(中篇小說)
2002年11月《延河》發小說兩篇《戴黃色安全帽的丈夫》《沒什麼大事兒》
2002年11月《清明》(6期)發《無處傳說》(中篇小說)
2003年5月《劇作家》發《遙遠的父親》(話劇)
2003年5月《鴨綠江》發《民工大寶的約定》(短篇小說)
2003年9月《歲月》發《匿名上告》(中篇小說)
2003年9月《青年文學》發《拔掉的門牙》(短篇小說)
2003年10月《延河》發《黑客兄弟》(短篇小說)
2004年1月《芙蓉》發《自己是自己的鏡子》(短篇小說)
2004年1月《歲月》發《持偽幣者》(短篇小說)
2004年1月《當代》發《誰最厲害》(中篇小說)
2004年3月《當代小說》發《情報》(短篇小說)
2004年5月《中國作家》發《小溫的雨天》(中篇小說)
2004年5月《十月》(三期)發《求你揍我一頓》(中篇小說)
2004年5月《十月》(三期)發《審判》(短篇小說)
2005年5月《時代文學》第3期發《寄生者》(中篇小說)
2005年6月《人民文學》發《誰愛大米》(中篇小說)
2005年8月《鴨綠江》發《國際哥》(短篇小說)
2005年9月《歲月》發《茄子》(短篇小說)
2005年10月《中外讀點》發《小站》(小小說)
2005年11月《布老虎中篇小說》發《梅加的夏天》(中篇小說)
2005年11月《上海文學》發《走過青梅》(短篇小說)
2005年12月《中外讀點》發《輝煌》(小小說)
2006年1月《芒種》發《成長》(中篇小說)
2006年1月《中外讀點》發《商店關門了》(小小說)
2006年2月《山花》發《存槍者》(中篇小說)
2006年3月《中外讀點》發《經歷》(小小說)
2006年4月《中外讀點》發《一園鮮花》(小小說)
2006年5月《中外讀點》發《負翁們》(小小說)
2006年5月《鴨綠江》發《遺產》(短篇小說)
2006年6月《現代小說》發《撲克/暑期戰爭》(短篇小說)
2006年7月《中外讀點》發《依賴》(小小說)
2006年12月25日《遼寧日報》發《做客的父親》
2007年1月8日《遼寧日報》發《低語》
2007年1月15日《遼寧日報》發《民間哲學家》
2007年1月29日《遼寧日報》發《寵物》
2007年5月《芒種》發《稻草》(中篇小說)
2007年6月《人民文學》發《闖綠燈》(短篇小說)
2007年6月《啄木鳥》發《隱姓埋名》(中篇小說)
2008年4月26日《光明日報》發《河裡飄梅》(短篇小說)
2008年4月《芒種》發《歌唱的篝火》(中篇小說)
2008年8月20日《光明日報》發《世界在驚嘆中認識中國》
2008年10月《人民文學》發《博弈》(中篇小說)
2009年2月《山花》發表《大戲》(中篇小說)
2010年1月《芒種》發《大減饅頭》(中篇小說)
2011年1月《芒種》發表《童年書》(中篇小說)
轉載情況
1995年5-6期《青年報刊世界》轉載《別小瞧俄羅斯人》(散文)
1996年4月《中華文學選刊》轉載《津子圍的朋友老胡》(小說)
1999年4月《小說選刊》轉載《三個故事和一把槍》(中篇小說)
2000年8月《搞點研究》(小說)收入《2000年大眾最新名家小說速遞叢書》
2000年11月《小說選刊》轉載《馬凱的鑰匙》(小說)
2000年11月《中華文學選刊》轉載《馬凱的鑰匙》(小說)
2001年1月《馬凱的鑰匙》被收入《中國年度最佳小說·2000年卷》
2001年2月《小說月報》轉載《尋找郭春海》(小說)
2001年4月《小說月報》轉載《共同遭遇》(小說)
2001年5月《北京文學》轉載《馬凱的鑰匙》(小說·全國小說排行榜)
2001年6月《小說月報》轉載《寧古塔逸事》(小說)
2001年6月《短篇小說選刊》轉載《手機鎖上了》(小說)
2001年9月《傳奇傳記文學選刊》轉載《黃金埋在河對岸》(中篇小說)
2002年3月《短篇小說選刊》轉載《方家族的消失》(小說)
2002年5月《小說月報》轉載《搓色桃符》(小說)
2002年7月《中華文學選刊》轉載《天堂的鑰匙》(短篇小說)
2002年7月《中華文學選刊》轉載《一頓溫柔》(中篇小說)
2002年7月《中華文學選刊》轉載《古怪的馬凱》(小說)
2002年12月《短篇小說選刊》轉載《上班》(小說)
2002年12月《短篇小說選刊》轉載《隔街愛情》(小說)
2002年12月《小說精選》轉載《上班》(小說)
2002年12月《小說月報》轉載《月光走過》(小說)
2002年12月24日開始《作家文摘》轉發《說是訛詐》(小說)
2003年1月《小說精選》轉發《沒什麼大事兒》(小說)
2003年1月《小說月報》轉發小說《沒什麼大事》(小說)
2003年1月小說《說是訛詐》收入“當代中國社會寫實小說大系”中國文聯出版社。
2003年1月小說《搓色桃符》收入《中國短篇小說精選》
2003年1月小說《一頓溫柔》收入《城市·女性2002小說精選》
2003年2月《小說選刊》轉載《說是訛詐》
2003年8月山東文藝出版社《中國年度小說經典》收入《搓色桃符》
2003年11月《小說月報》轉載《匿名上告》
2003年11月《小說精選》轉載《拔掉的門牙》
2003年11月《短篇小說選刊》轉載《拔掉的門牙》
2004年1月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短篇小說》收入《拔掉的門牙》
2004年2月《自己是自己的鏡子》轉載《短篇小說選刊》
2004年3月《自己是自己的鏡子》轉載《小說精選》
2004年3月16日開始《誰最厲害》轉載《作家文摘報》
2004年4月《匿名上告》轉載《中國新寫實系列小說》1湖南文藝出版社
2004年4月《一頓溫柔》轉載《中國新寫實系列小說》2湖南文藝出版社
2004年4月《自己是自己的鏡子》轉載《中華文學選刊》
2004年5月《匿名上告》改編後發《連環畫報》
2004年5月18日開始《作家文摘報》連載《小溫的雨天》
2004年6月《小說選刊》(下)轉載《求你揍我一頓吧》
2004年四期(7月)《中篇小說選刊》轉載《小溫的雨天》
2004年7月《小說選刊》(上)轉載《小溫的雨天》
2004年7月《北京文學—中篇小說月報》轉載《求你揍我一頓吧》
2004年8月《小說月報》增刊轉載《小溫的雨天》
2004年8月《十月》經典小說專刊轉載《審判》
2005年1月中篇小說《小溫的雨天》被《2004中國年度中篇小說》收入。灕江出版社。
2005年1月短篇小說《寧古塔逸事》被收入《被遺忘的經典》。太白文藝出版社。
2005年3月短篇小說《阿雪的房租》被謝冕主編《跳蚤女孩》。華藝出版社
2005年5月《說是訛詐》收入《國家利益》湖南文藝出版社
2005年5月《誰最厲害》收入《公安局長》湖南文藝出版社。
2005年5月小說《一頓溫柔》收入《大連市優秀文學藝術作品選》
2005年5月小說《馬凱的鑰匙》收入《大連市優秀文學藝術作品選》
2005年5月小說《貴族生活》收入《大連市優秀文學藝術作品選》
2005年5月散文《傾聽法布爾》收入《大連市優秀文學藝術作品選》
2005年5月報告文學《曲雲霞在長跑中歷練愛情》收入《大連市優秀文學藝術作品選》
2005年7月小說《誰最厲害》收入《小說月報2004精品》百花文藝出版社。
2005年8月《小溫的雨天》收入《步步高升》湖南文藝出版社
2005年8月《求你揍我一頓》收入《步步高升》湖南文藝出版社
2005年10月《國際哥》轉載《小說選刊》
2005年10月《國際哥》轉載《小說月報》
2005年11月《小站》轉載《小小說選刊》
2005年12月《小站》入選《2005年度中國最佳小小說》灕江出版社
2005年12月《輝煌》發《小小說選刊》
2006年1月《有過青梅》收入《2005年短篇小說新選/專家年選》文化藝術出版社
2006年1月《國際哥》收入《2005年短篇小說精選》灕江文藝出版社
2006年1月《國際哥》收入《2005年短篇小說選》長江文藝出版社
2006年3月《存槍者》轉載《小說選刊》
2006年3月《成長》轉載《小說精選》
2006年3月《成長》轉載《小說月報》
2006年3月《國際歌》收入《2005最受關注的小說》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2006年4月《存槍者》轉載《中篇小說選刊》
2006年4月《公章》收入《預備幹部》湖南文藝出版社
2006年4月《豁嘴公務員》收入《市長的父親》湖南文藝出版社
2007年1月《存槍者》收入《2006年中篇小說新選》(專家年選)文化藝術出版社
2007年5月《小說選刊》轉載《稻草》
2007年7月《中篇小說》轉載《隱姓埋名》
2009年3月中篇小說《大戲》轉載《北京文學,中篇小說選刊》
2009年3月中篇小說《大戲》轉載《小說選刊》
2010年1月《大戲》被收入《2009中國年度短篇小說》(灕江出版社)
2010年1月《大戲》被收入《2009中國小說精選》(湖南文藝出版社)
2010年1月中篇小說《隱姓埋名》(改名馬區長)收入《政法委書記》湖南文藝出版社
2010年8月出版長篇小說《口袋裡的美國》《小說選刊增刊》
2011年3月《小說月報》增刊轉載中篇小說《童年書》
獲獎情況
1998年3月,長篇小說《殘商》獲中國小說學會、全國生態文化協會“中國生態文學獎”獲二等獎。
2000年5月23日,中篇小說《三個故事和一把槍》獲大連市優秀創作獎中篇小說獎。
2000年9月,傳記文學《靈魂的錨》獲遼寧省首屆傳記文學獎。
2000年12月,被評為第五屆遼寧省“優秀青年作家”稱號(四年一次)。
2001年11月,短篇小說《馬凱的鑰匙》獲第二屆遼寧文學獎(兩年一次)。
2002年5月,獲得遼寧省“文藝新星”稱號(兩年一次)。
2002年5月,《馬凱的鑰匙》獲大連市優秀創作短篇小說獎。(兩年一次)
2003年9月中篇小說《說是訛詐》被評為遼寧文學獎。
2005年1月中篇小說《說是訛詐》入選2004年度大連市最受歡迎的十大作品。
2005年8月電視系列劇《歡樂農家》獲第25屆中國電視“飛天獎”。
2005年10月28日(29-30)赴北京,小說《小溫的雨天》獲《中國作家》“大紅鷹”文學獎2005年11月中篇小說《小溫的雨天》獲 “遼寧文學獎“
2005年12月《小站》入選2005年度中國小小說排行榜
2006年1月短篇小說《國際歌》被評為《鴨綠江》文學獎
2006年2月被評為2005年度大連市文藝界最受歡迎的十大人物。
2006年5月22日小說《國際哥》獲大連市優秀文藝作品獎
2006年12月中篇小說《小溫的雨天》獲中國作家《小說選刊》獎(2003-2006年度)
2007年8月參與編劇的電視劇《喜慶農家》獲得26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
2007年9月短篇小說《國際哥》獲遼寧文學獎。
2009年11月參與編劇的電視劇《喜慶農家》獲得全國五個一工程獎。
評介文章
《獨特的觀照視角,新鮮的藝術風貌》(評論,作者何鎮邦)《大連日報》1995年3月2
《評長篇小說“殘局”》(評論,作者何鎮邦)《黑龍江日報》1995年3月2日
《九十年代一場悲喜劇》(評論,作者何鎮邦)《新聞出版報》1995年3月10日
《從“新生存狀態”到“後寫實”》(評論,作者朱凌波)《大連文藝界》1995年4
《從“新生存狀態”到“後寫實”》(評論,作者朱凌波)《黑龍江日報》1995年6月6
《關於“殘局”的文學對話》(作者王稀君、揚子)《大連晚報》1995年5月14日
《結構與幻想》(創作談)《大連文藝界》1995年6月
《妙筆揮灑一片情》(評論,作者代一)《海燕》1995年12
《紅碼頭評論文章》(評論,作者陸文采)《海燕》1996年1
《社會轉軌期生存狀態的體味與表現》(評論,作者軼戈)《海燕》1996年8
《我與長篇小說“三殘”》(創作談)《大連文藝界》1997年3
《大連長篇小說述略》(評論,作者王曉峰)《大連文藝界》1997年4
2001年11月13日,《津子圍中盤發力》發《文藝報》(作者學忻)“作家剪影”
2001年12月4日,《‘戰俘’評論》發《文藝報》(作者張學忻)“擒賊先擒王”
2002年2月1日,《鑰匙作為權力的實現解碼──評小說(馬凱的鑰匙)》發北京《今日周刊》“刊林擒王”
2002年6月《生命是最高的權利》(遼寧作家研究·作者劉紅兵)《大連大學學報》(2002年3期)
2002年2期《遼寧作家》發《生命是最高的權利》(評論)作者劉紅兵。
2002年7月《中華文學選刊》發《看好的作家》(評論,作者王乾)
2002年10月《春風》發《超越世俗的智性敘述》(評論,作者張學忻)
2002年12月《短篇小說選刊》發《生命中的樹》(創作談)
2002年12月《短篇小說選刊》發《權利的解碼》(評論)作者劉紅兵。
2003年1月《小說精選》發創作談《悄悄地寫作》
2003年1月評論《津子圍閱讀筆記4篇》收入《真實的分析》一書,作者張學昕。春風文藝出版社。
2003年6月劉紅兵的碩士畢業論文《失態的詩神》,重點評介了津子圍的小說。
2003年6期(11月)《當代作家評論》發《進入恆溫層的寫作》(評論,作者劉恩波)
2004年4月《19-20世紀東北文學的歷史變遷》重點評價評價津子圍小說。吉林社科院文學所編,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年6月《小說選刊》發《後窗》(創作談)
2004年7月《中篇小說選刊》發《每個人的雨天》(創作談)
2004年7月《北京文學·中篇小說月報》發《關門》(創作談)
2006年1月《尋找自己的聲音》發《文藝報》(創作談)
2007年5月《鴨綠江》發評論
2009年2月《北京文學·中篇小說月報》《大戲》(創作談)
2009年11月《青年文學》刊發賀穎評論津子圍小說《博弈》的文章。
2010年5月西雅圖《時代日報》《世界日報》評介《口袋裡的美國》
2010年5月《小說選刊》評介《口袋裡的美國》
2010年6月《中國日報》《文藝報》《中國青年報》《人民日報海外版》等刊發《口袋裡的美國》的評論。
2010年9月9日《人民日報》刊發《口袋裡的美國:從“悲情”到“批判”的轉身》作者孟繁華。
2010年9月11日《新商報》刊發評論家雷達、葉梅、石一寧《口袋裡的美國》評論
2010年9月《作家通訊》刊發《抖落時間的羽毛》
2011年5月10日 《徘徊於命運中的有序與無序》《文匯讀書周報》(評論,作者:賀穎)
2011年5月21日《徘徊於命運中的有序與無序》《齊魯晚報》(評論,作者:賀穎)
主要經歷
津子圍,中國知名作家。在文壇,他很低調,文學評論家陳曉明稱他是八九十年代蘇童,余華那批先鋒作家“落下的人”。
在生活中,他更低調,他身邊很多人不知道他寫小說,也不知道他就是津子圍,張連波是他生活和工作中的名字。
如今在機關工作二十多年的津子圍已發表文字300餘萬字,卻遵循自己的原則,從不寫官場小說,他一直堅持將知識分子寫作風格轉換為平民化寫作的視角,作品中充滿了對人性和人文的關懷。
不知道他是津子圍
津子圍說自己走上文學創作的道路很偶然。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那時他還在大學校園裡,學的是法律專業,偶然寫了一篇小說,叫《棋迷》,很順利就發表了。接著在《青年文學》發了《鳥墓》等作品,從那時候起,他開始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
1986年,他的小說《黑玫瑰》獲得了“青年與和平”獎,進入2000年以來,他是國內被選載和轉載中短篇小說最多的作家之一。
文學評論家陳曉明曾評價他是八九十年代先鋒作家“落下的人”,津子圍認為:“‘落下的人’是評論家沒有把我歸納到那一撥作家裡,歸納是評論家的工作,我的工作是寫作。
在文壇如此低調的津子圍,在生活中也很低調,他身邊的人很多不知道他寫小說,也不知道他就是津子圍。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承擔很多角色,社會的、家庭的,職業有職業的要求和規範,需要一絲不苟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我沒有專業寫作的福分,所以寫作只能是業餘時間。時間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我不會打麻將,也不喝酒,所以,在這些方面節省了時間,並用以讀書和寫作。”
就這樣一個用業餘時間寫作的兼職作家,每年創作七八篇小說,他的作品幾乎發遍了所有的文學雜誌,在文壇是屬於高產作家的行列。
平民化寫作視角
如今已創作300餘萬字的津子圍認為自己還沒有代表作,而他的小說《我短暫的貴族生活》面世五六年了,至今還有人在評論,至少說明他的作品是有生命力的。
這部作品是中國圖書第一品牌“布老虎”系列中的一部長篇小說,曾被稱為“都市白領的情感羊皮書”。對此評論,津子圍認為讀者閱讀一向是“各取所需”的,理解也各有千秋,有些年輕人很喜歡,但也有人“誤讀”。
“比如,有人認為這部書很‘小資’,也有人乾脆寫了論文,引用大量的學者的觀點和外文,來說明中國還沒有真正的貴族。有人認為我在寫中國的貴族,說明他沒讀或者沒認真讀,其實,我批評的正是目前出現的‘偽貴族’現象,現在有很多‘有錢人’,但他們不是貴族。而單就批判而言,顯然是單薄的,我所關注的是:現代人的‘精神性’問題。”
何為“精神性”問題,津子圍給出了具體的解釋:現代社會是一個快速發展的社會,有的時候我們對具體的事物根本來不及思考,或者這樣說,你還沒有搞清事實真相的時候,這件事已經成了“往事”,同時,這還是一個移植和複製的時代,有一天回家,你突然找不到家了,你家的門口突然移植來很多高大的樹木,你看不到樹木生長的過程,會讓很多人產生失重感,從而在情感生活中產生錯位。這個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精神如何趕上來才重要。
這位堅韌的精神“秉燭者”,將知識分子寫作風格轉換為平民化寫作的視角,才得以讓自己的作品受到讀者的追捧。他曾引用艾柯的話:“讀者在上游”。他認為,只有用真誠充分地尊重讀者,讀者才認可你。所以讀者一直能看到他的作品中充滿了對人性和人文的關懷。
提升作家自己
2004年,在津子圍作品研討會上,李敬澤、賀紹俊等評論家提出了中國作家的“高原現象”。認為有一個作家群體已經有很高的水準,理論準備、寫作實踐和社會影響力都進入了“高原”,但中國更需要產生國際影響的“高峰”級作家。
談到自己的寫作被評論家稱為處在“高原期”時,津子圍表示,自己算不算“高原”這一撥作家另當別論。“就創作來說,我們不能妄自菲薄,但更不能過分自我肯定。我覺得,畢竟我們離文學國際化和文學大家還有相當的差距。”
津子圍認為,要想追求作品的深度,首先應該提升作家自己。“我個人這樣看,寫作不僅需要智慧,但更重要的是善良、真誠和感動。要把愛滲透作品裡面和作品外面。”
人物評價
精英與大眾寫作
如今已創作300餘萬字的津子圍認為自己還沒有代表作,而他的小說《我短暫的貴族生活》面世五六年了,至今還有人在評論,至少說明他的作品是有生命力的。
這部作品是中國圖書第一品牌“布老虎”系列中的一部長篇小說,曾被稱為“都市白領的情感羊皮書”。對此評論,津子圍認為讀者閱讀一向是“各取所需”的,理解也各有千秋,有些年輕人很喜歡,但也有人“誤讀”。
“比如,有人認為這部書很‘小資’,也有人乾脆寫了論文,引用大量的學者的觀點和外文,來說明中國還沒有真正的貴族。有人認為我在寫中國的貴族,說明他沒讀或者沒認真讀,其實,我批評的正是目前出現的‘偽貴族’現象,現在有很多‘有錢人’,但他們不是貴族。而單就批判而言,顯然是單薄的,我所關注的是:現代人的‘精神性’問題。”
何為“精神性”問題,津子圍給出了具體的解釋:現代社會是一個快速發展的社會,有的時候我們對具體的事物根本來不及思考,或者這樣說,你還沒有搞清事實真相的時候,這件事已經成了“往事”,同時,這還是一個移植和複製的時代,有一天回家,你突然找不到家了,你家的門口突然移植來很多高大的樹木,你看不到樹木生長的過程,會讓很多人產生失重感,從而在情感生活中產生錯位。這個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精神如何趕上來才重要。
表層到內心的焦慮
秦萬里(《小說選刊》副主編秦萬里):短篇小說《馬凱的鑰匙》構思比較巧,一開始就把你帶入了一種尋找的焦慮,鑰匙丟了嗎,找鑰匙,他讓你在這焦慮中追蹤懸念,又在追蹤的過程中看到了作者所要表達的另一層內容。中篇小說《說是訛詐》也寫了一種焦慮,甚至它通篇都寫的是焦慮,懸念或者說故事在焦慮中進行,和《馬凱的鑰匙》相比較,更注重內心地描繪,內容上更沉重一些,從表層的焦慮進入到內心的焦慮。中篇小說《求你走我一頓吧》仍然是寫了人的焦慮,所不同的是,前兩篇的焦慮來自事件,而這一篇的焦慮則是來自生活無形的擠壓,表現出一種失衡的心態,也表現普通人面對社會、面對生活的憂慮,這是一種無法排解的憂慮。它的主題也不再那么單純了,它朝著多元意象努力。到了《小溫的雨天》,津子圍小說的變化就更明顯了,他的創作心態似乎也變得更加平靜了。在這裡故事或懸念已經退居到次要的位置。津子圍還是寫焦慮,這焦慮來自生活瑣事,比如說丈夫婚外戀的懷疑、公共汽車上的遭遇、對女學生的擔憂等等。最後,隨著另一個女人接二連三的電話“干擾”,小溫焦躁失衡的心境漸漸平靜下來。當憤怒化成了寬容,作品慢慢向生活的深處、向人心的深處走去。
津子圍比較會編故事,他雖然沒有寫震撼人心的故事,而是讓人物在故事的載體中進行著鮮活的表演,他在處理故事與人物的關係方面,顯得越來越成熟了。
如何走出“高原區”
李敬澤(《人民文學》副主編,評論家):津子圍是一塊玉,而且是好大的一塊玉。但我一直覺得他的寫作處在一個高原區,有廣泛的影響,很多人喜歡他的作品,但他的寫作好象也沒到了交口稱讚的地步。我同樣做編輯,我就注意到,津子圍的小說很多刊物都喜歡,做為同行我也在揣測,他們為什麼喜歡津子圍的小說?我想起2000年他寫了《馬凱的鑰匙》,影響不小,但《馬凱的鑰匙》是最後沒事了的小說。鑰匙丟了,最後找到了。再看《說是訛詐》,很緊張,最後也沒事。我理解了,為什麼我們的讀者、編輯喜歡津子圍的原因,因為津子圍這個作家對生活有一種特別的敏感和準確的把握,確實切中了現實生存的狀態,讓人們感到共鳴,但是問題在哪兒呢?是不是僅僅表達和舒緩這種焦慮就夠了呢?這個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的確是最好的說法,是最好的撫慰,那么對小說而言,我是覺得有必要在小說中提出不依不饒的問題,就是說小說你不能夠輕易把人物、事件放過去,應該有一個非常有力的小說態度,我要跟你過不去,要把人也好,事也好,逼到那兒,形成一個路哪怕是形成一個絕路。津子圍處於創作高原上,要想再突破,我覺得津子圍應該更堅決,更兇狠。要有力量把人物推到那兒去,去碰生活中鐵的界限。
人物影響
作家津子圍專訪
(原載法國《歐洲時報》2009年6月29日,作者:師子弦)
津子圍在中國作家中始終是個堅韌的精神“秉燭者”,八十年代國中國文學熱的時候,他初登文壇,寫了很多小說和散文。有些小說現在看也很精彩,如收入他早期小說集《一袋黃煙》中的《鳥墓》、《黑玫瑰》、《蝴蝶》等,很地道的鄉土氣息和中國傳統小說的味道。八十年代後期,他的作品更多地體現出了文本探索和主題的先鋒性。《眼鏡》中的荒誕、《三個故事和一把槍》的解構、《馬凱的鑰匙》的象徵、《在河面上行走》的詭奇。評論家陳曉明評價他是八九十年代先鋒作家“落下的人”,這裡說的“落下”是指被評論家忽略了。進入2000年以後,他的注意力轉到了“傳統的文化背景”和“現實的中國”上面,並在字裡行間體現出悲憫、感動和隱含的理想主義色彩。
說來很有意思,津子圍總是和文學潮流“擦肩而過”,當一陣風過去之後,他的作品才“釀”出酒來,越品越有味道。著名評論家繁華評價道:津子圍不是中國當紅的作家,但絕對是不可忽視的重量級作家。
敘事:中國元素
津子圍的小說世界裡有一群“小人物”:小公務員、小警察、小醫生、小教師、夜班司機、看門人等等,他們既生活在現實社會裡也“活”在津子圍精神虛構的世界裡。很顯然,津子圍對他那個世界的“小人物”是充滿感情的,《天堂的橋》《上班》《一頓溫柔》《共同遭遇》《求你揍我一頓吧》等等,讀起來讓人覺得溫暖。《小說選刊》給他獲獎的中篇小說的獎授獎詞是:“津子圍一向以他的善意和溫情看待這個世界,並以他成熟的敘事技藝和藝術感染力展示生活的質地和紋理,本獎同時表彰他對都市生活詩意化表現所做的藝術探索”。讀這些小說,我發現文字和結構之外,還潛伏了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敘事中體現出的傳統文化的中國元素:寧靜、和平、同情和感動。津子圍盛讚漢字的魅力,他說,一段表達同樣內容的文字,每換一個字,視覺效果就不同,文字上有場景、色彩、氣味和溫度……我覺得作為一位漢語寫作者是幸運的。
原始動力:重拾想像
虛構文字與社會現實究竟有多大的距離呢?作品中的預言性算不算另一種方式的“距離”呢。早在1994年,津子圍在《津子圍的朋友老胡》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場車禍使一個男人喪失了記憶,他發現身邊衣服上寫著:胡春林,中醫。就認定自己是中醫,在一個熙熙攘攘的城市裡行醫。漸漸地他火了起來,成了祖傳名醫,被神話了。奧秘在於“大家都知道中醫是慢功夫”,他就用草葉沫調上西藥,如此“中西結合”收到了效果。後來,他恢復了意識,原來,他是監獄的獄警,本來是押著執行犯胡春林去農場給人看病的……十幾年後,我們看到津子圍的寓言比比皆是:社會上有多少問題是“中西結合”組裝的假藥方呢!再比如2004年的《小溫的雨天》,一個中規中矩的男人和女同事在辦公樓的走廊里擁抱了一下,被監控設備錄像,於是,在單位和家裡掀起波瀾,而更大的波瀾在他們內心裡激盪,男主角患了陽痿症,女主角得了抑鬱症,總想向人解釋她是清白的。隨著“艷照門”事件的出現,對於隱私問題被“曝光”的道德和法律的討論越來越多了。文學的原始動力是想像力,想像力具有寓言的效果,而寓言需要見證。
時間:逆行者
我們是生活在時間裡,還被拋棄在時間之外?這是一個重要的話題。津子圍說,從奧古斯丁對時間的懷疑開始到現在社會上流行的時間管理,好像我們的生命被時間管束了。在他看來,時間並不是線性的,同時還有一個循環時間和價值時間。有的時候,走的是我們而不是時間。
採訪他時,正逢他的英文版小說《Childhood Book》出版,小說寫的是童年的一個片段,小說以最大的真誠定格了特定時間裡的孩子們,他們永遠停留在那裡,不再長大,與未來的訪問者(讀者)對話。津子圍認為寫作就是在抖落時間的羽毛,在那裡時間總是以某種方式回到起點,從某種意義上說:開始就是未來!
津子圍說,在時間的河流里,印著文字的書刊是有待點燃的薪柴,讀者和作家共同燃燒了火光,那些光芒就是我們內心的溫暖所在!
國外報導
Writing the wrongs for Chinese immigrants
Jin Ziwei’s work Life in the Pocket explores
??the live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immigrants.
Dalian-based veteran author Jin Ziwei's latest work is acclaimed as a shadow of, and a beacon for, contemporary Chinese immigrants.
Part of the realism perhaps stems from the fact that the raw materials and rough drafts came from the research and writing of five Chinese Americans.
Life in the Pocket is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Zhang Wei, founder of the Asian American Affairs Association,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working to uphold Asian Americans' legal rights in the United States.
"I undertook the project because I saw the rare image of a real tough guy," Jin says.
"I'm moved by the idea of a man who exudes masculinity and engages in idealistic pursuits."
Zhang says that while the book, which will be released this month and will soon be followed by an English-language version, clearly delineates the line between fact and fiction, it bears clear semblance to his experiences.
Like the book's protagonist, David Zhao, Zhang grew up in Dalian, Liaoning province, in the 1950s and moved to the US in the late 1980s and enjoys a successful career with a chain fishery company. The novel starts with Zhao's rise through the managerial ranks in the 1990s, followed by his firing after vacationing in Iceland for "betraying the company".
The novel's plot arc then moves from Zhao's days as a rough and tough youth hoping to leave China to pursue the American dream, to his five-year lawsuit against his former employer.
Zhao and his little-known lawyer Daniel win $4 million in the racial discrimination case against a billionaire plaintiff. He uses the money to found an association dedicated to defending Asian Americans' rights.
"Reading the novel is like watching a captivating TV series," literary critic Lei Da said at a recent seminar in Beijing.
While other critics see the book as "a starter on the American legal system", a "biography of success" or "reflections about the two societies", Lei says it's all about dignity.
"No matter what cultural and social differences might be in place, a human being's sudden deprivation of dignity and his perseverance in retrieving it touch everyone's hearts," he says.
Zhang Wei adds: "I hope the story shows Chinese Americans are responsible American citizens. They can survive and assimilate well."
Critic He Zhenbang, who has been following overseas Chinese writers for years, says the novel successfully conveyed the personalities of foreign characters.
"It's not easy for Chinese writers to depict foreign faces, especially in leading roles. The novel did it well with its renderings of the lawyer Daniel and Zhao's former colleagues," He says.
Critic Liang Hongying says prominent overseas Chinese writers often tell stories about their pasts and immigrations.
"This novel is very much down to earth and talks about present life in a way that is real and fresh," Liang says.
Zhang Wei's friend Lilly Wang and her husband Charles Mawby are translating the novel into English. Wang immigra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1980s and witnessed Zhang's lawsuit.
Mawby says he initially doubted the book would have much appeal in the English-language market but was sold on its prospects after reading the first chapter.
"The book is about a common thing that we all experience," he says.
"I'm curious to see how a man with typical Chinese wisdom is to change American society."
Jin is known for his unique storytelling delivery and spiritual explorations of the significance of life.
Among his numerous novels, novellas and stories are My Ephemeral Noble Life (2003), which caused a national sensation in China and triggered extensive discussion about the country's rising class of new rich.
"Researchers compile papers to criticize the story," Jin says.
"But I was writing about the lack of a spiritual quest in modern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