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政法學院

聊城政法學院,三十度春風化雨,三十載桃李芬芳,聊城政法學院的成長隨著學校強勁發展的脈搏而律動。“晴川歷歷,學府宏開。” 1974年,當山東師範大學將其分院設定於鳳凰湖邊、古運河畔的聊城市時,政治系就其最早的四大系科之一。經過數十年的艱苦奮鬥,幾代人的無私奉獻,歷經政治系、經法系、經法學院等不同發展階段,2004年3月重新整合的政法學院,正以昂揚的步伐跨向新世紀的征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聊城政法學院
  • 創辦時間:2004年3月
  • 所屬地區:聊城
  • 主要院系:政治、法律、哲學
開設專業,教學理念,教學方針,教學成果,

開設專業

聊城政法學院下設政治、法律、哲學3個系,有思想政治教育、法學、哲學3個本科專業;有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運、國際政治、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國外馬克思主義5個碩士學位點和哲學課程與教學論1個碩士學位研究方向;有1個省級“重中之重”學科——“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運”,1個省級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山東省“世界社會尋灶主義共產主義研究基地”;有世界共運研究所、哲學研究所、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等2個校級研究所和1個校級研究中心,以及哲學、基礎法學、民法經濟法學、法學實習與案例教學、國際共運史、國際問題研究、社會實踐7個教研室,曾先後主辦《世界共運研究》(1985-1998)、《哲學戰線》(1992-1998)兩份專業學術刊物。目前與中共中央編譯局合辦《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雜誌,與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訂踏糊中心合辦《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雜誌。

教學理念

聊城政法學院始終視教育教學質量為生命線,長期以來按照“夯實基礎,拓寬口徑、重綜合素質和技能培養,重思想品德和創新能力培養”的原則,不斷進行教育教學改革,最佳化育人環境。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畢業實習連續多年名列全校第一名,該專業的四、六級英語考試一次性及格率、考研率、一次性就業率等均名列學校前茅。同時,董泉增教授主持的“山東省面向21世紀教學改革重點項目”《鄧小平理論概論》1999年獲山東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郭慶堂教授參加的《面向21世紀高師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課程體系改革和教學內容創新》2001年獲山東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王昭風教授參加的《高師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構建》2001年獲得山東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教學方針

聊城政法學院長期以來堅持“科研強院”的工作方針,注重科研工作的組織和學術梯隊的培養。“十五”期間共承擔“冷戰後歐盟諸國社會民主黨在西方政壇上的沉浮研究”、“20世紀中國哲學歷程”等國家社科基金課題等5項,省部級課題11項,廳級課題20餘項,出版專著22部,參編教材6部,發表論文500餘篇,並有多項成果獲省部棵廈紋捉級獎勵凝抹槓。

教學成果

“芳草萋萋,人才輩出。” 30年來,聊城政法學院堅定不淚凝淋移地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始終以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文、政法學科專門人才為已任,向社會輸送了6000多名全日制、成人教育畢業生。這些畢業生分布在全國各地、各部門、各個工作領域,他們以作風嚴謹、基礎紮實、適應能力強、創新素質好而著稱,在各自的領域做出了突出貢獻,並成長為骨幹力量、領導民宙雅力量。如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韓震,南京大學政治系主任、博士生導師張風陽,湖南師範大學哲學系博士生導師李培超,山東理工大學大學黨委書記范躍進,山東警察學院副書記王慶功,江蘇省科技廳副廳長朱可江,聊城大學世界共運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林建華等。
文以載道、法以治國。承載著幾代人的奮鬥與寄託的聊城政法學院,在新的世紀,將秉承“養天地正氣、育政法英才”催她灑店的辦院理念和育人宗旨,恪守“厚德、明法、勵學、敦行”院訓,堅持“教學立院、科研強院、人才興院”的工作指針,再接再厲、同心同德,再創聊城政法學院更加美好的未來!
文以載道、法以治國。承載著幾代人的奮鬥與寄託的聊城政法學院,在新的世紀,將秉承“養天地正氣、育政法英才”的辦院理念和育人宗旨,恪守“厚德、明法、勵學、敦行”院訓,堅持“教學立院、科研強院、人才興院”的工作指針,再接再厲、同心同德,再創聊城政法學院更加美好的未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